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9375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四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四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四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四首(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四首(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四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四首(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古诗四首(一)古诗四首(一)房山城关小学 杜建国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少年行少年行 马马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看注释、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少年行 马两首诗。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看注释、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读诗质疑一、创设情境,读诗质疑: 1 激趣导入: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到了唐代,以古诗最为著名,你知道哪些唐朝的诗 人

2、? 学生回答。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李贺两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板书 : 少年行 马 2 学生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两首诗各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二 合作探究,学习释疑:合作探究,学习释疑: (一) 学习少年行 1、简介诗人王维。学生交流资料。 2、出示少年行全文,指导朗读。 1) 自己小声读古诗,找出本课生字,记记。擘(b) 虏骑(l j) 只(zh)似(s)无 调(tio)白羽 2)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3、根据注释自学,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知诗人,解诗题

3、。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学生自学讨论 4、全班交流: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和诗句不理解?1)词义:擘:劈开。 虏骑:异族起兵。调:把箭搭在弦上,使配合好。2)句意(解释略) 5、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1)诗句中写的是谁? 2)少年面对众多敌人时的神态怎样,动作如何? 3)想象当时的情景?请你用语言描述一下。 6、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 (机智沉着、英勇杀敌) 7、你打算以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配乐朗读 8、背诵全诗 (二)学习马 过渡:我们了解了少年英雄的英姿,那么诗人李贺笔下的马又是什么样子? 1、简介作者李贺 学生交流资料 2、师: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3、学生自由读.要

4、求读准燕(yn)、络(lu)的字音,读通诗句。4、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复习古诗学法 巩固学习古诗地方法。 学生自学讨论 全班交流1)前两行诗句:这里的“大漠”是什么意思? (广阔的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 还可以说怎样的沙漠?(无边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 “燕山”是指什么?“大漠沙如血”的“沙如血”是什么意思?“燕山月似钩”的“月似钩”又是什么意思?“钩”是什么意思?这两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可以从_看出,意思是_。沙石的颜色是黄的,为什么说是“沙如雪”呢?你能联系上下诗句来理 解吗?2) 、师:谁来试着解释一下。 3) 、这两行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读

5、读诗句看看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月儿、群山、 沙石怎么样?面对此景,诗人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 、练读。这是一幅供马驰骋的广阔原野图,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5) 、广阔壮美的北方原野给马提供了一个可以奋起奔腾的环境,这使诗人想 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齐读后两行。 6)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必要的点拨。金?络脑?为什么要配“金络脑”?有没有配上?从哪个词看出?“何当”是什么意思? “走”是什么意思?骏马跑,我们可以说什么? 7) 、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5小结: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是马的愿望。 写这两句诗人仅仅是抒发马的愿望

6、吗?作者由马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作 者借马抒发了自己什么情怀呢?渴望建功立业 (怀才不遇) 6、练读。读这两行诗时要把诗人渴望能在原野上纵横驰骋一样,施展才能,为国 建功立业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上与前两行诗有什么不同?用疑问的语气读出迫切、激愤的心情。(个别读齐读) 7、配乐背诵。为了把诗的意境体会得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把这首 诗吟诵一遍 三、回归整体三、回归整体 这两首诗从表达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你能背出类似的诗吗? 四、拓展质疑四、拓展质疑1、学习了两首诗,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默写两首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少年行 马英勇杀敌 渴望建功立

7、业 一身 只似 无射杀 何当 快走机智沉着 怀才不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游园不值游园不值 横溪堂春晓横溪堂春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看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义。 2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朗读、背诵游园不值 横溪堂春晓两首诗。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会看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诗质疑一、激趣导入。读诗质疑 1、师:我国唐朝的诗歌成就很高,但到了南宋,诗歌词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 展。

8、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朝诗人的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 游园不值 横溪堂春晓 2、学生自由读诗,提出问题。 两首诗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研究。依诗释疑:二、合作研究。依诗释疑:(一)学习游园不值 1 激发兴趣,介绍作者 学生交流资料 2 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 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 (4)利用你手中的

9、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 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 、 “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 惜”的意思。 “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读全诗。 完整地说说诗意。 3 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 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 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 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 住的。诗人本来要扫

10、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 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 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 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 4、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

11、春天 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 定。 (2) 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 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 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二)学习横溪堂春晓1、介绍作者 学生交流资料 2、朗读全诗,正音。 3、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诗句。 巩固古诗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学生自学 4、全班交流 1) 释义(词语) 趁手青: 插下的秧苗随手就返青了漠漠: 弥漫无边的样子冥冥: 天阴沉沉 细雨蒙蒙的样

12、子染 东风把秧苗吹成绿色,如何染过。 2) 释义(诗句) 田野里雨雾蒙蒙,人们刚刚插下的秧苗随手就成活返青了。 东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白鹭飞来也没有地方停落了。 3)诗人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 提问青秧返青真的是那么快吗?东风真的可以把秧苗染绿吗?白鹭飞来真 的没有地方停落了吗?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形像的描绘了春天秧苗迅速生长,田野一片翠绿的景 象,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5)应该以什么语气朗读这首诗?配乐朗读。 5、背诵这首古诗 (1) 读(2)同桌互背(3)指名背 三、回归整体三、回归整体 两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能背出类似的诗吗? 四、拓展质疑四、拓展质疑1、学习了两首诗,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默写两首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横溪堂春晓 关不住 趁手青 染尽 无处停 春天强大的生命力 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