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3992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与小动脉瘤的伽玛刀治疗邹忠材邹忠材 郭雄芳郭雄芳 梁克明梁克明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 CA),在脑血管造影中属于不显影的血管畸形,所以又将其归纳入隐匿性血管畸形。其主要病理特点为:与动静脉畸形(AVM)不同的是海绵状血管瘤无明显的供血动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CA 内无高流量,发生大出血的几率少,而反复少量的出血是其特点。CA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 0.55。单发瘤灶为主,瘤灶一般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可因反复出血、栓塞而体积增大。临床表现以出血、癫痫(抽搐)和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主。头颅 CT 和 MRI 检查是 CA

2、诊断的主要方法,须与 AVM 鉴别时须作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一般分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放射外科( 刀)治疗(显微)手术治疗与伽玛刀治疗的选择标准主要是瘤灶的大小,伽玛刀治疗的适应症为:病灶最大径30mm;年迈体弱或有系统器官器质病;位于功能区、脑干区的 CA。伽玛刀治疗具有风险小、安全、疗效稳定和一次性治疗等优点。下面介绍两幅 CA 伽玛刀治疗前后的影像图:案例一:案例一:图 A 图 B 女,54 岁,诊断:左侧枕颞顶叶海绵状血管瘤头 MRI 定位影像示(图 A):左侧颞枕顶叶一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其内信号不均匀,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脑室系统正常,中线居中。伽玛

3、刀治疗后 11 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头 MRI(图B)示原病灶消失。案例二:图 A 图 B 男,26 岁,诊断:右侧脑室后角海绵状血管瘤头 MRI 定位影像示(图 A):右侧脑室后角一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边界清,其内信号不均匀,周边可见部分出血信号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伽玛刀治疗后 6 月余,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头 MRI(图 B)示原病灶消失。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arys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 5070 岁为好发年龄段。脑动脉瘤根据瘤的大小,部位和病理而分。脑动脉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分为一般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眼眶或后球后痛并动眼神经麻痹,头晕、恶心呕吐等。 典型症状 即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并呕吐,意识障碍,癫痫。体征有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眼底出血等。非典型表现主要为老年及儿童患者多见。头颅 CT 平扫为首选诊断方法,其次结合脑脊液检查,头颅 MRI,MRA,CTA 及脑血管造影(DSA).动脉瘤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分为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术。只有特殊部位,体积小的,具(瘤)颈征的小动脉瘤,可用伽玛刀治疗。伽玛射线照射后瘤的管壁增生变厚,其内血流缓慢形成栓塞,机化,瘤囊封闭而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