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220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高淳县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双休日练习题(四)本周知识要点本周知识要点 1学习五柳先生传 ,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体会五柳先生个性特点和生活态度。 2学习马说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昏庸愚 妄。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酒( ) 造饮 尽( ) 情( ) 短 ( ) 娄( ) 衔 ( ) 欤( ) 骈死( )槽枥( ) ( ) 粟( ) 外见( ) 食马( ) 祗(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 (2)不慕荣利_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 (4)性

2、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 (5)环堵萧然_ (6)短褐穿结_ (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_ (8)骈死于槽枥之间 _ (9)而伯乐不常有_ (10)故虽有名马_ (11)策之以其道_ (1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3填空。 (1) “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 (用原文回答)(2) 马说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_, 。 4虚词用法。 (1)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2)请对五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 安求其能

3、千里也 _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不以千里称也_ 5阅读五柳先生传 ,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3)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4)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才美不外见 _通_ 含义:_ 食之不能尽其材_通_含义:_; 通_含义:_ _ 其真无马邪_通_含义: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 ( ) 食不饱,力不足。

5、( )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 (5)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7)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 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 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 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萧统陶渊 明集序 ) 注: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跌宕:文章富于变化。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 他。京,大。笃:坚定。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跌宕昭彰( ) 不以躬耕为耻( ) (2)翻译句子:孰能如此乎? (3)萧统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创作和为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和你的读书积累, 从其诗、其文或其人的任一角度发表见解。3片断作文训练 学习五柳先生传的写法,写一篇能体现自我个性特点的小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