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2702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烟草害虫防止的现状及进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湖南南农农业业大大学学课课程程论论文文学 院: 班 级:姓 名: 学 号:课程论文题目:浅论烟草害虫防治的现状及进展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概论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浅论烟草害虫防治的现状及进展浅论烟草害虫防治的现状及进展学生:杨姗 工学院工程管理一班,学号 200840613110摘要:本文从我国烟草害虫的研究历史及烟草害虫分类说起,从烟草主要害虫 对烟草品质的影响、烟用杀虫剂研究状况及目前使用状况、烟用杀虫剂的残留 及杀虫剂对烟草品质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我国害虫及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我国今后烟草害虫及其防治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烟草害虫;杀虫剂;烟草

2、品质 1 1、我国烟草害虫研究历史的回顾及烟草害虫分类、我国烟草害虫研究历史的回顾及烟草害虫分类我国烟草昆虫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1934 年成立的山东烟草改良场 进行烟草昆虫调查和害虫的防治工作,其后几十年逐渐发展壮大。马继盛等把我国烟草昆 虫研究的历史划分为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创新时期和繁荣时期四个阶段。从开始起步进 行烟草虫害研究至今的几十年间,我国烟草昆虫研究工作者先是就一种害虫的发生、为害 与防治,而后就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相互关系,继而在烟田和烟仓生态系统水平上就烟草昆 虫小群落的结构、功能、演替等诸方面展开了全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害虫对烟草产质的影 响、虫害防治指标以

3、及基因改良提高抗性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草工作者逐渐把烟草昆虫学学科丰富发展起来了。这其中 就包括基本查请了全国各主产烟区烟田和烟仓害虫种类及其分布。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知 的烟田害虫有 800 多种,我国烟草害虫约有 600 多种,但造成较大危害的仅有 20 多种。依 据对烟草的危害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地下害虫、刺吸危害害虫、食叶性害虫、潜蛀性害 虫、烟储藏期害虫等。2、烟草主要害虫:烟蚜和地老虎简介、烟草主要害虫:烟蚜和地老虎简介烟蚜是烟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综合起来讲烟蚜的危害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形态变化、生理生化反应和内在

4、物质含量变化三个方面。在形态 变化上,被烟蚜严重危害的烟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株高降低,叶片数和单叶面积减少, 叶片变小、单位叶面积重下降,单产下降,现蕾期推迟,烟草种子品质降低,烘烤后叶片 变褐,易破脆,缺乏光泽,质地粗糙,难以回潮,易燃性下降;在生理生化反应方面,被 烟蚜严重危害的烟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物同工酶种类增多、且活性加强,净 光合强度减弱;在内在物质含量方面,被烟蚜严重危害的烟株,烟叶的总烟碱、烟碱、总 糖、还原糖、氯的含量降低,总氮、蛋白质以及 K2O 含量增加,烟草生长前期(第一蚜高 峰期)烟蚜种群数量与烟叶内的糖碱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烟叶中烟碱含量及氮碱的比 值

5、是影响烟草生长后期(第二蚜高峰期)蚜量的主要因子,烟蚜种群数量与烟碱呈显著的 负相关,烟叶的香气和吃味改变;间接危害:主要包括传播多种病害、分泌蜜露诱发煤烟 病等。刁朝强等研究表明:随着烟田地老虎幼虫混合种群虫口密度的增加,烟叶亩产量、亩 产值减少;均价、平均单叶重、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亩缺株率、受害程度增加。王学东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受细毛蝽危害后,株高下降、叶面积、叶片干重减少,烟叶 总氮、蛋白质、钾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上升,正常的糖氮代谢遭破坏。同时研究还表明 叶绿素含量、净光和速率、水势下降,脯氨酸含量上升,叶肉组织、栅栏组织厚度变薄, 组织细胞紊乱。高正粮17等的研究表明,烟青

6、虫为害的烟叶片面积减少,单叶鲜重降低, 但单位烟叶面积叶鲜重明显提高,烤后烟叶单位干重在低水平为害下提高而高水平为害下 降低,烟叶外观品质明显降低。3、烟草杀虫剂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使用情况、烟草杀虫剂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使用情况建国前,由于烟草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较轻,虫害主要以人工防治为主,50 年代,主 要用天然杀虫剂进行烟草害虫的防治,如用除虫菊和鱼滕精防治地下害虫、烟青虫等。生 物源农药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衍生而来的天然源农药,对环境和人类伤害很小,目 标性强,昆虫也不易产生抗性。这就决定了生物源农药比化学合成农药更适合在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策略中应用。从 50 年代后期,化学农药开始推广使

7、用,到 60 年代以后,烟草虫害的防治在实际生 产应用中逐渐转变为以化学农药为主,并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防治策略。这之后,烟草生 产还明确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不能靠某一项技术, 应当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技术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最 大限度的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化学防治目前是病虫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在防治烟草有害生物方面起了积极作 用,但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即“三 R”问题(抗性 Resistance,再猖獗 Resurgence,残留 Residue) 。在我国烟叶生产上已经明令禁止了一些高 毒、

8、高残留农药的使用,2001 年王彦亭等也提出了无公害烟叶的概念。3.1 生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使用情况简言之,生物源杀虫剂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杀虫剂。生物源杀虫剂分为动物源杀 虫剂、植物源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三大类。目前生物杀虫剂的研究方向除了继续进行新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机理研究,以下两个方 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一是生物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开发生物化学农药。二是随着细 胞工程、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利用 细胞工程改造、生产生物农药也将成为热点。3.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在烟草上的使用情况植物源农药一般通过麻醉作用、毒杀作用、拒食作

