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校本教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0631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书法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书法校本教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书法小学书法 - 1 -序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周恩来一张柔和的宣纸,一片飘动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松的魂灵,还有千年历史的回声。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居庙堂之高的官吏们,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书写的本来是一种工具,可是文字一旦成为书法就化蛹成蝶,蝶变成仙,成就了一生的华美。不知是谁把毛笔比喻成蜡烛送给他的情人,轻轻地歌:送给你一只狼毫吧,不曾点燃的蜡烛也不会熄灭。是啊!毛笔,未曾点燃的蜡烛,

2、把书法连同中国文化的历史照耀得灿烂辉煌。轻轻地翻开那些令人敬仰书家的作品,一种情愫苏醒了,王羲之的作品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尽赞美的词汇也难描绘其高深与- 2 -绝美。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的书法:群鸿戏海,舞鹤游天。历朝历代多少人呕心沥血、终极一生追随,最终都望尘莫及。颜真卿的作品厚重、古朴、苍劲,像一座千年古钟,每一条纹理都是一个故事,端详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产生浑厚的共鸣。柳公权的书法端庄清秀,像河边浣纱洗衣的邻家阿妹,或者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遵规守据,温婉清丽。欧阳询的书法,松风鹤骨,像一个武功高深的侠士,刚劲中透着秀美。赵孟頫的书法风流倜傥,柔媚舒展,蕴含着千般娇媚

3、、万种风情。观怀素的草书衣袂飘然的如飞天神女,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九霄云天,在赏心悦目中心荡神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历代书法家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书法是一个文化,一个过程,人们在学习书法,欣赏书法以及进行书法创作时,可以展开思想的翅膀自由飞翔。获得极大的乐趣,进入忘我的境界,净化我们的心灵。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就是临摹。由临摹打基础,由临摹进乎创造。书法临摹的道理同于绘画写生。书法“写生”就是向书法史上的所有优秀碑帖学习。- 3 -通过对书法知识的学习,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在于培养

4、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书法校本教材书法校本教材-目录目录第一课 书法流派 4第二课 文房四宝 12第三课 写字姿势及执笔方法 15第四课 临摹方法 16第五课 章法与篇幅格式 18第六课 古今书法家小故事 21后记28- 4 -第一课第一课 书法流派书法流派书法是伴随着文字而来的,书法的历史应该和文字是同样长的,如果从文字起源开始算的话,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上古时代受限于写作载体,很难将书法的优美展现出来,早期的书法仅仅就是起到记录文字的作用,算不上后世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从史料来看,自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书法开始发展,当时的李斯、赵高的书法都是很有名的,从这个

5、角度来说,中国书法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以上,只不过当时的书法主要体现在刻石上。到了汉朝,由于造纸术的发展,使得文字的书写流通更加方便,书法艺术进入繁荣期。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珍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不同的书体。书坛名家辈出,流派纷竞,佳作如林。书法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供我们学习与欣赏。1、甲骨文甲骨文- 5 -关于汉文字的起源,人们往往要从甲骨文谈起。十九世纪末叶,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殷商故都遗址)发掘出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字。经过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研究,证明它是殷朝后期王室占卜记事的文字,即卜辞。

6、 (占卜是测算“凶吉”的一种迷信活动。把测算结果记录下来就是卜辞) 。这些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笔画单细、挺直,转向时以方折为主。在今天看到的汉字中,甲骨文是最古的文字。2、钟鼎文钟鼎文因为古代铜称作金,又称作金文。主要是指商代早期至西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刻或铸的铭文。文字字体凝重,行笔方整,有竖行无横行,如大盂鼎 。到西周盛世及后期,青铜器制作日益精美,钟鼎文也更加成熟,行笔上变方整为圆匀,结体也更紧密、平正、稳定,且竖有行横有距,如散氏盘 、 毛公鼎等。3、石鼓文石鼓文- 6 -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县发现了十个象普通小圆桌那么大的鼓形石墩(现藏故宫博物院) ,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它们为石

7、鼓文。每个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诗。石鼓上的文字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籀文(籀,zhu,即大篆) 。据考古研究,这些石鼓是春秋末到战国初年秦国的产物。石鼓文,笔画圆劲,大小均称,为秦朝统一文字打下了基础。4、小篆、小篆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与文化,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书同文” 。把原来六国的文字废除,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标准字体。- 7 -小篆的笔画粗细均匀,字形略长,注重对称,是秦代官方的正式文字。如泰山刻石 、 琅琊刻石等,相传是秦朝宰相李斯写的。5、隶书、隶书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

8、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 10 年搜集研究成功的 3000 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 8 -赏,就

