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07080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前辅导历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统考试题涉及的内容01 年选择题:1、强调用量表进行测试,强调用数学工具分析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 以确定事物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科学主义的观点,2、专著、论文、调查报告、 档案材料等属于原始文献,3、准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抽取方式不同,4、 霍桑效应是指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02 年选择题)5、概括性不是教育人种学研究的 特征。 01 年名词解释:研究假设 01 年简答: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01 年论述题:某中学进行“运动处方”式教学实验,取初二两个班为样本;首先对这两个 班学生进行体

2、质、体能测查,并对测查数据进行了常模参照分析。由同一教师任教,对比 班,按常规体育课进行教学。 “实验班学生按测查结构,分为耐力、速度、灵敏、力量等不 同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锻炼处方” ,每周进行 3 次以上“处方”式锻炼。三个月后,对两 个班再次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动处方”式教学对学生体质、体能是否有影响。请根据以上实验案例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这个实验是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的? (3)这个实验属于哪类实验设计?02 年选择题:1、最早提出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所遵循的方法的哲学家是 亚里士多德 ,2、探索事物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是实

3、验研究,3、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 么.” ,这种研究水平属于直觉观察水平,4、把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更多个子总体,再从 每个子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5、霍桑效应是指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 02 年名词解释:总体与样本 02 年简答题:简述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法。 02 年论述题:如果要进行一项中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的实验研究,通过开设思维能力训练 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请确定可能对该实验测试成绩的差异产生影响的变量或因素。03 年选择题 03 年名词解释:测验调查法 03 年简答题:简述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 03 论述题:试述比较法与实验研究法的根本不同04 年选择题:1、教育研

4、究中假设的作用是使问题更具体、方向更明确,2、标准分的分布 形态是,与原始分数分布基本一致(与 08 年题相同)3、16 世纪以前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 特点是采用观察以及归纳、演绎与类比的思维方法,4、有一项名为“不同教育方法对提高 小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作用”的实验研究,在某小学三年级选取两个班,分别采用不同的 教育方法。两个月后对这两个班进行道德认识问卷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实 验研究结论。这个实验设计属于固定组比较设计,5、结构型问卷类型包括是否式、选择式、 评判式、划记式。204 年名词解释:历史研究法 04 年简答:.准实验设计的额特点和类型 04 年论述:结合实例论述访谈的艺

5、术和技巧05 年选择题:1、 (内在效度)是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的准确解释的程度,2、 (归纳假设) 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 3、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 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方法是(系统随机取样)4、问 卷调查的特点是(能搜集大样本信息) ,5、行动研究在性质上更接近(准实验研究) 。 05 年名词解释:课题论证 05 年简答题: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 05 年论述题:家政课程实验题06 年选择题:选择题:1、自然状况下收集资料,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

6、论,通过与研 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定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论活动是质的研究方法,2、基础研究的目的 主要是发展和完善理论,3、测量信度是测量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4、不 属于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是足够的样本量,5、教育研究中,调查研究样本容量一般为总体 的 10%,不低于 100。 06 年名词解释:行动研究 06 年简答题:观察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 06 年论述题:对中学生进行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请你设计该调查问卷中的三 个结构型问题。07 年选择题: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在于具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2、在进行史料 考证时,确定资料真伪或真实性需要进行外部评论,3、区别于

7、日常观察,教育研究中观察 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按照研究目的有准备而系统地收集事实资料,4、测量的信度是测量 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5、准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抽取方式 不同。 07 年名词解释:定性研究。 07 年简答题: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07 年论述题:自定一个研究题目,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证你选这个研究题目的理由08 年选择题:1、结果的逻辑性不是质的研究特征,2、抽样设计的原则是:目标定向、可 测性、可行性、经济性,3、标准分的分布形态特征是,与原始分数分布基本一致,4、非 结构性问卷的问题形式包括填空题和问答题。 08 年名词解释:测验调查法 08 年简答

8、题: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08 论述题:以“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内容,拟定一份简要的专题研究计划。09 年选择题:1、问卷调查的特点是能收集较大样本的信息,2、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 述式或描写式,也可以是问题形式,3、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 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叫归纳假设,4、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 5、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影响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实验的交互影响。 09 年名词解释:研究的信度309 年简答题:准实验设计的特点和类型 09 年论述题:影响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因素及提高内在效度的措施。10 年选择题:1、教育研究的结果能被有把

