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英乡农村远教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03113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8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英乡农村远教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英乡农村远教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英乡农村远教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Z HOUL UNT A N沃洲论坛责编: 翟苏燕校对: 盛忠仁 联系电话: 1 3 7 5 8 5 0 4 3 6 6今日新昌?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 势下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 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是夯实党在农 村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工程, 对于发挥党员先 进性, 提高党员带头致富、 带领致富的本领, 提 升党员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 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 教育平台, 真正地服务群众, 惠及百姓, 成为了 我们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巧英乡远程教育平台工作现状与存在 问题 巧英乡全乡总面积 7 3 . 5 平方

2、公里, 下辖 1 5 个行政村, 1 . 3 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 5 0 个, 党 员 7 2 1 名, 建有远教基层站点 1 5 个, 建站率达 1 0 0 % 。自远程教育实施以来, 巧英乡以 “建、 学、 管、 用” 为重点, 狠抓学用成果转化, 致力于提高 农村党员干部实用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 但是 通过远教平台尽快达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 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一般党员干部受教育机会少, 教育模式 单一 农村电脑室的管理一般由村干部或管理员 单独管理, 整天是 “铁将军” 把门, 使远程教育设 备成为村办公室里的一个摆设。另一方面, 收 看形式也比较单

3、一、 固定, 基本局限在利用星期 三下村制度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党员大会集中 开会时进行学习,一般党员干部很难收看到远 程教育的节目, 外出流动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 更少。 2 远教平台教学资源针对性弱, 乡土教材 不够 远程教育课件内容和教学工作与实际结合 不够, 缺少符合本地实际的 “乡土教材” , 不能因 时制宜、 因地制宜、 分类施教, 不能将学习的具 体内容落到实处, 转化为指导和促进工作的具 体实践。 3 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专业指导 缺乏 在村的农村党员大多年龄偏大,因文化水平不高、 个人喜好不广, 点播戏剧、 电影类娱乐 性节目多, 点播政策、 法律和实用技术类的节目 较少

4、, 远程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同时, 由于 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讲解指导,很难理解或掌 握, 降低了学习的兴趣。 4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所淡化, 信息交流 不足 由于农村普遍一家一户自主经营,农民对 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减弱, 党群干群关系较之以 前有所淡化,使先进党员好的致富技能得不到 发挥, 想学习的党员又找不到好的路子, 导致不 能有效地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 目的。 二、 巧英乡实施远教 “双带致富” 工程的主 要做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难,巧英乡 按照远程教育与特色产业结合、 课堂教育与基 地实训结合、 基地建设与市场发展结合的方针, 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注重学用转化,

5、实施了远教 “双带致富” 工程, 推行 “四建四进四服务” 工作 模式, 使农村党员带头致富, 带领群众共同致 富。 (一) 开展四建活动 1 建立远教创业示范基地, 作为 “双带致 富” 工程的实践中心。根据巧英产业特色, 依托 专业合作社, 挑选溪口毛竹、 五星山油茶、 大雷 香榧等 5 个党员人数符合建党组织要求的专业 合作社, 确立为远教 “双带致富” 创业示范基地, 并通过送政策、 送课件、 送服务等方式, 提高基 地远教水平。 2 建立远教课件资源库, 成为 “双带致富” 工程的培训中心。根据巧英的实际,一方面积 极搜索符合巧英产业特色的红豆杉、香榧、 油 茶、 笋竹等科学栽培管理

6、课件, 通过远程学习、 集中讨论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产业技能。另一 方面积极探索开展课件自制工作,建立富有特 色的乡土 “课件库” 。 3 建立远教专家服务团, 成为 “双带致富” 工程的联络中心。整合农业、 林业、 卫生等 8 名 涉农部门骨干及 7 名在毛竹、 红豆杉、 油茶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组成远程教育 “服务三农专家团” , 通过结对专业合作社, 开展 下乡助教活动, 把 “远教学堂” 办到田间地头, 面 对面进行辅导, 解决专业合作社技术难题。 4 建立远教信息互动平台, 成为 “双带致 富”工程的交流中心。建立全乡农村党员干部 现代远程教育 QQ群、 手机短信平台及村级

