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95498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轲刺秦王 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 翻译的能力;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中,分析主要人 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荆轲,学习荆轲英勇刚直、果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把握文言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鉴赏评价荆轲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 2.辨证看待荆轲这一形象。 教学过程: 一

2、: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般在学习文言文按照哪几步进行? 朗读 读准 点读 读懂(圈点重要词语,解决掉。) 美读 读出个性 析读 读出深度(品味鉴赏) 2、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步,首先我们找同学翻译几个句子,看同学们掌握的如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可以解燕国之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重点讲解古今异义的词在翻译时的重要性。 3、很好,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第四步【析读】 今天我们的探讨的话题是荆轲,他是一位英雄吗? 我们或许会说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可是还真的有人有不同的观点。好

3、,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二、分析荆轲的形象和描写手法 问:首先,我们还得回到课文,从课文中看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典型的有表现力的句 子。 1、引导学生说,再归纳,如 “荆丹会谈”一节:荆轲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城府深。 “荆轲叱丹”一节:荆轲刚烈。 荆轲贿赂蒙嘉,得见秦王,深思熟虑,计划周密。 咸阳宫中, “秦武阳色变振恐” ,更加衬出“荆轲顾笑武阳”的从容镇定,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图穷而匕首见”以后,极力铺写秦王的。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 “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 “秦王环柱而走” , “秦王目眩良久” 。而主动出击的荆轲,却是把袖持刃,逐赶

4、 秦王。左股被斩 断, “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 。重创之后,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最后壮烈牺牲,无比英勇。 还有与太子丹的比较,与秦武阳的比较。还有献图时表现出来的机智。 荆轲的性格,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取樊于期头,触动樊的怨愤,可 见荆轲的“深沉” ;易水告别,送行者的高歌,可见荆轲的“激昂慷慨” ;咸阳宫中,秦王的惶 恐狼狈,更衬出 荆轲的“英勇壮烈” 。 再如重点段落品读: 樊荆会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 (参考: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深谋远虑,善于辞令。樊於期:不失为一个 英雄,深明大义,义勇刚烈) 在这个画面中,作者主

5、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对话 请同学们说说看,荆轲是如何劝说樊,让他慷慨献身? (参考:三个问句,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 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 映;在樊於期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 易水诀别:看出荆轲是什么样的形象?(荆轲:为国为民从容赴死、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读 本段。 “易水送别”从哪些方面突出荆轲的形象的? (参考:用音乐和景物描写以及进行渲染悲凉的气氛,从而表现人物的) 秦廷行刺:看出了荆轲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荆轲:有勇有谋,临危不乱,从

6、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秦王:极尽丑态,外 强中干,窘迫惶恐,狼狈不堪) 在这个画面中,作者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 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2、总结荆轲的形象:有智有勇有义 三、如何看待荆轲这一形象?(荆轲是英雄吗?)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 荆轲。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 “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 ”这些无不让千载之下的我们 为之动容,可是千年之下,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西汉汉赋四大家的

7、扬雄, 资治通鉴的 作者司马光,宋代理学家朱熹,他们认为荆轲乃匹夫之勇,或愚蠢之人,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荆轲是英雄吗? (一)让学生各抒己见。 (二)其实我们判定荆轲是不是英雄可以这样进行: 1、他爱国吗?这是首先判定的标准。结果不知道,到死都是个谜,所以不是爱国英雄。那么 能不能是其他英雄呢? 2、有一部电影或许倒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张艺谋的英雄 。他告诉我们,英雄可以不止一个。3、他的行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吗?符合,六国皆欲杀秦。那么这样,智勇义结合的荆轲我们称呼他什么?侠义英雄。 (秦王:时势英雄) 四、总结:上面我们了解了荆轲这个鲜明的形象,那么这个鲜明的形象是如 何产生的呢,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描写在我们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经常要用,希 望同学们注意学习这些描写手法,我们也将 在后面的学习中单独训练。 五、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 ”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荆轲?英雄? 描写手法 智谋、深沉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悲壮 神态描写环境描写有勇有谋 对比衬托侠义英雄:智、勇、义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