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5112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9讲课时活页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 (2010 年山东莱芜质检)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 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 12 题。1判断、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 增大 A B C D 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 A B C D 解析:第 1 题,修建水库一方面可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物生 长提供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 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库区蒸

2、发量增大(),水库 周围降水增多。第 2 题,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 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 泥沙减少,三角洲的面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答案:1.C 2.D(2010 年江苏扬州期末)读图,完成 34 题。 3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4下列叙述中,属于 P 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解析:第 3 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 4 题,P 环节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亚 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易分解,形成贫瘠的红壤。 答案:3.A 4.C 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 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化学 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 56 题。 5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从到生物的物理风化作 用逐步减弱 B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 减弱 C从到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到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选 B。根据图可以判断由到,生物数量增加,所以生物 的物理风化作用不断加强;由到,湿度条件不变,而温度不断降低,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不断降低;由到,温度条件不

4、变,而湿度不断 减小,所以其化学风化作用在不断减弱;同理可判断由到的化学 风化作用不断加强。 6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 B。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应该找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作 用最强的地方,所以该题选 B。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湿热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 B气候干旱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很低的碱性土壤 C火山爆发喷出的尘埃在大气中滞留会削弱太阳辐射和降低当 地气温 D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地貌变化 答案:D 读下图,完成 89 题。8图中方框分别表示: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降水增加 空气湿度增大 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图中方框 a、b、c、d

5、对 应的数码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 D。根据图中各框之间的关系可知,土壤热容量增大可 使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地面蒸发增多会使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 增强会使空气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降水量增加;降水量的增加会使 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9框图反映的主题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选 C。该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 联系,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0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可 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 )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 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

6、森林密布 解析:选 D。石炭二叠纪时大量孢子植物繁殖发展,如鳞木、芦 木、封印木、大羽羊齿等,并形成万木参天、森林密布的地理环境。 (2010 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 答 1112 题。11.引起图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表形态变化 C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 1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由图示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该地的大气环流形式没有变 化,海陆分布状况没有发生变化,但地表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 地形的隆起,使该地出现了迎风坡与背风坡的

7、差异,从而导致该地植 被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个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1.B 12.A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 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 1315 题。1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 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14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 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8、 D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 1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 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 解析: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面封冻阻断了 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封冻 面积就会继续扩大,形成一个循环圈;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会使生物 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这样就会使 二氧

9、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生物繁盛,光合作用 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就会降低,又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 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循环圈。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我们正处在这种平衡关系时常形成的全球 变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可能是使全球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答案:13.D 14.A 15.C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

10、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 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 及_资源和_资源。 (3)1998 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 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上游 _; 中游 _; 下游 _。 (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基本原理的应 用。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 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长江流域的 1998 年洪灾从人为原因分 析,主

11、要在于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和下游的泄洪不 畅。 答案:(1)D B C A (2)整体 水 土地 (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 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 降 (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 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 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17(PK 重点线)这是一片备受世人关注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 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 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中资料,分析

12、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 异。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 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作为考查点,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让学 生运用已学知识,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分析每个自然 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各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 全身”)。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 冷;这说明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 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 (3)水土流失导致以下各地理要素发生变化: 土壤变化:肥力下降; 地貌变化:地表多沟谷,平坦高原呈现破碎状; 植被变化:自然植被分布的高原覆盖率下降; 气候变化:地方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水文变化: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