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2468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综合高中的现况与实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日本綜合高中的現況與實施日本綜合高中的現況與實施台灣師範大學 饒教授達欽壹、前言壹、前言日本職業教育啟始於明治維新初期,明治 5 年 8 月 3 日文部省布達學制:中等教育內除普通科外,尚設立工業、商業及農業學校,成為職業教育之正式發端。以工業教育為例,明治期間有 33 所工校,大正期間有 87 校,昭和期間高達 681 校,再降至 638 校,平成 10 年(1998)間又高達 662 校。以機械、電氣、化學、建築及其他輕工業為其專業學科別,約有 2,783 學科數,平均每校有 4 個學科(小林一也,2001) ,平成 15 年(2003)時有 3,580 個學科(文部科學統計要覽,200

2、4) ,日本職業學校的特色大都為小校 、 少科 ,人數規模1,000 人以下者居多。為進入廿一世紀迎接新的挑戰,日本教育也不斷在改進,在中央設有中央教育審議會之常設機構,每年均提出教育興革重要事項,例如,平成 12 年(2000)教育改革報告中,有三個重點:(一)實現培養有豐富人類心性的國民,(二)發展每一個人才能,實現培育富有創造性領導者的教育,(三)創造符合新時代的學校,並配套其支援體系。平成 13 年(2001)之廿一世紀新教育計畫又指出,(一)必須培養具有確實學力及豐富心靈的國民,(二)推動志工活動、體驗活動,及(三)要有達到世界水準之大學等項目。而平成 14 年(2002)之人類力量

3、策略願景報告中,又描繪出在新時代中,必須培養從規矩劃一到獨立自主與創造的國民(文部科學省,2003) 。凡此種種措施,亦加速了職業教育的變動與改進。貳、日本高校型態之變動貳、日本高校型態之變動高等學校之職業教育,由於受到教改之影響,以及高度專門技術之需求,1990 年代中期,高職學校已改為專門高校 ,此表示職業教育的專門性與技術性 。又為配合學生之能力、性向、趣味、關心及進路等多樣化因素,並期使每個學生之個性能得到最大之伸展,文部科學省特將高等學校改為三大2類:綜合學科學校、 專門學科 (職業)學校與普通科學校之不同模式,普通科則強調中高一貫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如圖 1 所示。 專 家生涯通路的

4、職業教育職業能力開發設施社會社區企業內訓練研修企業外之研修大學等大學 短期大學 高等專門學校高等學校 專攻科專門學校 (專修學校專門課程)普通科綜合學科專門學科 專門高校普通 教 育高等學校職業 教 育中學校培養勤勞觀職業觀 瞭解高校意義與目的小學校(進路明確化)圖1 以生涯學習為觀點的專門高校專家之路圖示資料來源:日本文部省(2001),專門高校介紹小冊子。平成 15 年(2003)高學校普通科有學生 2,768,583 人,佔學生總數之72.8左右,至於專門學校之學生又分為農業 105,656 人,工業 329,991 人,商業 298,225 人,水產 11,713 人,家庭 60,60

5、9 人,看護 14,883 人,情報 448人(新設) ,福祉 3,640 人(新設) ,其他類 103,233 人,共計 928,398 人,佔全體 3,801,646 之 24.4。雖然職業教育之人數略有下降,由 27之高峰略減 2.5左右(文部科學統計要覽,2004) 。但其教學與課程規劃仍是非常細膩,而且注重畢業學生之就業與升學。日本目前將專門高校視為職業教育的主核心3而精緻地推展中,其重點在重視專門性基礎與基本技能,故全部教學科目數減少 20,並嚴選各學科及其教學科目與內容,要求課程內容具體化、明確化,又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之創意教學。復由於社會與產業快速的變遷,製造技術的高專門化,以