7、网 站、 巧英乡微博等互动平台, 邀请特色产业相关 人员开展互动,引导农村党员学习充实政策理 论、 科学知识和创收技能等。 (二) 实施四进活动 1 远教进千家。在核心党员、 专业大户中 开设流动远教教学点, 采用 “固定课堂与流动课 堂” 相结合的方式, 送远教、 送服务上门。 在流动 党员 QQ群中公布各村远教网账号和密码, 解 决流动党员集中培训难的问题。 2 远教进基地。 推行 “党组织 +远教 +合 作社” 教学模式。做好 “双带致富” 示范基地建 设, 创建并推广 “站基合一” 模式, 发挥基地以点 带面辐射效应,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 远教进产业。主要采取党支部牵头、 群

8、团组织和专业协会参与的教学形式,利用远程 教育 “每周一课” , 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和带 领农民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4 远教进合作社。 在 5 个远教创业示范基 地成立产业党支部。以完善产业党组织功能为 抓手, 以基地为依托, 立足优势主导产业, 注重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 形成 “党组织 + 远教 +合作社” 的产业发展模式, 农村党员干 部以产业促农增收。 (三) 强化四服务活动 一是强化信息服务。 利用远教平台, 为各基 地和合作社提供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各类信 息。 二是强化技术服务。 通过远教网络, 整合林 业、 农业、 畜牧、 卫生等涉农部门资源, 积极开展 各类技术培训

9、活动。三是强化政策服务。加大 对 “双带致富” 项目的政策扶持, 用足用好上级 相关政策资金, 优先为 “双带致富” 示范点、 党员 科技示范户安排项目和资金。四是强化理念服 务。通过远程教育这一平台, 通过送理念、 送信息、 送服务、 送政策, 促进我乡产业由 “小农经 济” 向 “现代农业” 转变。 三、 巧英乡实施远教 “双带致富” 工程取得 的成效 通过远程教育“双带致富”工程的深入实 施, 通过整合专家、 基地、 课件资源, 变户看户为 户帮户, 巧英乡远教学用工作实现了 “三步走” , 推开了当地基层党员群众的致富大门,真正实 现了远教带富、 党群共富。 一是建立了 “站基合一”

10、互动模式。巧英乡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个 “庞大的信息库” , 创建 并推广 “站基合一” 模式, 构建站点与基地捆绑 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加快学用结合一体化进 程,从而形成远教助推特色产业和新兴农业 大发展的格局。如巧英乡溪口村把站点与毛 竹示范基地相结合,召开了毛竹基地培育管 理现场会,组织毛竹种植大户开展了低产林 改造, 实现 “生产技术学习在基地, 教学实践 活动在基地” , 提升了党员群众学习热情, 巩固 了学习效果。 二是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创业致富。利用远 程教育形象直观、 快捷便利的手段, 开展农村党 员干部 “创业致富” 专题培训。同时, 结合实施 “双带致富” 工程, 根据农村

11、党员干部不同层次, 不同需求, 开展个性化、 针对性的学习。目前, 先后举办了以毛竹低产林改造、高山蔬菜种 植技术、休闲旅游管理服务等为内容的专业 培训 5 次, 培训党员干部 2 4 0 多人, 组织各类 专家开展远教视频辅导 3次, 1 4 0多名党员 通过与专家的 “面对面” 交流而受益, 提升了 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 三是带领农民群众发展共同致富。推行 了 “党组织 +远教 +合作社” 教学模式, 形成 了以党组织为导向, 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党员 大户为核心, 广大农户为延伸的创业体系。 通 过帮项目、 帮资金、 帮技术等措施, 鼓励农民 群众在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

