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7619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摘要:小露珠一课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中年段童话课型的要求。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小露珠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及小学生手册提出的中年段学习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的人物,留心周围的事物”来确定。关键词: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内容;小露珠伴随着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传扬,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这伴随着些问题产生。在 2011 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代表们就“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这个话题交流,就

2、“失”方面谈到:教学中过多强调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关注, “内容分析+大量操练”之风不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各年段目标不明,年段不清。对各年段的目标把握不准;教师的教学理念太多,内容拓展无度。教师在阅读课上依然讲得太多等。其实以上这些现象在一线阵地上随处可见,老师们也很困惑: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以上种种问题都表明是大多数老师对整个语文的课程目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总目标及各年段目标不够明朗。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 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

3、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今天笔者就以苏教版小露珠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谈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如何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小露珠这篇课文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特点,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文章读来生动有趣,还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在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标对中年段的要求。这个课标是对中年段的总要求,我们有些老师不加思考,整个中年段都用这些要求,说句老实话,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都使用这样一个目标,不够

4、具体,不够明确。小语会崔峦先生认为,吃准教学目标,应该逐级明确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不同学段、年级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针对老师们各年段目标不明的问题,窦桂梅老师及其团队研制了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 ) ,有了这本手册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选取教学内容时容易了许多。我们先 深刻解读课程标准 ,认真研读手册 ,对应我们的文本细读,制定本课教学目标,选择本课的教学内容。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我们先来看课程标准对

5、中年段的描述。(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4)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5)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

6、诗文 50 篇。窦桂梅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三上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练习借助重点词复述课文某个简单的情节。 (2)继续学习借助插图、利用字典词典、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换词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进一步分清比喻、拟人句,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是效果不同。(4)能够大致理清记事文章的写作顺序。(5)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以上三年级的质量标准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练习借助重点词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 18 个生字,

7、其中绿色通道的十个生字只识不写。指导写好“戴、袭、奏”几个字;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圆润”等。用“越越”造句。(3)学习本课比喻句,能像课文那样抓住事物的特点仿写比喻句。(4)能按时间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熟读成诵。(5)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体会,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确定以上教学目标,有以下四个依据:一是课标拟定的阅读教学学段目标及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 。二是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课后练习以及“单元练习” 。三是课文的特点。每一篇课 文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带有该文本特有的印记,教师要深度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找出在

8、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可迁移、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目标。本文语言优美,通篇采用想象、拟人手法,充满童趣,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四是学生的实际。有了正确的目标的引领,我们就能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下教学内容用板块的形式呈现。2.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手册提出的中年段学习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的人物,留心周围的事物。 ”综合文本内容, “注重观察,抓事物的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 ,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在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既是前面所训练重点“注重观察,抓住事物特征”的一个延伸,又是今后所学习课文“抓特征、展联想”重点训练项目的巩固加强和有

9、机延伸。小露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板块一:激趣导入,师生交流。要点:你们见过小露珠吗?她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1)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 珠。(2)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教学伊始,紧扣课题,先让孩子谈谈自己见过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并以此将小露珠亲切的样子引入文本之中。此时读读句子,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其实,这也是语文教学最终的目标与归属让文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板块二:充分朗读,归纳段意

10、。(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读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教师清楚地告诉学生,可以用找中心句和连词归纳法来归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板书要点。(3)简要、连贯地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板块三:创设情境,实践运用。(1)组织阅读讨论:课文中是怎样写小露珠美丽、动人的,又是怎样赞美称赞小露珠的?重点指导阅读下列语句:“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落在花朵上的小蜻蜓对小露珠说。提示:要通过反复读,读反复,感受小露珠的特点:闪亮、

11、透 明、圆润,并以此体会到小露珠的美丽、动人,以及作者对小露珠的无比喜爱之情。(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请学生准确填空:小露珠和钻石相像的地方是他们都是_的;和水晶相像的地方是他们都是_的;和珍珠相像的地方是他们都是_的。接下来老师请学生仿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青蛙。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蟋蟀。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早哇,的小蝴蝶。 ”仿说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一起比较哪个更贴近。可以从习性或外形特点方面考虑。最后请学生分角色读一遍最贴切的句子,也可读自己写的句子。过渡: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小露珠也喜欢小动物们。(3)小

12、露珠来到花草树木中间,又给它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请你读一读课文。(4)创设写作情境:如果你是其中一种植物,你会怎么感谢小露珠呢?写一段感谢的话。 (5)概述:花草树木都感谢小露珠,因为它要点:引导学生体会小露珠对花草树木的作用:变得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变得更加美丽等。(6)小露珠要走了,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和她一一道别,还会有哪些植物来道别呢?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露珠的特点,这里主要通过创造性训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并结合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感悟,自我挖掘,自我演示,突出文章的重点,分散文章的难点,从而使学生真正体悟到身边美之所在,领悟到身边世界的可爱与亲切。板块四:有感情诵读,复述课文。(1)根据原来梳理出来的要点,复述课文内容。(2)学生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