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498399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负数教案9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數學領域教學教案設計教學科目數 學 科單元名稱1-1 認識負數教學者王富寬教材來源國民中學數學第一冊 (翰林版)教學日期98 年 9 月 3 日教學班級七年一班學生人數30 人教學時間1 節(45 分鐘)教學教具單槍投影機、電腦、學習單單 元 目 標1.能以正、負表徵生活中相反或相對的量如方向、盈虧、溫度等。2.能知道數有正數、負數與零的分別。 3.能理解相反數的意義。 4.認識絕對值符號的意義。 5.能利用絕對值,比較數的大小。分段能力指標7-n-01 能以正、負表徵生活中相對的量,並認識負數是性質(方向、盈 虧)的相反。 7-n-05 能認識絕對值符號,並理解絕對值在數線上的圖義。教學研究

2、一、教學重點及方法 1.利用教學教具及講述法喚起學生舊經驗,從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出發。 2.引導啟發學生由操作中學習及統整各種型態,瞭解負數的意義。 3.進而引進數線的概念,使學生了解相反數在數線的位置及關係。 4.透過分組活動競賽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以進行補救教學。二、學生學習經驗分析1. 學生程度:學生 S 型常態編班,數學能力個別差異大。 2. 學習態度:同學們上課配合度都不錯,並且會配合老師要求的活動參 與討論並交換心得。 3. 班級氣氛:因為老師鼓勵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所以班級氣氛融洽。老 師給予發表意見者適當的鼓勵,所以學生不怕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前的準備】 1. 教學媒體設計的及製

3、作。 2. 學習單的製作。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評量、提示與注意事 項一、引起動機:有一天,小新在看了氣 象報導播報各地的氣溫之後 問媽媽:媽媽,那個數字 前面那個東西(-5中的- )是什麼呢?如果你們 是爸爸或媽媽你知道如何回 答他這個問題嗎?究竟這個 符號是代表什麼意思呢?我 們今天就來認識它吧!二、活動進行:1.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 用數量來描述東西的個數、 長短、時間、溫度、容量 和重量,例如 5 個蘋果、 繩長 12.5 公分、時間 2 小時、室溫 25、物重幾 公斤等。這些數都比 0 大,但生活中我們也會用 到比 0 小的數,接下來我 們就來對剛才小新所提出 的溫度問題來做討論吧。

4、2.我們為了分辨溫度零度以 上及以下的量,0 上方的 溫度用號來表示, 通常+號也可省略不 寫,例如:+14 度。0 下 方的溫度用-號來表 示,例如:-10 度。3.簡單介紹華氏()及攝氏 ()的差別。 4.提出問題: (1)零下 4 度用+,-如何表 示呢?專心聽講專心聽講專心聽講並參與討 論專心聽講寫出答案:-43 分鐘5 分鐘5 分鐘注意學生的回答及反 應提醒學生+號也可 以省略不寫攝氏=5/9(華氏-32)交代學生填寫學習單 並注意學生作答情況(2)攝氏 6 度用+,-如何表 示呢? (3)-12 度以零上或零下如 何表示呢? 4.由上可知,所有有意義 或相反的數,都有 +和-號的數

5、來 描述,例如下面三個例 子。 (1)以方向來講, 東邊 和西邊是相反的方 向。如圖中,以小新的 家為基準點,東邊為正, 則西邊就為負。如果小 新的學校在他家東邊 4 公里處,就可以記為+4 公里(或 4 公里),遊樂 園在他家西邊 3 公里處, 就可以記為-3 公里。 (2)以商店記帳來記錄賺賠。 (賺為正,賠為負),如 果第一天賺 500 元,就 記為+500 元,第二天賠 了 1000 元,就記為- 1000 元。(3)時間的前後也可以用 、 -號來表示。 例如以中午 12 時為基 準(記為 0),如果下午 2 時記為+2 時,那麼上 午 9 點,就可以記為-3 時。5.提出問題。 6.總結。 7.讓學生填寫學習單。 8.交待下節課上課內容及 回家作業。寫出答案:+4寫出答案:零下 12 度 專心聽講並參與討 論專心聽講並參與討 論專心聽講並參與討 論專心聽講並參與討 論參與討論回收學習單5 分鐘5 分鐘5 分鐘10 分鐘5 分鐘 2 分鐘學生參與討論給予適 當的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給予適 當的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給予適 當的鼓勵以上使用的+ - 號跟以前的加 減 號不同注意學生作答情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