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3749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学专业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试题2005 年 7 月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信用创造论2. 通货膨胀缺口3货币目标公布制4拉弗曲线 5. 储蓄结构配置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 号填入括号内)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A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2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 )决定A. 居民的行为 B. 企业的行为C. 资本所有者

2、的行为 D. 劳动者的行为3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 )支持赤字财政政策。A. 向中央银行借款 B. 增加税收 C. 发行公债 D. 减少补贴4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 )收益正效用。A大于 B. 等于C. 小于 D不确定5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关于 IS-LM 模型中 LM 曲线正确的是( )。A. 向右上方移动 B. 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 D. 向左下方移动6在弗莱堡学派看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依据是( )。A. 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串 B. 已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C. 预期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D当年可能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7在北欧模型

3、中,不直接影响开放型经济小国通货膨胀率的因素是( )。A. 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 B. 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C开放部门劳动生产串增长率 D非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8信用媒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马歇尔 B. 亚当斯密C. 费雪 D李嘉图9下面陈述中,不属于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有( )。A. 减税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其有利于储蓄和投资的反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非常显著, 需要耐心的等待B控制通货膨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人手C. 高税率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泥潭的重要因素D. “单一规则”是进行货币限制的有效手段10合理预期学派与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主张方面最主要的分歧在于( )。A.

4、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B最优货币供应量的确定 C.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D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三、多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请 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按持有动机不同,凯恩斯将流通货币划分为( )。A. 所得货币 B存款货币C. 业务货币 D储蓄货币 E. 投机货币2新剑桥学派认为采用紧缩货币、压低就业量的政)R 的结果是( )A. 提高了利率 B减少了投资C. 压低了就业 D降低下物价E. 刺激了经济增长3惠伦认为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A. 人们的心理 B持币成本C社会保障体系 D收入状况E. 支出状况 4萨缪尔森等

5、人认为滞胀的原因主要有( )。A. 部门供给说 B货币过多说C. 财政支出说 D市场结构说E市场疲软说5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在货币供应上,包括( )A金融资产总规模 B货币供应量C. 通货 D信贷总额E利率水平6瑞典学派认为,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政府债券,导致利率上升时,金 融机构将( )。A. 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B增加对企业贷款的规模C削减一部分企业贷款 D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量E不对此做出明显的反应7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有( )。A流动性效用的大小 B永恒收入C. 债券利率 D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8供给学派认为,

6、要通过减税来达到增加供给,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其必要条件是 ( )A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通过财政手段筹集建设资金B削减政府开支,消灭亦字C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 D保证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外部因素干扰E. 限制货币发行,稳定货币9合理预期理论的核心命题是( )A. 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而且能够做出合理预期B. 人们在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就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合理的明智反应C. 公众根据合理预期指导自己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发挥最终分的作用,从而保持市 场出清D. 人们做出的合理明智的反应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E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10关于

7、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正确的是( )A. 任何金融结构的变化就是金融发展B. 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复杂,金融发展的程度就越高C. 金融结构的变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是线性的D金融结构的不同,体现了金融发展的不同程度 E. 实现金融发展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促进金融结构的变化四、判断并改错(每题 2 分,共 20 分,分别用“” 、 “”表示错误和正确)1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货币需求三动机原理。( )2庇古的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 )3鲍莫尔认为在企业最适度现金余额的决定中,有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起作用。( )4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未来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

8、)5中央银行货币量是国内所有部门持有的现金量加上按不变准备金率计算的各银行机 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 )6 “商品货币本位制”作为弗莱堡学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其现实应用性为所有 的弗莱堡学派经济学家所认同。( )7货币学派政策建议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是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 )8供给学派认为,税率与人们的储蓄率是成正比的,税率越高,人们越倾向于储蓄。 ( )9金融中介率是指所有的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 ) 10麦金农认为货币与实质资本之间的渠道效应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货币的实 际受益率要低于实质资本的收益率( )五、简述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

9、1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特征导致的结果是什么?2ISLM 模型中政府干预的区域性效果是什么? 3论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六、论述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1结合凯恩斯认为储蓄对于经济的影响,谈谈高储蓄对我国目前经济的主要影响? 2论述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及其政策意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学专业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试题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05 年 7 月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 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

10、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负债业 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 展。2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3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 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4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当税率从零开始升 高时,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超过某个临界点时,由于过高的税率对税基造成了严重的 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总额不升反降,最终在

11、税率达到 100时税收额降为零。 5储蓄结构配置:在现代经济中,人们进行储蓄的形式可以有手持现金、银行存款、 购买长、短期金融证券等多种,人们的储蓄在各种形式之间的分布就叫储蓄结构配置。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 号填入括号内)1A 2B 3C 4B 5C 6A 7A 8B 9D 10B三,多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请 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ACD 2ABC 3BDE 4ACD 5BD 6AC 7ABE 8BE 9BD 10BD四、判断并改错(每题 2 分

12、,共 20 分。分别用“” , “”表示错误和正确)1。 正确的应该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2。3。 4。 正确的应该是: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当前利率期限 结构的关键因素。5。 正确的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量是国内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量加上按不变 准备金率计算的各银行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6。 正确的应该是:虽然“商品货币本位制”是弗莱堡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 论观点,但现实应用性却为多数的弗莱堡学派经济学家所怀疑。7。8。 正确的应该是:供给学派认为,税率与人们的储蓄率是成反比的,税率越高, 人们储蓄倾向越小,储蓄率也越低。9。 正确的应该是

13、:金融中介率是指所有的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 资产中所占的份额。 10。五、简述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1(1)人们对生产的需求,可能绝大部分都集中于货币。(2 分)(2)当货币需求上升时,无法用多投入劳动力的办法来扩大货币的生产。(2 分)(3)其它商品无法取代货币。(2 分)综合三种情况的结果是:人们具有旺盛的货币需求。(1 分)2(1)凯恩斯区域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小,财政政策的效力大。(2 分)(2)古典区域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力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小。(2 分)(3)中间区域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一定的效力(2 分)总之,在不同的区域,货币政策与

14、财政政策对于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1 分)3(1)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25 分)(2)预期通货膨胀理论。(25 分)(3)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以及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2 分) (视展开情况酌情给分)六、论述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1. (1)储蓄对经济的影响:a. 当投资不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大。(2 分)b当投资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增加会减少国民收入。(2 分)c. 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再增加储蓄,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收缩性影响是很大的。(2 分)d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否有利于主要取决于是否影响投资。(2 分)(2)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4 分)2(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3 分)(2)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3 分)(3)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2 分)(4)其政策含义(4 分)(视发挥情况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