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3898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砂壶的鉴定与款识表现方法藏宝鉴别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的风起云涌,仿品也越来越多,而且仿得越来越精。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鉴定紫砂壶的品位,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对紫砂壶进行鉴定。(一)造型首先要明确各个时期砂壶造型的特点,以及演变发展的规律。紫砂壶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每个不同的时期造型都不尽相同。如清代初期,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宫廷壶,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几何形为主。(二)胎质不同时期的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有着不同的泥质,如明代紫砂壶使用的泥料,颗粒比较粗,给人的感觉有点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清中期制作的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晚期泥质仍坚致,但色

2、泽不如中期温润,显得干枯。(三)制作工艺制作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在各个时期也都有所不同。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到了明晚期的时候,创造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不见指纹,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了美化接痕贴上柿蒂形泥片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比较均匀,制作也比较精细。清早期的壶嘴为单孔,晚期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壶均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四)款识和铭刻紫砂制品上的款识和铭刻是指刻、印、划在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

3、者等诸多因素。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书体上,明代都为楷书,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在紫砂壶的盖内、壶底或把根处往往都刻有制壶人的落款。(五)风格品位鉴定传世的名家作品,首先要掌握的是这些名家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与风格,作品中有没有那个时代的气息与烙印,还必须综合考察作者一贯制作风格与品位。从近现代的伪作来看,多数是属于技精而缺乏韵味,而壶的神韵是艺术生命所在。在历史上同一位名家制出的三个不同造型的壶,即使从表面上看好像不一样,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紫砂壶款识的表现方法存世的历代紫砂器,见诸实物的是明万历年间的紫砂名匠时大彬制中国紫

4、砂壶。自时大彬始,至清、民国及当代的紫砂器,其印鉴款识的表现方法有两种:1、胎体:刀刻、印章钤印;2、彩釉:釉上彩。明代风行刀刻款识,由于应用的刀具和刀法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效果 的款识:一种是等线体字,例如“ 玉香斋”三个字(见龙语),每个字的笔划粗细根基一致。另一种是有书法韵味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例如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出土的鼎足圆壶,壶底有“时大彬制” 四个楷书字款。江苏省无锡县文管会收藏的三足圆壶,有“大彬” 二字楷书款。这两个款识书法韵味浓,可以想见以刀刻出波折起伏的楷书效果 。明代周高起说:“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请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 、 乐

5、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觉得别。 ”用毛笔把文字写在胎体上,再用竹刀依毛笔的提顿转折逐笔刻划出。时大彬后来熟至生巧,不再请人“落墨” ,而是自己以刀为笔,由此,赋予款识个人奇特作风,以至别人无法仿效,并因而成为历代鉴赏家鉴定时大彬作品的一个首要根据。时大彬的作法影响了他的弟子门生,所以李仲芳也自己动手,并且有时替时大彬刻款,但功力不逮, “伎俩自逊” 。明末清初,在印章款识出现后,仍有一部分人持续用刀刻划署款,同时并用钤印,如惠孟臣、陈鸣远。陈鸣远是紫砂器刻划钤印转换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用刻划法子署款留名,也应用印章。刻划款首要用在紫砂器腹、底部,印章首要用于壶盖内、壶底等部位。印文首要内

6、容有“陈鸣远制” 、 “陈”、“鸣远”、 “鹤?”、 “隈?”等。陈鸣远在刻款钤印法子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了明代壶艺家显示自傲、寻求典雅质朴的艺术作风,又开启了清代钤印留名,以印代刻,诗、书、画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以刀刻署款必须 有书法根基或较高的悟性,而一般工匠很难达到 。刻款麻烦,速度慢,不适应商品生产的请求,因此它逐渐让位于印鉴。印模是艺人们遵守既定文字与图案预先刻制的模具,以代替竹刀在紫砂器胎体上留下印鉴。印章可以不断地重复应用,适应了批量生产的需要,也避免了同一个艺人在不同环境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刻划的款识产生异变,给后人鉴赏带来不尽的困扰。印章有两种:一是图案印章,一是文

7、字章;还有图文相联合的印章。印章款识的外型是多姿多彩的,有正方形、长方形、异形或称肖形等。圆形章:许晋侯制水仙花?壶,壶底钤有“ 许晋侯制”四字圆形章。椭圆形章:余剑霞制井栏壶, “余” 字是椭圆形章。黄玉麟制大提梁壶,壶盖内钤“玉麟 ”椭圆形章。正方形章:徐飞龙制汉方壶,壶底钤“荆溪徐飞龙制” 六字正方形印。长方形章:清代末期仿时大彬壶,壶底钤“时大彬制” 四字无边框楷书印。惠孟臣制壶有钤长方形印的,如“一杯中山小 孟臣”,即是朱坭程度壶之壶底印,为长方形。单边框:如“宜兴紫砂 ”、 “荆溪杨记”等印为单边框。双龙戏珠框:双龙造型为清代龙,印文为“豫丰” 。回云纹框:如印文为“荆溪紫砂” 。肖形印:如清末制作的铜提梁壶,盖为嵌盖的,盖上钤有葫芦形印章,印文“豫丰” 。这几种印形中以正方形印最常见,各种身份的人都用,明、清、民国、当代也常见用正方形印者。较少见的是肖形印,椭圆形多用在盖内或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