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9987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4课时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2016-2017 学年苏教版学年苏教版史记史记选修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44 课时课时 学案学案 学习目标 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 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理矛盾冲 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2、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难点 1难翻译的句子 2刻画人物的手法 3对廉蔺的评价 学习用时:4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史记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3梳理课文第 1、2 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学法指导 1 史记有关知识以练习形式进行补充。 2熟读课文分三步。第一步:采用点读、齐读的形式,纠正字音、句读。第二步:听录音, 结合注释,熟悉大意。第三步: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大致思路结构。 3梳理课文第 1、2 段文言知识。分小组学习。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 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 题。

3、 4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史记记载了上起_,下至_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通史, 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誉为” _,_” 。司马迁以史记 ,实现了” _,_,_”的理想。(2)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全书包括_、_、_、和 _,共_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 _ ;“_”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_”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 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_”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_”

4、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史记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 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3)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二、字音。 缪贤( ) 舍人( ) 汤镬( ) 渑池( ) 缻( ) 睨柱( ) 佯狂( ) 刎颈( ) 列观( ) 倨( )【课堂学习】 一、把握内容。 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二、第 12 段文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燕王私握臣手 (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

5、)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三、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区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以(1)以勇气闻于诸侯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于(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之(1)欲释之 (2)即患秦兵之来 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5)其皆出于此乎? 而(1)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四、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并翻译。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而君幸于赵王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何以知之 (5)求人可使报秦者 (6)以勇气闻于诸侯 【课堂总结及测试】略【布置预习】 预习课文第 37 段 三、通假字 1、可予不(不:通“

6、否” ) 2、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 ,审察、察看)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 ,仔细) 四、一词多义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2、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 3、见:徒见欺(介词,被,受)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5、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

7、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6、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野有麦场(狼 ) (四面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反而) 7、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五、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担负,使承担) 2、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无缺) 3、乃前曰(前:名作动,上前) 4、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至赵矣(间 jin:名作状,从小路) 6、卒廷见相如(廷: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礼而归之(毕、归:使完毕、使回去) 8、左右欲刃相如(刃:名作动,杀) 9、相如奉西入秦(

8、西:名作状,向西)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敬) 11、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乃使其从者衣褐(衣 y:名作动,穿上) 13、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六、古今异义的词 1、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人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条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4、明年复攻赵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6、廉颇宣言曰 古义:扬言 今义:宣告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9、七、句式归纳 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句)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4、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5、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省略句) 6、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梳理课文第 37 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 分小组学习。成员轮流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

10、,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 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 4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预习检查】 小组交流预习内容,讨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轮流回答预习问题,展示预习及讨论中没有 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在老师点拨下解决问题。【课堂学习】 一、梳理课文第 37 段文言知识,扩充预习内容 翻译下面句子 1、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秦王)拿城来换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秦国和氏璧而它不给赵 国城,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要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

11、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译:秦国从缪公以来(经历了)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完成各项礼节让他回去。 二、内容理解 问题: 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明确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 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王的易成求璧,赵国 君臣深感“矛”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 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城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 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12、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 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 “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 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 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 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有“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 ,就一方面以“赵王恐,

13、不敢不献”的 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 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 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 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 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课堂总结及测试】略 【布置预习】 预习课文第 810 段 一、一词多义 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只不过) 顾野有麦场(狼 ) (四面看)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 (顾惜,怜惜

14、)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反而) 二、词类活用 乃前曰(前:名作动,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刃:名作动,杀) 三、古今异义的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四、句式归纳 1、请奉盆缶(于)秦王。 (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2、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省略句) 问题:渑池之会主要讲什么内容?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梳理课文第 810 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 分小组学习。成员轮流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 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