9、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随着秦代的灭亡,小篆作为官方标准字体也随之结束了它的使命。而隶书到了汉代却逐渐成熟,逐渐流行起来,所以它也往往被称为“汉隶” 。6、章草、章草草书是指文字书写的简便草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哪种字体都有它的草体。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为学习草隶而编写的习字范本急就章 。- 9 -汉章帝非常喜欢当时书法家杜度写的这种草书,并准许他用草隶写奏章,后来,人们就称这种经过规范化的隶草为“章草” 。可以说,章草是对隶书的简约。7、楷书、楷书三国以

10、后,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楷书逐渐产生。虽然隶书已经规范而定型,但正规的汉隶仍不便于书写。因此又开始了简化汉字的过程,字画上出现了点、撇、钩等,使汉字逐渐形成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新书体楷书。“楷书”又叫“正书”和“真书” 。平时人们常说的“魏碑”和“唐碑”是楷书的两大体系。魏碑代表作品如郑文公碑 、 张猛龙碑 、 张黑女碑 、 龙门二十品等;- 10 -唐碑代表作品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颜真卿多宝塔碑 、 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等。8、今草、今草所谓“今草” ,是相对“章草”而言的。如果章草是隶书的简写,那么今草就是楷书的草写简写。

11、代表作有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十七帖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等;今草中还有“大草” 、 “狂草” ,如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 、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等。9、行书、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流行于三国后期至今,行书是楷书的简便写法,既不像楷书那样法度森严,又不像草书那- 11 -样难记难认,因此显得美观而简单。其书写接近楷书的叫“行楷” ,接近草书叫“行草” 。行书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堪称“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为“天下第三行书” 。另外行书名帖还有宋代米芾的苕溪诗 、 蜀素帖 ,黄庭坚的松风阁等。- 12 -第二课第二课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

12、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把书法学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至关重要。 “文房四宝”则是我们在学习书法中最常用的工具。一、毛笔一、毛笔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笔有“四德” ,即“尖、齐、圆、健” 。尖,笔端尖;齐,毛锋整齐,长短一律;圆,笔肚饱满圆壮,才能均衡出力,不致偏肩;健,笔锋富有弹性,便于提按。买笔时,一要看是否具有

13、“四德”的品质,二看笔头是否有一段透明处,称“锋颖” ,这一段越长,笔越好。目前市售的狼毫、羊毫等,均以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制笔为佳,称为“湖笔” ,其中“王一品” 、 “双羊”等品牌深受书家喜爱。使用与保养使用与保养- 13 -1、开笔。将笔毛浸入温水,用手轻捏笔毛,使笔毫逐渐化开;2、使用前。先在冷水中沾泡再擦干,然后再沾墨书写,这样易于清洗。3、使用时。通常只用笔头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果使用过度,将会缩短毛笔寿命。4、使用后。将笔毛在清水中按同一方向轻轻搅动,频频换水至清水不再变黑,最后用卫生纸或棉纸将水吸干,吊在笔架上,注意使笔头朝下悬空晾干,不可曝于阳光下。二、墨二、墨书法的用墨也是很讲

14、究的。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在选择墨锭时,就要看它的墨色。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磨墨时要用清水,用力均匀,慢慢磨研,磨到墨汁浓稠适宜为止。用墨要新鲜现磨,磨好了而时间放得太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我们现在有多种书法用的墨汁,如“一得阁” 、 “曹素功” 、 “宣和墨汁” 、 “中华墨汁”等,可以代墨使用。- 14 -三、宣纸三、宣纸 宣纸创始于南朝,宣纸的集中产地在安徽泾县,然后集中到宣城外销,故有宣纸之名。宣纸质地绵纫,纹理细密,宜于表达书法艺术的妙趣。同时,抗拉力强,不易虫蛀,便于长期保存,故有“千年寿纸”

15、之誉。宣纸品类很多,以纸质区别,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类。生宣,易吸水,渗墨。熟宣,是生宣经加明矾等处理而成,不易吸水,纸质较硬。半熟宣,也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介于中性,能吸水,而不易渗化。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四、砚台四、砚台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和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是磨墨和存墨液用的,有石砚、瓷砚,砖砚、玉砚等种类,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歙砚的特性如同端砚,歙砚更利于发墨,易于写大字。- 15 -第三课第三课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写字要有正确的

16、姿势。写字要有正确的姿势。这对小学生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但写不好字,而且还会直接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写字姿势一般分为两种, “坐势”和“立势” 。坐势的要领,概括起来有八个字,即“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就是头要保持端正,不偏不歪;身直,就是腹部、背部自然挺直;臂开,就是两臂自然展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足安,就是两脚轻松地平放在桌子下面。坐势适宜写中字、小字,初学写字时可用这种姿势。立势的要领,做到两脚自然分开,上身微微前倾,切忌躬腰驼背。立势适于写大字及行草书作品。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 3 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