6、及技術革新的快速進展。加之,國際化與資訊化社會的高度成長,不但要求學校要密切配合產業發展之脈動,更加強促進教育界與產業界的聯盟合作,並在各行政區舉辦會議及展覽(展示學生作品、研究成果等) ,同時,亦加強各校實習、實驗所必需之設施與設備,這些措施亦足供我國參考。表 1 近十餘年之兩次專門(職業)科目異動情形 年代 科目數 業別平成以前平成以前平成六年平成六年平成十一年平成十一年農2831 (增) ,36 29 (減) 工6475 ,74 60 商1921 17 看護56 6 家庭1926 ,23 19 水產2224 20 情報11 福祉7資料來源:文部省(1989, 1999, 2000),高等

7、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饒達欽(2005),技術職業教育及課程新詮與取向。圖 2 為日本高校畢業生之進路情形,平成 16 年時,畢業生就業率最高的是水產業的 57.5,依次為工業類 51.9,農業類的 48.6,商業的39.8,家庭的 36,看護的 11.8,至於普通科也有 8.3的畢業生就業,總合學科畢業生之就業率則為 25.3,也相當高。4(人)專門高校設計269,29919.126.445.09.5農 業34,23112.927.748.610.7工 業105,59217.123.751.97.2商 業100,16521.528.039.810.7水 產3,58013.818.757.59

8、.8家 庭20,07220.229.336.014.5看 護5,66848.235.311.84.6他專門學科33,72459.323.38.49.0總合學科27,81230.033.225.311.3普通科904,17753.028.88.39.7計1,235,01245.328.316.79.7020406080100大學、短大等 專門學校等 就職者其他圖2 平成6年日本高校畢業生進路情形資料來源:日本文部科學省(2006)白皮書。5參、日本綜合學科學校及其課程內涵參、日本綜合學科學校及其課程內涵一、校數與學生數之成長情形一、校數與學生數之成長情形自平成 6 年(1994)開始試辦綜合學科

9、學校,平成 16 年(2004)時,47 個都道府縣及 3 個指定都市中,共設有 248 個綜合學科學校,如圖 3所示,約有 12 萬學生,佔高校學生數之 3.2。綜合學科設置目的,係在提供學生多元與廣泛選擇,重視學生未來之發展。(學校數) 300104,665(學生:人) 120,000 25090,910100,000 81,352 20080,000 71,133 15058,78960,000 43,127248 218 10025,99818640,000 163 144 5014,14710712420,000 5,50174 1,24545 0230平成 678910111213

10、141516 (年度) (2004)圖3 日本綜合學科學校校數與學生數二、課程內涵二、課程內涵綜合學科學校之開設,為日本中等教育之一大改革,其課程規劃內容與方式,有些可提供我們做借鏡,下列將分析岩谷堂、氏家、立木、昂學園及和歌山等五所高等學校之狀況供參考。(一)岩谷堂高等學校之規畫為實施綜合學科課程,日本各高校擁有較大的自主彈性設計學校本位的課程。以岩手縣立岩谷堂高等學校為例,該校成立於大正 15年(1926),原為女子學校,後改為男、女共學,其後又與當地農林高校分分合合,平成 5 年(1993)再改設普通科與商業科,為滿足普通科與商業科學生日增的升學要求與就業率的提高,該縣教育委員會連絡6該

11、校改設為綜合學科高校,並逐步停止招生上述二科。故於平成5 年 10 月宣布改設為綜合學科之新校,平成 6 年招收 200 名新生,每班 40 名學生(5 班) 。籌備之初,先成立綜合學科企畫委員會及準備委員會 ,全校每一教職員皆分派工作,使其在工作中瞭解任務之重要與具體做法。該校綜合學科企畫委員會由校長、教頭、事務長、教務主任、商業科主任 5 人組成,訂定一些規劃基礎事項、學程系列與課程、設施與設備、招生工作簡章等。後又成立總合學科研究委員會做相關之研究,將產業社會與人間列為共同必修科目。此期間,該校派 40 名教職員分赴 19 個學校去取經觀摩學習,每一組人員返校後必須做心得報告與研商。亦不

