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1199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设计劳技实践操作考题朱朝晖 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 【摘 要】本文中谈到的劳技实践操作考题,是指在教室里、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劳技教育学习结果情况考核的考题,它是劳技教育学业考核的重点内容,目前的实践操作考题,存在题目陈旧、多模仿操作、区分度低、实施麻烦等弊端,严重阻碍了劳技教育学业考核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认为考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改进设计,包括考题的创新性、全面性、精准性、便捷性。【关键词】实践操作考题 创新性 全面性 精准性 便捷性一、选择过程创新来考核学生的创新性一、选择过程创新来考核学生的创新性在设计考题时为了克服单纯的模仿操作,给学生有创新的空间,强调考核学生的创新性

2、。创新可以有二种形态,第一种是结果创新,第二种是过程创新。所谓结果创新,就是结果(作品)在形态上有质的创新(区别) ,如:给学生一定的硬纸板材料,让学生自行创新设计,这固然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但作品的形态可能五花八门,可能有做书签的、有做小屏风的、有做笔筒的,可比性就差,给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教室课堂上,时间规定,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创新跨度很大的结果创新,考核实施的开展很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考核创新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定位,可以通过选择过程创新来体现创新性,所谓过程创新,就是引导学生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制作锁定的作品) ,而创新出不同的形式和手法,来完成规定的目标。在限定时间和空间范

3、围的考核中,设计一些可以实现多种过程创新,结果锁定的考题,如笔者曾让学生制作“小风轮”作为考题(参见浙教版手工制作一书 P17) ,首先锁定学生制作的目标内容是“小风轮” ,评价的标准是:“小风轮”转动灵活稳健和快速,以及“小风轮” ,美观等。在考核时,让学生围绕锁定的目标内容和标准,通过过程创新来提高作品的质量水平,过程创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法的创新来实现,如:创新 1:设计叶片的形状(花瓣形、扇形、风帆形等) 。创新 2:设计叶片的大小,同样大小的圆面积上,可以设计 4 张叶片、8 张2叶片等。创新 3:加工手法上,可以徒手剪切,画线后剪切,分段剪切等。让学生在这样自由选择创新的过程中进

4、行制作,最后以锁定的标准来评价考核。上例中, “小风轮”不管如何设计,最后评价考核的标准是考察“小风轮”转动是否灵活稳健和快速,以及“小风轮”美观等,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选择有过程创新的考题来考核,既能使学生在考核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同时由于目标内容和标准锁定,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作品,使考核评价的区分度高、可操作性强等。至于培养学生创造有结果创新的作品,则可以选择在课外,以个别辅导的形式开展,参加诸如各级劳技作品创新大赛等。 (这不是本文的话题)二、采用考核多项技能的方式来实现考核的全面性二、采用考核多项技能的方式来实现考核的全面性在设计考题时,应注意考题能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各项方法和技能,应防

5、止考题内容的单一性,而影响考核的信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学科考题中,一张考卷往往有几十个题目,每个题目考核的内容可以比较单一,而通过几十个题目的考核,就具有很好的全面性了,在劳技实践操作考试时考题很少,有时只有一个考题,因此,必须既能考核设计方法,又能考核操作技能等,就设计方法而言,也应是考核多项设计方法,所以应当把一个实践操作考题看作一张考卷,多项设计方法和技能,就相当于一张考卷中的几十个题目。如:用设计制作小屏风作为考题(参见浙教版手工制作一书 P6) ,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展开创新设计,装贴一些小图片,增加装饰、美观的效果在小屏风上写上一些格言、时间表来扩展其功能对小屏风上色,做成彩

6、色,综合应用自己的美术水平对小屏风进行科技创新,安装小温度计,音乐发声器等多方面的设计,必定引发多种操作技能的展示:剪切、镂刻、折、贴、电铬铁焊接、组装等,同时限定考核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考核学生的熟练程度,学校在考核时要多提供一些工具、辅料,给学生一个较大的展示空间范围,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充分发挥,教师还要设计好考核的评分表,如:3考核项目内容和分数设计30 分剪切15 分折10 分贴20 分镂刻15 分学生得分全面地考核评价学生的各项设计方法和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区分度,正确地评价学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作品

