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1794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完善“双多一分双多一分”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个性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与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有关。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法案、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地提出“优先重视儿童个性”、“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进入 80 年代,个性教育不仅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中心议题,而且也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1984 年第 39 届国际教育会议提出:“教育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保证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充分培养每个人使其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文

2、化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两年后的第 40 届国际教育会议仍将个性教育作为一个主导议题提出:“今后的教育要以个人的尊严、尊重个性为基础。”这些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已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回顾本世纪我国教育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人全面发展为目的,却由于封闭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干扰和误导,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结构体系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个性,严重地阻碍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造成人才素质的严重缺陷。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在谈及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时说:中国留学

3、生勤奋、聪明,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但缺乏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考能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加工厂”般的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从“九五”开始,我们进行了“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逐步构建了“双多一分”教学框架,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最好的发展,也使一大批“特长生”获得了成功。双多一分教学法”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获奖及发表论文 700 多篇,30 多名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学科教学扎实,学生个性凸显”的教育特色正在不断光大。为了把学校真正打造成教师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天地,学生发展个性

4、、健康成长的乐园,我校将继续探索并构建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多元智能的“双多一分”操作模式,并完善其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管理学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与世隔绝、离群寡居状态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语言和数理智力以外,还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

5、反省、自然观察、存在等七种智力。九种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因此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面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个体是有差异的,这是个性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个体因为存在着差异,才有实施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相同心理发展阶段上的人,虽存在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受个体高级神经系统发展程度及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实践不同的影响,故他们在心理因素的各个方面如意识、需要、兴趣、动机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都带有个人色彩,存在着许多差异。人的个性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差异所构成。所有

6、这些差异反应到教育上,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就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经验的差异”等。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每个教育者自身也有着千千万万的差异,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因此,从客观存在来讲,教育是不能无视更不能抹杀个体差异的,承认差异是发展个体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前提。 三、课题的界定三、课题的界定什么是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先天身心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

7、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所以,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种价值。什么是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而言的,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素质的教育。划一性教育即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无视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不顾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体地区、学校的特殊性,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塑造统一规格的人才。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强化受教育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发现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

8、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什么是“双多一分” 操作模式?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促进个性特长的有效发展。即分四大类:社科类、科技类、艺能类、体能类,通过学科教学渠道、校内活动渠道、校外活动渠道、网络活动渠道,实现校级、年级、班级之间的分层教育,使孩子的八种智能:语文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有选择地主动发展。四、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四、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国外早在八十年代就非常重视个性教育研究。日本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

9、教育的原则,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在教学组织上,要求给学生和教育最大限度的自由。前苏联教育改革家主张“个性的民主化” ,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标,认为合作教育应该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学。在 1986 年 10 月,苏联教师报刊登了合作教育学关于实验教育教师会悟的报告 ,该文首次提出了合作教育,其基本主张:1、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2、在教学目标上,主张学生个性健康发展;3、在教学操作上,提出多样化的合作方法与过程。这些理论对本课题研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南京市第二中学开展了创造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研究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学

10、科教学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应该说我校的课题在研究内容上比该课题研究的内容要丰富,而且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手段上也较为多样。浙江大学龚浩然和黄秀兰教授研究的“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与本课题内容最为接近,该课题研究认为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依托,共同活动是班集体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而教学是班集体最重要的共同活动,此课题的研究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并对集体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集体性教学的一般操作策略。即导入、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学习、讨论,体验经验;反馈评价。他们的研究是以心理

11、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来指导研究,是在理论层面上探讨班集体建设对学生的个性影响。而且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上只是提出集体性教学这样一种基本模式,以这样一种模式来应万变,这种教学本身是不是缺乏个性还有待探讨。五、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五、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研究的内容(1)研究如何着力寻找学科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操作主体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要帮助学生完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2)研究如何点燃活动课程的创新火花,探索活动课程的创新途径。利用活动课程的特性,使因材施教的可能变成现实,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培养提供广阔的天地。(3)研究

12、如何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支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彻底改革成绩评价形式。要坚决淡化考试分数,改成绩单为素质报告单获成长报告单。对学生的成长评价主要依据其完成规定学习、实践任务的数量及质量。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4)研究如何以课题实践研究为依托,培养有个性化的教师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

13、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2、研究的目标(1)提升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本的教育思想。(2)增强学生的个性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3)建立“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模式。(4)建立“发展学生个性”的评价体系。(5)形成我校个性化教育的校园文化。六、本课题采用的方法六、本课题采用的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法、调查法等。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的设计、实践,探索学生良好个性培养的规律,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

14、课后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摸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创造力水平,以制订相应的措施进行研究。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一些个案的研究和一些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方法。4、文献法:对一些理论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并不断完善该理论。七、研究步骤和安排七、研究步骤和安排本课题研究为期三年,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1 年 9 至 2011 年 12 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为研究的展开作好准备。调查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初步了解学生个性发展水平,制

15、定研究方案。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确定相关的子课题研究人员,制订子课研究方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班集体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2、实践探索阶段:(2012 年 1 月 2013 年 8 月)以前期学习的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和集体活动为重点,收集有关资料,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以合作学习和交往教学理论及新课程相关理念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中推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尝试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开展“雏鹰群飞”主题中队活动。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收集相关资料,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在研究的后期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再次进行调查,以评估研究成果。3、总结阶段:(2013 年 9 月至 2013 年 12 月)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20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