12、斷派員參加校內外綜合學科之研修與講習,並與岩谷堂農林高校聯盟合作,開設工業及農業相關課程,並成立兩校之學校間合作實施委員會 。該校先後赴兵庫、和歌山兩縣參加會議蒐集資料,並拜訪當地學校以瞭解詳情。平成 7 年度該校新生之必修科目為 8 單位,必選為 3 單位,選修科目分兩類:(1)普通科課程 46 單位,(2)專門(職業)課程 43 單位,(3)其他類 22 單位,共計 111 單位。表 2 所示,為該校綜合學科課程之規劃內涵,分為人文、自然、資訊、流通、福祉、體育健康及國際合作學程等七類。共同必修方面:第一學年國語 4 單位、數學 4 單位、體育 2 單位、保健 1 單位、家庭一般 2 單位

13、,皆為必修科目,至於音樂、美術、書道,則為三選一,各為 2 單位。第二學年體育 2 單位、保健 1 單位、家庭一般 2 單位列為必修。第三學年僅有體育 2 單位為必修。至於原則必修之科目,依年級順序而上,則為產業社會與人間4 單位、資訊基礎科目 2 單位、課題研究 2 單位,此三者為綜合學科的最重要核心科目。總計必修為 30 單位:第一學年分配 19 單位、第二學年分配 7 單位、第三學年分配 4 單位。至於綜合選擇之科目群,分為基礎科目及基礎科目以外的科目兩大部份。例如:(一)人文學程有 13 個基礎科目、11 個非基礎科目,(二)自然學程有 13 個基礎科目、9 個非基礎科目,(三)資訊7

14、學程有 13 個基礎科目、7 個非基礎科目,(四)流通學程有 13 個基礎科目、6 個非基礎科目,(五)福祉學程有 12 個基礎科目、6 個非基礎科目,(六)體育健康學程有 10 個基礎科目、6 個非基礎科目,(七)國際合作學程有 12 個基礎科目、5 個非基礎科目。基礎科目在各學程中大抵以國語、英語、數學及口語溝通為主要科目,非基礎科目類則為各學程之專精課程,各有其主修科目。而此七大學程有共同自由選修之科目群,共約 40 個科目,學生修課之彈性相當大。 (總合學科研究會,1997)表 2 岩手縣立岩谷堂綜合學科課程綜合選擇科目群 全部修畢科目區分學 程基礎科目基礎以外的科目自由選擇科目第一學

15、年 (15) 國語I(4) 數學I(4) 體育(2) 保健(1)人文科學學程國語II(4) 英語II(4) 古典I(3) 口語溝通A(2) 世界史A(2) 口語溝通B(2) 日本史A(2) 流通經濟 (4) 地理A(2) 英語實務 (2) 數學A(2) 文書處理 (2) 英語I(4)現代文(4) 口語溝通B(2) 古典講讀 (2)口語溝通C(2) 世界史B(4) 領導 (4) 日本史B(4) 文書處理 (4) 地理B(4) 比較文化 (4)英語II(2)國語表現 (2) 現代語(2) 古典I(3) 古典II(3) 現代社會 (4) 倫理(2) 政治經濟(2)音樂I(2) 美術I(2) 書道I(

16、2) 家庭一般 (2)自然科學學程世界史B(4) 英語II(4) 數學II(4) 口語溝通A(2) 數學A(2) 口語溝通B(2) 物理I B(4) 工業基礎 (4) 化學I B(4) 農業基礎 (4) 生物I B(4) 地科I B(4) 倫理(2) 英語I (4) 政治、經濟 (2)世界史B(2) 數學III(4) 工業基礎 (4) 物理I B(4) 農業基礎 (4) 化學I B(4) 環境工程 (4) 生物I B(4) 地科I B(4)世界史B(2) 日本史B(2) 地理B(2)數學A(3) 數學B(3) 數學C(3)第二學年 (5)必 修 科 目 體育(2) 保健(1) 家庭一般 (2)資訊服務學程國語II(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