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导学案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97481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地坛导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与地坛导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与地坛导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地坛导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地坛导学案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导学案 制作人:仲桂娟审核 :刘锁银日期:2013 年 11 月我与地坛导学案(一)班级: 姓名: 小组: 代号: 评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自习或自主时间通过阅读课本同学们用 25 分钟把预习案、探究案的所有知识完成,剩余时间完成训练案 ,其中带的题目 C 层同学可不做。2重点预习:课文第一部分。 3把有疑问的题或文中的句子做好标记或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2.体味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富含哲理的美,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3.品味作者深沉抒情、细密周到的语言(三处写景的作用) 。【学习重点】体味地坛宁静肃穆、生机

2、盎然、富含哲理的美,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学习难点】对生命的感悟。【学习方法】品读- 体会- 点拨-总结【课前活动】成语积累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 ,1951 年出生于北京, 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1983

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一举成名。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 20 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 50本经典著作之一。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合欢树 、 插队的故事 、 务虚笔记 、 夏日的玫瑰 、 我与地坛 、 命若琴弦等。2.课文导读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

4、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作者忽然双腿残废了。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他在社会上到处碰壁,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这时,他无意中闯入地坛,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跟地坛是如此的相似都是被社会忽视的对象,外表都暴露着同样的残缺,地坛一下成了他灵魂的依托和精神家园。在地坛中思索着生死、人生、为什么活、怎么活。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进入地坛时,他看到的是剥蚀的琉璃

5、,淡褪的朱红,一段段坍圮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萋萋的野草荒藤。这是一个在光阴的流逝中青春不再的古园,荒凉萧瑟,又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因此更沉寂更沧桑,这一切同他灰暗的情绪形成了契合,使他产生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地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的心理。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巨大的劫难,他只想逃开这个喧嚣的世界,而地坛的宁静与沧桑,也使得他能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梳理自己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心魂,叩问命运的玄机。时间是无情的,他改变着一切,而地坛虽然在时光中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浮华的人工装饰,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永远也不会消失,那就是地坛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律动。换言之,不管时光如何以其强大的

6、力量摧生命老去,地坛中的生命本色之美却是永远不变的。这一切都在启迪着史铁生,并最终使他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得到了有关生命的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看透了生死的史铁生是非常坦然的。三毛说:“心之如何,有如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间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非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十五年,对拯救一个生命来说,也许是太漫长了。幸运的是,史铁生对于生命的追问终于有了一个答案:人生就是一场舞蹈,围绕着欲望旋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导学案 制

7、作人:仲桂娟审核 :刘锁银日期:2013 年 11 月转的永恒的生命之舞,当我们投入到这一场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之中的时候,所有的对不幸的超越便成为了必然。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便会用一种平和的目光看待苦难,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预习案】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荒芜( ) 檐( )头 坍( )圮( ) 玉砌( )柏( )树 亘( )古 撅( )捋( ) 蝉蜕( )嘈( )杂 譬( )如 窸( )窣( ) 熨( )帖隽( )永 隽( )秀 声名狼藉( ) 慰藉( )2.【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

8、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我与地坛全文 15000 余字,看来地坛对作者非常重要。请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后思考,地坛对于作者有何意义?(请注意第 5、6、7 段)【探究案】1. 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关于生、关于死、关于怎样活的问题,在原文中标出他思考的结论,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关于生:关于死:关于活:2.毋庸置疑,作者对生命思考的结论与他自身的遭遇、地坛的特点有关,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3、【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三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给作者的启示?第一处:第二处:第三处:4、个性解读: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

9、,这是个问题!”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你对史铁生从他个人的角度所做出的结论是怎么看的?请自由谈谈你的看法。 (列个发言小提纲)小结: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 ,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

10、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凡是历经劫难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写的人!5、 我的疑问处: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困惑又是什么? 【训练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宿命(s) 抚摸(f) 坍圮(p) 隽永(jn)B、呻吟(yn) 翌日(y) 瞅瞅(chu) 猝然(c)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导学案 制作人:仲桂娟审核 :刘锁银日期:2013 年 11 月C、襁褓(bo) 大锹(qio) 提防(d) 熨贴(yn)D、候鸟(hu) 筑巢(cho) 焚烧(fn) 处暑(ch)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陷井 缘份 弥漫 震慑B、倔强 嬉戏 徽章 奖励C、座落 退色 振奋 纷繁D、蝉蜕 叠宕 赞赏 欣慰3、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