12、下积极兴 办种植、 养殖、 加工等家庭副业, 实现远程教 育学用成果转化。 (作者系巧英乡党委书记)巧英乡农村远教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王晓霞2 0 1 1 年 1 2 月 2 1 日星期三投稿邮箱:?如何结合实际工作,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精神, 充分重视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的力 量, 是旅游特色镇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 镜岭镇文化资源分析 (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中的文化意蕴 众所周知, 穿岩十九峰逶迤婉约, 国家地质 公园神秘图索, 溪水清清, 流水潺潺。镜岭镇所拥 有的自然资源, 真是应了一句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的佳句。除了以上为大众所津 津乐道的自然资源外,

13、还有大小各类景点 2 0 0 余 处, 森林覆盖率高达 7 1 . 7 % , 该镇还荣获全国环境 优美乡镇、 省级旅游强镇、 省级生态镇和市级森林 休闲旅游特色镇等称号, 年接待游客达2 0 万人次 以上。 (二) 丰厚的人文资源中的文化积淀 1 . 千年古镇传承文明 镜岭镇现有 3 5 个行政村,历史悠久的村里 还依稀保留着以前的样子, 如镜岭村的古街、 黄婆 滩的古戏台, 有些还可追溯到清代。西坑村、 肇圃 村等还保留古街、 古民居等建筑。 2 . 文史资源凸显文明 该镇文史资源丰富, 国家地质公园、 暖谷山 游击区办公旧址、 雅庄村农会旧址、 外婆坑中国工 农红军挺进师入境旧址、 岩泉

14、清官第一甄完墓、 西 坑村石雕文化等等, 无不记载着当时文明所遗留 下地历史足迹。 3 . 淳朴民风再造文明 镜岭人民很好客, 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 文资源, 镜岭镇的农户们积极发展农家乐, 如雅庄 村的农家乐已经小有名气。截止目前, 已有农家 乐酒店 6 0 余家, 从业人员 5 0 0 多人, 年营业额合 计达7 0 0 多万元, 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二、 近几年, 镜岭镇文化建设概况 近几年, 镇党委政府还积极挖掘更多人文资 源, 努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1 . 让 “乡村美丽指数” 整合人文美感: 组建了 由政府、 企业、 民间人士组成的乡风文明理事会, 经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

15、立了乡风文明基金会。 基金会设立 “乡村美丽指数” 排行榜, 从民主和谐 指数、 环境指数、 文化指数、 文明活跃指数四个方 面对各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年终对各村乡村美丽指数进行排名并给予奖励。实施 以来, 各村积极响应,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 动, 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邻里关系和谐, 村民 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2 . 让 “魅力镜岭” 提高镜岭知名度: 推出 “新田 园风光之旅 魅力镜岭” 建设项目。今年是该项目 启动年, 主要已完成 “一牌一展” 建设, 全面提高镜 岭山水知名度。 竖牌: 目前已在集镇楼基双溪路口 醒目竖立大型旅游广告牌, 计划还将在高速路口 和

16、振兴路口树立炮台广告; 办展: 举办宏涛杯 “色 调镜岭 丹霞风情” 全国摄影大展, 该镇是迄今为 止全县首个成功举办全国摄影大赛的乡镇单位, 摄影大赛的颁奖仪式已在县山水旅游节上成功 举办。 3 . 让 “领雁工程” 提升农户幸福度: 主要是通 过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达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 已开办创业创新培训班 2 班, 招收学员 2 0 0 余人。 成功搭建与中国轻纺城的产业对接平台, 带 领学员实地观摩学习 “取经” ; 帮助引入先进机器; 帮助设立代理点、 业务窗口等形式, 使该镇织户及 时掌握家庭工业产品供求、 市场价格以及技术进 步信息, 积极创新, 加快转型升级, 取得显著成效。 4 . 创设 “民情渠” 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有 效探索。借助社会民间力量, 整合政府、 村级组织 及相关站所的资源, 凭借 “一线、 一室、 一车、 一会” 四项工作载体, 调处矛盾纠纷, 切实维护该镇社会 稳定, 打造有序、 平安、 和谐的良好人文环境。目 前, 已经聘任两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老同志为 调解室工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