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06523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练为主线”课堂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江苏省江苏省“十五十五”立项课题立项课题 分课题:分课题:运用运用“练为主线练为主线”课堂模式课堂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金坛市职业技术学校 刘国平 213200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本文结合职教实际,介绍了运用“练为主线”课堂,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关键词:“练为主线”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把学生当作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 照本宣科,滔滔不绝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理论,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 动的地位,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

2、动权。这种偏重书本、机械式的教学法,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严重压抑和损害学生的自主 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练为主线”的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把以老师问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 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即“针对理解、记忆、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针对理解、记忆、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 在一次课的每个教学单元中,以练习为中心。即(一)以体现教学目在一次课的每个教学单元中,以练习为中心。即(一)以体现教学目 标的相关知识坚持先学后讲,约占每个教学单元的标的相关知识坚持先学后讲,约占每个教学单元的 1/3 时间。时间。 (二)(二) 学生练习、讨论,老师辅导、总结

3、约占每个教学单元的学生练习、讨论,老师辅导、总结约占每个教学单元的 2/3 时间,目时间,目 的是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掌握、巩固、应用所学知识。的是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掌握、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 “练 为主线”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练习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一、 先学后讲先学后讲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人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教第 2 页 共 4 页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学 生在亲身“体验”中求新知,开发激活创造意识。 “练为

4、主线”的课 堂模式,采用先学后讲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有创新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 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本节内容,鼓励学生勇敢地探索新知,引 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促成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机械制图 “圆柱相贯线”时,如果直接给学生讲相贯线的画法,学生缺乏空间 想象力,无法想象相贯线的形状,不容易接受,做作业时常常把相贯 线弯曲方向和位置画错。我在教学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请举 出生活中所见到圆柱相交的例子。 (2)相贯线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3)如何画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其投影有何规律?学生带着这些 问题自学后,展开想象的翅膀,挖

5、掘生活素材。有人说教学楼不锈钢 楼梯扶手有很多圆柱相交。于是我抓住时机,把学生带到楼梯口,让 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各种圆柱相交的实例。大家通过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一致得出结论:相贯的形状是封闭的空间曲线,它不仅与 圆柱的直径有关,还与两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有关。接着回教室画两 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三视图。通过观察和动手,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 的能力,调动了他们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二、 探索新知探索新知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发展创造思维发展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对学生来说,创造思 维的产生有个从模仿到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单纯的知识信 息的传授和记忆

6、的过程不能显示思维过程,难以进行思维过程的模仿 和训练。 “练为主线”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还学生问和 讲的权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教学中老师 充当导演的角色,学生当演员。老师通过设疑、答疑、点拨、疏导等 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性动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思维过程,并允许学生的思维结果超出教师的轨道。从而因势利导,第 3 页 共 4 页推崇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圆柱相贯线时,通过自学、观察、思 考、点拨,学生头脑中已有了相贯线的概念,此时将例题中主视图由 原来大圆柱轴线水平位置改为竖直位置,再让学生画三视图。通过模仿训练,学生真正搞懂了相贯线的画法,

7、悟出了相贯线的投影规律。 即在三个视图中,两个视图上投影具有积聚性,只需画出一个视图中 的相贯线即可。这种由开始的模仿,到探索、发现、获取新知识,逐 步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当堂训练当堂训练 大胆创新大胆创新 形成创新能力形成创新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 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课堂训练是“练为主线”的核心,它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通过精心选择的练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到一套逻辑推理的方法,不 但学会,而且“会学” ,从而形成创造力。如在学生基本掌握圆柱相 贯线的画法后,接着让他们动手做练习。我预先精心

8、选择了两直径相 等空心圆柱正交及圆柱上开孔两个题目。有些学生对有形圆柱正交相 贯线比较好理解,但对于空心圆柱正交相贯线形状难以想象。有的学 生开动脑筋,发挥丰富想象,用纸卷成圆柱,放在圆孔中,形成两 “实体”圆柱正交。从而顺利地画出空心圆柱正交和圆柱开孔的相贯 线。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我们经常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活动。如在学习组合体视图时,让学生买来 橡皮泥,动手制作各种组合体,设计各种形状。在学习圆柱的截交线 时,让学生带来白萝卜,自己亲手截割、切槽。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 力。四、树立自信、树立自信

9、培养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 塑造创新人才塑造创新人才 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个性。一是要善于形成独立的见解,二 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三是要有高尚的志向。 “练为主线”的模式,强第 4 页 共 4 页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 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向书本质疑、向 教师质疑。如在学习定位键零件图的表达方法时,老师不规定统一的方案,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选择他自己认为最佳的表达方法。由于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车削加工,所以主视图大家都选择水平位置,至 于另外应选几个视图,采用什么表达法,则有多种不同的方案。有的 学生选择用左视图反映圆盘上沉孔与螺孔

10、的分布情况,用局部剖视表 达螺孔内部结构。有的学生选择用右视图来表达外形,用局部放大图 表达螺孔与越程槽结构等等,几种方案都可以把定位键的形状结构表 达清楚,各有千秋。老师不必“奉献”统一答案。学生在课堂上这样 经常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的盲从心理,从而培养 思维的独立性,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 总之,实施“练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坚持自学为基础,思维为 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几个基本观点,让学 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参考文献: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基础 主编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创新教育 阎立钦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学习职校“练为主线”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江苏“十五”教科研课题 金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科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