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课堂观察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0602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课堂观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课堂观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课堂观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课堂观察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的姿势听课评课记录郑建云:1.“谭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姿势?”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容易吗?”问题提炼很有概括性,两个问题统领全文,为学生深入学习文本做好了有价值的铺垫,给学生留下了阅读感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情境的再现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地震的恐慌与恐惧,更加深了学生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感悟。3.补充资料丰实了人物形象,凸显了谭老师的临危不惧、大公无私、沉着冷静以及对学生的爱与责任。4注重写法渗透,但在渗透侧面描写的方法时处理不够妥当,没有给予学生体会的时间,教师将有关内容告知了学生,这是不可取的。耐心等待,学生是能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的。崔丽霞:1.平心静气,自

2、信满满,你的课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年轻人的朝气与魄力。2. 教师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品读感悟时间和空间。读、划、写、议,情境再现,文本补白,标点分析,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见徐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很深入,充分挖掘了文本中蕴含的有效问题因素,形成了积极的阅读期待。3.如果能在问题的设置上更有深度和层次,我想会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课堂上一定会有更多的精彩生成,如一些字词的感悟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来自己提炼和体会,教师没必要告诉学生有三个动词呀,这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高段的语文课如何来教更为高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索,共同成长。徐香:1.语言简洁,环节清晰,过渡自然,结构合理。2.

3、紧扣课题,以谭老师最后的姿势为线索,通过几处环境描写,引领学生品读感悟,体会理解对刻画谭千秋老师的形象作用,提问的非常好。3.注重抓重点词来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如“死死地” 、 “飞身” 、 “扑” ,将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4.文中有三个人物的话,这些话从侧面烘托了谭老师高贵的品质,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徐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适时地出示了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了什么事侧面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的作用。5. 读书为促悟,悟是为了更好地读。这节课上我感觉读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留给学生自读感悟的时间也不够充足。庄欠晓:1.总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之中,总能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听你的课

4、总会带给我一种语文的感动,让我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温度。这是你教学的亮点,我很欣赏!但一定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2.注重朗读训练,读书贯穿课的始终,课堂上书声琅琅,深情款款。3.能够紧扣高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的阅读视角智慧地牵引到“写”的层面上来,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方式,领悟文本的描写方法,实现了用课文来教语文的目标。4.课堂上要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要耐心等待,做到语速适当,语言精炼,对学生的发问不要过于琐碎,要做到有效提问,问在恰当处,问到关键时,努力创设高效厚重的语文课堂。陈明:1.一直都很喜欢徐老师平实沉稳的教学风格。 最后的姿势一课的教学给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读中写,静中思,思中议,徐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安静思考、轻松表达的课堂氛围,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2. 从整个教学来看,你在备课上很用心,着力想找到一个教学的突破口和精彩点,课堂上对于读写结合点,渗透写作方法处理得较及时得当。你的语言很精致,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很到位,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3. 语言精炼,环节清晰,关注细节是张老师最突出的教学特色,尤其是徐老师在课堂上的那种一种激情,以情促情,以情激情是您的长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