9、用、内吸作用、杀卵作用以及抑菌 作用等防治烟草病害和虫害。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国外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研究手段 的进步而逐渐深入。据报道,约有 2400 种植物具有控制害虫的生物活性。目前我国以对植 物源杀虫剂在杀虫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以及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方式、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植物杀虫有效成份 主要是生物碱类、萜烯类、萘醌类、黄酮类、甾类等;对昆虫具有毒杀、拒食、引诱、驱 避、绝育、调节昆虫发育等作用。植物源杀虫剂在烟草害虫防治上的研究多见于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和烟草甲等, 而对其他烟草害虫的研究报道较少。 3.1.2

10、 动物源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使用情况动物源杀虫剂一般按性能划分可分为动物毒素、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和天敌动物等, 研究最为活跃的是昆虫信息素、动物毒素和昆虫神经肽。由于动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较慢,动物源杀虫剂在农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还不很成熟。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动物源杀虫剂在烟草上的应用较少,所见报道不多。主要有:(1)利 用昆虫性信息素(性引诱剂)和昆虫集合信息素监控害虫的发生。 (2)通过引诱和集结大 量诱杀害虫。 (3)搅乱昆虫交配等三大类。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扰乱害虫的交配,目前尚在 实验之中,虽然在日本已有 11 种利用性信息素扰乱害虫交配的交配扰乱剂得登记,但尚未 大规模的应用。3.

11、1.3 微生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使用情况细菌杀虫剂主要对烟草鳞翅目幼虫有效,可用于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烟草害 虫;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作用的目标害虫为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螨目、 缨尾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真菌杀虫剂杀虫谱较广,可用于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 小地老虎、金龟子、烟蚜等鳞翅目及同翅目烟草害虫;杆状病毒杀虫剂可作用于鳞翅目 (如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 、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目前至少有几十个商品真菌、细菌和病毒杀虫剂登记注册。我国在生物杀虫剂的研制 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阿维菌素是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组结构相近的 16 员大环 内酯抗生素。我国“七五”

12、期间开始立项跟踪研究,于 1994 年前后对 AVMB1 及其双氢化衍 生物实现了产业化。此类农药已应用到烟青虫的防治实践中。3.2 化学合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在烟草上的使用情况化学合成杀虫剂研究进展及目前在烟草上的使用情况 化学杀虫剂依据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类农 药、除虫菊酯农药和无机农药等。目前在烟草上使用的杀虫剂大部分都是化学杀虫剂,虽 然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对人类生存环境及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由于化学杀 虫剂防治害虫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省时省力、易于推广等其他防治措施和杀虫剂 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目前化学杀虫剂在烟草害虫防治上占

13、主导地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有些化学杀虫剂由于其毒性高、残效期特别长等缺点,国家明确规定六六六等 44 种化学农 药禁止在烟草上使用。3.3 农药的合理交叉、混合使用的研究农药的合理交叉、混合使用的研究几种农药合理混合使用,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达到增效目的,从而减少农药在烟叶 中的残留量和减轻农药对环境和动植物的污染。 但农药混合后的作用是复杂的,如果混 用不合理,可能降低药效,甚至失去药剂活性,也可能增加药害,引起作物减产。所以不 同农药的交叉、混合使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农药交叉、混合使用主要有 (1)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之间的交叉、混合使用;(2)喷

14、雾剂与熏烟剂的交叉使用;(3)保护剂与 内吸剂的交叉使用。4 烟用杀虫剂烟草品质影响的研究烟用杀虫剂烟草品质影响的研究农药都具有生物活性,如对作物具有刺激、抑制和毒杀作用,烟草也不例外,杀虫剂 的使用对烟草势必要产生影响。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 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成。残存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 克(或微克、纳克等)表示。烟草各类杀虫剂在起到预防和杀虫的效果的同时,它或多或少的都要对烟草本身有一 定的影响。目前关于杀虫剂对烟草品质的影响的报道所见不多。据刘勇等对漂浮育苗大棚 期烟草施药结果研究表明,40%辛硫磷 EC 1500 倍液引起白

15、色坏死斑点,边缘整齐,深 绿色疱斑,新叶窄、锯齿状,似花叶症状,不能恢复正常生长。90%灭多威 SP(万灵) 750 倍液引起叶色偏黄,叶缘褪绿斑点,能恢复正常生长。5%S-氰戊菊酯 EC(来福灵) 250 倍液引起叶缘褪绿斑点,能恢复正常生长。20%吡虫啉 SL(康福多)450 倍液引起叶 色偏黄,能恢复正常生长。2.5%高效氯氟氰菊酯 EC(雷司令)250 倍液和 3%啶虫脒 EC 375 倍液无明显药害。王彪等的研究也间接证明了杀虫剂对烟草的品质及生物学性状有重 要影响。5 今后烟草虫害及其防治研究重点今后烟草虫害及其防治研究重点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烟叶质量特别是卷烟安全性问题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控制烟草虫害,提高烟叶质量,为“无公害烟叶”生产提供 有力的植保措施,今后烟草害虫防治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烟草群体害虫防治 指标的研究;加强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加强烟草生产特点和害虫为害烟草特点关系的 研究;建立烟草防治指标,加强烟草重要害虫乃至重要病害协调配套防治措施的研究;开 展常用化学杀虫剂在烟叶内的动态分布及其对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为其正确合理使用提 供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