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407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_法律意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商英商英 102 班班 蔡丽芬蔡丽芬 10134201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高校高校的的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高校大学生

2、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2)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法律知识薄弱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的实现

3、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 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1999,2)3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他们对于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表示有信心的占心的占 35.1%,而而 58.1%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有 6.8%的的2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回回答答“不太平等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的占第一位为 79.7%,“不平等不平等”的占第二位的占第二位12.8%,认为认为“平等平等

4、”的占的占 9.5%。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公道”,导致了,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违法犯罪的可能性。(3)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时至今日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据中国犯罪研

5、究会会长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明:1965 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 1%,“文革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 2.5%,而近几年,占整,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个社会的 17%。我们知道。我们知道 2002 年年 1 月月 29 日和日和 2 月月 23 日,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

6、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悔。如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道了,自己很后悔。如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行为是否正确。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

7、生多数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3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苏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我教育的境界。 ”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二、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二、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措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犯高校将一个无知(犯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

8、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 ”5我我们知道今年们知道今年“2.23”特大杀人案,其犯罪嫌疑人是云南省昆明特大杀人案,其犯罪嫌疑人是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即将走向社会的市云南大学即将走向社会的 2000 级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级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马加爵,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高校用毕业生马加爵,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高校用 4 年年的时间为国家培养了一个的时间为国家培养了一个“高级高级”犯罪分子,这将严重的威犯罪分子,这将严重的威胁着社会的治安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胁着社会的治安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加强综

9、合管理,高等院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治理社会加强综合管理,高等院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治理社会的治安环境问题,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治的治安环境问题,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治本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抓起,就具体到高等院校对大学本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抓起,就具体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及各种有关法律方面的宣传。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及各种有关法律方面的宣传。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一)、高校应注重、高校应注重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课的教学改革。对对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

10、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主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改变、改变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高等院校的看法,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高等院校开设开设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是在课是在 1986 年年 9 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基于这一事实,很多人认为程之一。基于这一事实,很

11、多人认为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具有课具有“双重性双重性”6,即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即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72、高校的、高校的法律基础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为这样做可以克服的教学改革。因为这样做可以克服“课时少、内容多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的矛盾,这种改革会使课程内容得以精练,即使讲些必要的具盾,这种改革会使课程

12、内容得以精练,即使讲些必要的具体条文,也只是作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材料对待,而不体条文,也只是作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材料对待,而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这不仅会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必花费过多的时间,这不仅会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主要内容,也会为运用其他的教学方式、手段提供可能,主要内容,也会为运用其他的教学方式、手段提供可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3、应使、应使法律基础法律基础

13、课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课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三种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三种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5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知识,即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程中,“教书教书”和和“育人育人”

14、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人相割裂。4、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应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郎代尔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郎代尔8曾经说过曾经说过:“有效的掌握有效的掌握法律原理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学习那些包含这些原理法律原理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学习那些包含这些原理的案例。的案例。 ” 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选用生动的、具有一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选用生动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司法判案成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分析定代表意义的司法判案成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分析及教师的指导、讲解,使学生掌握法学原理、基本制度。及教师

15、的指导、讲解,使学生掌握法学原理、基本制度。这一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纯理论知识满堂灌的单一的教打破了原有的纯理论知识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方式,使原来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变成了师生互相交流使原来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变成了师生互相交流,学学生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生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

16、确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从而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法、用法的氛围。(二)高校应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二)高校应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6境。境。高等院校的管理应做到高等院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 “以法育人以法育人”。潜移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学校的环境中,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学校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做到:首先,应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做到:首先,应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