7、上档次,出精品。三、通过改进器材来提高考核的精准性三、通过改进器材来提高考核的精准性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真正掌握,以便为后续的教育能顺利开展,所以考核必须具有精准性。如在考察学生对判断二极管极性是否掌握时,笔者曾用这样一道题目来考察:请用多用电表把二极管极性判断出来。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判断了二极管的极性,但是实际上没有搞懂,因为笔者在询问他为什么是这样的极性时,他的回答是错误的,之所以讲对,那是瞎猜的,即使瞎猜也有 50%的可能正确,而这次猜对了,下次可能猜错,除了瞎猜,另外还有在考核时偷看(听)旁边学生的,测试后二极管放在桌上,哪端是“+”哪端是“-”又

8、搞不清楚了,以及没有正反向两次测试就下结论等等。为此笔者认为,利用现成的器材,直接用来考核有时并不理想。可以改进器材来提高考核的精准性,经过笔者的实践与探索,利用“黑箱”的思想,设计了如图的考核器材,如图(1)是一个有三个接线柱的小塑料盒,二极管装在里面,两个极可以任意接两个接线柱,多余的那个接线柱还可以用一根导线(电阻为 0)与另外其中的一个接线柱相连,封闭(不透明) ,相当于一个“黑箱” ,外面只露出三个接线柱,供学生测试,考核时要求学生,把测试结果在空白表图(4)中画出。由于象这样的盒子至少可以做出六种(二极管不同的接法) ,如图(2) (3)就是其中的两种,可以将这些不同接法做成的盒子

9、,放在不同的桌子上,给不同的学生测试、考核,可以有效地防止偷看作弊(因为不同的学生盒子里二极管的接法不同) ,防止瞎猜(至多只4有 1/6 的可能猜对) ,而且测试必须正反向测试两次(因为有一个多余接线柱与其它一个接线柱用导线连着,如用多用电表,在这两个接线柱之间测试一次,即作极性判断,则很有可能会出错) ,测试结果可以画在空白图(4)上,总之,经过这样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考核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由此笔者认为,对一些器材进行适当的改进,制成测试工具,经久耐用,对考核非常有意义。 四、抓住考核重点提高考核的便捷性四、抓住考核重点提高考核的便捷性如在考核评价学生对日光灯电路的掌握时,重点是考核学生

10、能不能根据日光灯电路来连接实物图,只要学生能看懂,能从电路图过渡到实物图就可以了,而并非是连接导线的练习,而在实际考核时,往往会由于接导线,螺丝、螺冒弄丢、考核的老师来不及看,甚至有学生趁乱,询问其他同学作弊等原因,而导致考核评价的失误,信度降低,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改进:测试之前,教师先接一些部分完成的实物电路如图(5) ,然后让学生来把它全部完成,在如图(5)中,矩形线框表示日光灯的铁壳支架,可以不装灯管,启动器已经有两根线分别接到了两侧的灯头,两侧的灯头还各引出一根线,红线和绿线,镇流器各引出两根线,黑线和黄线,这是一个部分完成的实物电路,剩余部分可以让学生来完成,作为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日光

11、灯电路的考题。由于主要重点考核学生对日光灯电路的掌握(导线之间的连接不是此时的考核重点) ,为了防止因接图(1)图(2)图(3)图(4)5导线,螺丝、螺冒弄丢等原因而影响学生考核成绩,可以不要求学生连线(排除一些干扰因素) ,只需用笔把正确的连线方法写在白纸上,教师可以等全部考核好后,再认真批改,也消除了监考老师来不及看学生接好的电路,所带来的考核失误。上面(图 5)的正确的连线是,黄线连电源火线,黑线与红线相连,绿线连电源零线(当然还有其它正确的连线方法) 。这样改进后,使得考核评价便捷高效,同时由于这样的部分完成的实物电路可以设计出近十种(图 6 就是其中的一种) ,分别放在不同的桌子上,能有效地防止作弊,提高了考核评价的信度。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教育统计和测量,漆书清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 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杂志,2007 年第 6 期, 劳技学业考试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图(5) 图(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