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505093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2015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把握归纳概括题的客观性申论技巧:归纳概括,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你对某一事件进行总结归纳,申论考试中,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问题、原因、现状等进行总结概括。归纳 概括题作为申论考试的五大题型之一,无论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中,处处都有其身影。虽然从答题难度来说,归纳概括题难度较低,但是如果 考生想要真正拿到概括题的分数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更多 2015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5 国考冲刺高分助力网校课程20

2、15 国考中公网校免费夜校课堂2015 国考网校知识库大全 要想尽可能多的拿到归纳概括题的分数,首先要明确两个关键,一个必须清楚了解概括题的作答对象,另一个是保证答案的客观性。前者考生往往都不陌生,通过审题技巧都能够准确找到,但是做到这一点就能拿高分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本文就在这里跟各位考生分享另一个被诸多考生忽视的误区忽视客观性。三网购中公国考教材享中公报班优惠三网购中公国考教材享中公报班优惠以 2011 年河南省考的一道真题为例:根据给定材料 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00 字左右。上面这个题很明显是一道概括题,概括的对象

3、是“张悟本事件折射出的现实问题”,落脚点是“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所以考生只需要结合材料 7 到 9 找出张悟本事件反映的现实问题即可。通过对材料的梳理,发现材料 7 通过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点明整个材料的主题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过全民族科学素质”。材料 8 叙述了“张悟本事件”,并分析了造成该事件产生的一些原因:媒体的炒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科研人员不热衷于将其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所需的、易懂的常识等。材料 9 提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2015 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面授】2015 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校课程【网络】准确全面地

4、找出以上要点是考生要做的第一步,然后就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落笔成文,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就陷入思维误区,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很多主观臆断或者引申加入自己的答案中。比如说,材料中提及的张悟本事件有这样一句话:“包括张悟本在内,一些所谓神医养生明星的发迹,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媒体包装炒作推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表现,可以归纳为“政府监管不力”或者“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但是,很多考生在概括这一点表现的时候会概括成:“政府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管”或者“法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答案,材料中根本没有对于政府制度不完善或者法制不完善的相关表示。从“政府监管不力”变成“政府制度不健全”是考生们对于材料内容的自我补充,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这样的答案必然不可能拿到相应的分数的。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作答归纳概括题一定要把握住客观性这一原则,也就是说不把自己主观的臆想、引申加入到归纳概括的答案中去,材料中没有的信息一定不能写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归纳概括题作答中拿到高分。2015 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面授】2015 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校课程【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