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0530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有限责任)法人的责任形式并非都是独立责任(有限责任)法人与独立责任(有限责任)的关系我国大陆民法传统的、至今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股东的有限责任是法人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法人,就是独立承担责任,就是股东的有限责任。反过来说,不是有限责任,不是独立责任,就不是法人。王利明主张公司的独立人格是股东有限责任产生的重要条件,把法人独立承担责任作为法人的特征之一。1这种观点也出现在梁彗星主持的课题“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中。2虞(yu)政平把这种观点称为“法人独立责任的法人人格附随学说” 。他指出:这种学说认为,法人责任之所以是独立的,是因为法人有着独立的法律人格,独立的法律人

2、格便必然意味着责任的独立。3虞政平的著作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 ,系统地批判了这种观点。4他分析道:“我们对法人的认识,大多局限于法人人格并其责任独立的框架内。事实上法人和自然人一样,都是受法律直接保护之主体。当一个组织或实体得到法律的承认,因而在法律上可以其自身名义实施法律行为、拥有法律利益、进行诉与被诉的自我保护,并以此与其成员或任何第三者主体相区别时,我们即可称该主体为法人,即可认为该法人拥有法律上可以独立存在且与众不同的人格。至于法人人格是否必然意味着法人责任的独立,则不是法律用来衡量法人存在与否的尺码。 ” 进而,他明确提出:法人人格不等于法人责任的必然独立,法人责任的独立渊

3、源于股东有限责任的形成。5他给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以下论据:1 王利明,关于公司有限责任的相对性,民商法研究(第三辑) ,第 4748 页,法律出版社 2001.12.2。民法,第 76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6.1。中国民法典建议稿及说明,第 12、294 页,中国法制出版 社 2004.11.1 2 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梁彗星是负责人)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总则编,第 9495 页,法律出版社 2004.12.1 3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15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比如,他非常具体地分析了中世纪法人理念,结论是:“日尔曼法、教会法

4、以及普通法有关中世纪的法人理念虽有多方面的不 同,但在对待法人人格与其责任独立的关系上,却皆相同的认为:法人人格并不当然地意味着法人责任之 独立,法人之存在于承认与否,与法人应当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皆无必然的法律关系。 ” 虞政平著,股 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53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 4 令人奇怪的是,虞的观点出台后没有回应,连他自己也没有再论及这个观点。虞的观点否定了传统的、而且是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却无人回应,连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5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173177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把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分开的学者还有

5、孟国勤。见他的论文: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股东有限责任,中国法学 2004.3。但是这篇论文不是专论这个问题。他是在论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实质是否认股东有限责任的过程 中谈到这个问题。还可参见曹兴权、杨佳红,企业法律形态的分化设计, 现代法学第 24 卷(2002 年)第一,他系统地分析了从罗马法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有限责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指出:“历史发展表明,法人责任之独立,完全是由股东有限责任的推动所致,而非任何相反的结论。现代法人理念中普遍主张的,股东有限责任因法人人格独立而形成或附随人格发展的观点,与历史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 ”6 第二,他横向比较分析了当今世界各国法人立法模式,得出结论:

6、“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将法人的责任形态仅以独立责任为限,换句话说,没有一个国家采取凡法人皆应责任独立的立法模式。具体而言,世界范围内法人的责任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责任独立性法人、责任半独立性法人、责任非独立性法人以及还有一种特殊的俄国的责任补充型法人。 ” 7第三,他详细分析了在有限责任制度下股东、债权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有限责任是处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关系的产物。8第四,他纠正了对于“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误解。人们一般理解“法人人格否认”意在否定法人人格,看过他的分析我们才知道“法人人格否认”意在否定股东的有限责任和法人的独立责任。但是否定有限责任不是否定法人人格,有限责任否定了,不意味

7、着法人人格也否定了,相反法人人格仍然存在。所以,他把“法人人格否认”理论改称为“股东有限责任例外适用” 。这也说明了股东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没有必然的联系。9总之,法人人格独立是否必然包括责任独立,是否必然导致股东有限责任?虞政平告诉我们,从历史来回答是否定的,从现实来回答也是否定的。从法人类型来看,机关法人的责任不可能独立,否则怎么会有国家赔偿?事业单位法人的责任可以是独立的,但是承担公共服务的国有事业单位不一定。社会团体法人的责任是否独立也不可一律。企业法人的责任一般是独立的,但是国有的公共企业的责任恐怕不能一律独立。这一点,梁彗星主持的中国民法典研究课题组看明白了。这个课题组起草的民法典建

8、议稿第六十四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设立并担负公共职能的法人,其民事责任的承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10第 5 期。 6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155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7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167173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8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156223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9 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第 296330 页,法律出版社 2001.7.110 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梁彗星是

9、负责人)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总则编,第 9495 页,台湾法律对待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关系的态度和虞政平一样。所以,它确认了实行无限责任的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为法人,不因为这两类公司是法人就否定其无限责任,也就是无限责任与法人可以并行不悖。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各种类型的法人,就会发现股东的有限责任与法人的独立责任的关系只是在营利性的企业法人(也就是公司、营利性社团法人)中存在,在机关法人、基金会法人(财团法人)中因为没有成员,也就谈不到成员的有限责任,只存在法人的独立责任。我国大陆民法及其理论以偏概全,拿营利性社团法人取代法人整体,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的影子。我国自改革开放

10、以来,一直试图解决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问题,按照“政企分开”路子改革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因而特别关注国有企业独立承担责任的问题。1986 年民法通则出台伊始就担负起这个使命,一直持续至今。因而法人理论就把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得出了“法人人格导致法人独立责任,法人独立责任导致成员有限责任”的公式。用这个公式论证 “国有企业是独立法人,独立承担责任,国家只承担有限责任”另一个公式。实际上无论从本来意义上的民法理论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民法来看,法人就是赋予组织以和自然人一样的法律主体人格,而这种人格有着不同于自然人人格的特征。仅此而已。当然,从我国实际情况考虑,是不是应当区别开理论上的结论和制度设计两个层面来看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的关系。理论上这两者的关系不是必然联系,不能划等号;但是实践上进行制度设计时,却可以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将这两者划等号。但是,是不是对任何法人不加区分的划等号呢?梁彗星的做法可取。法律出版社 200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