9、握的准确解释的程度叫教育研究的内在效度, 2、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法分为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活动取样法,3、好的研究假设 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可检测性、表达的明确性和推测性,4、时间序列设计属于 准实验设计,5、测量量表的种类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矩量表和比率量表。 10 年名词解释:结构型问卷 10 年简答题: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 10 年材料题:为调查“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知识发展状况” ,一位研究者设计的问题中有下 面的问题,请你按照设计问卷问题的要求,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必要之处提出改进建 议。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 ) A 学校教师 B 课程专家 C 学生 D

10、 学生家长 (2)记忆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教学中应提倡意义记忆,下面属于机械记忆的是( ) A 通过“山巅一寺一壶酒记忆 3.14159 B 通过多次朗读记住一个英文单词 C 通 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成语 D 把拼音 q 联想成气球,记住它的读音 (3)课程可以分为( )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 ) A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 以学校课程为主 C 综 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课程为主, 校本课程补充。认识学科知识结构 把 4 章的内容按照自己熟悉或者是习惯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方便记忆。例如 1、 分级目录:

11、掌握大的章节框架。 第一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级: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2、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三级: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2、教育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关于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第四级:4 章知识点2、用认知地图强化结构模型 如: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3、知识点的归类整理选择题类: 1、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直觉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451 2、从柏拉图的逻辑结构到笛卡

12、尔的唯理论,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观察到培根的经验论。 456 3、在现代,一派是科学主义的(分析的、经验的)实证主义观点,强调用量表进行实验, 模仿自然科学,强调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目的在于确定事物间的 因果关系。另一派是人文主义的(现象学、解释学)的反实证主义观点,强调定性的、理 解的、解释的方法,它是从人文科学推衍而来注重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456 4、科学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 所建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直接渗透、移植,并为教育研究手段 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可靠条件;另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发

13、展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457 5、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是,教育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以累进性演进为主,即 以继承某种研究传统为主,不断改善原有理论,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458 6、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科学、创造学、数 理逻辑及模糊数学等,作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的发 展水平。458 7、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大一统观念,重义轻利的封闭结构,注重直觉和直觉经验、缺乏理性 的思维方式,崇尚求同思维,注重独立思考、整体思维特点,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 基本精神有关。西方民族在思维

14、方式上具有注重现实、 “一”与“多”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注重理性思辨的致思途径,从而形成西方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功利主 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多样化以及注重理性精神等方面。459 8、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起源的发生学方法,提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的连续组 织与在组织与再组织过程。一些学者用发生学方法并结合历史比较法、结构功能法去探索 教育的起源、发展过程及本质等问题。460 9、对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如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强调外在环境的决 定作用,强调通过工具来制约认识的发展,强调行为的强化和训练。460 对教育的符号学5理解以及由此产生

15、的信息论方法。 对教育的文化学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解释学方法,社会 地理学方法等。 对教育的社会学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研究方 法、苏联维果斯基的教育与发展观等。对教育的心理学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人本主义 研究方法。460 各种理论流派从基本趋势上可归结为两个主要思潮,即注重社会发展的科 学主义导向和注重人本身发展的人文主义导向。461 10、早在 19 世纪末期,在近代技术发展的强烈冲击下,教育研究不仅引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中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也引进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 法,还有心理学方法,从而在 20 世纪初形成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雏形。

16、当代科技革命所 带来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发展,大量新学科的形成,随之而产生的新方法将再次冲击教育研 究。如社会生物学方法,社会地理学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发生学方法,传播 学方法,状态空间法,功能模拟法,模糊论方法,层次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系统论方法, 预测方法,等等。461 11、基础性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哪些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 与影响之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的课题。467 12、应用性研究课题主要包括那些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和途径的课题,是 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目的的课题。467 13、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或描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469 14、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要达到四点要求:准,高的查准率;全,高的查全率;深,占有 资料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快,要迅速。471 15、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并 按确定目标选择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避免研究的盲目性。47216、科学研究的变量主要包括自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