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3650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感受伽利略经过质疑和试验发现真理,并用公开试验揭示真理的过程,领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感受课文言语逻辑严谨、用词准确深刻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室做两个球同时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年,就在距今年前的欧

2、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三、导读第三自然段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 10 磅重,一个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 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磅重的 10 倍。 ”)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磅重的是磅重的倍。)指导朗读,把要强调的意思强调出来。

3、理解伽利略严谨的思维过程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又一位年近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读了这句话之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先去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带着疑问做了许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板书:怀疑试验我们来品读这一段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试验的。我们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断)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里的两个结论的呢? 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他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吗?(不相信。 )读书看看,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一下,读出你在思考,读出你很谨慎,读出你的思考一步一步很严谨。 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

4、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不看书,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自己练一下。 (学生练习两分钟,指名练习说。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我们再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去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伽利略的试验的特点是: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反复”强调了次数多,就是说他是反反复复地做。辨析:“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 “反复”与“重复”的不同。从而理解伽利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五、导读第五、六自然段导读第五自然段导读第六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作者写伽利略作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

5、“拿着” ,一个是“脱手” 。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 )怎么理解这句话?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而且,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伽利略这样严谨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因为他学习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用试验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真相,这种方法也是向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学者阿基米德学习的结果。六、拓展练习【板书设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怀疑试验公开试验如果那么 反复 拿着、脱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6、伽利略是 17 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 10 磅重,一个 1 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 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 1 磅重的 10 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 10 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

7、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 11 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 10 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 25 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 10 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 1 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