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495320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论文让兴趣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让兴趣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摘摘 要要】: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应该追求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花花架子。学生如果充满学习兴趣,愿学、爱学,就能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关键词关键词

2、】:兴趣 唤醒 激发 提升 挖掘 巩固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发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接近它、探究它、理解它、掌握它。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能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教学情境

3、,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蝴蝶、飞机、建筑物、奖杯随着学生的回答,自然地由生活现象(课中展示飞机、建筑物等)引出概念。课尾,师生共同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古今中外的建筑物、自然界的倒影现象、雪花、中国剪纸、工艺品真实优美的情境,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教学统计时,我创设了有趣、可探索的与孩子生活密切联系的童话情境。现在你们想知道白雪公主被关在哪一座城堡中吗?(想) “魔盒里放的都是学生熟悉的三

4、角形、正方形、圆,通过学生分一分、数一数,就能知道哪一个图形最多了。 ” “有什么办法来统计每种图形的个数呢?”先采用小组合作统计并完成表格,再汇报统计情况, 接着从表中能看出白雪公主关在哪种门里面吗?为什么? 最后我们知道白雪公主就在圆形门的里面,让我们一起打开门。 (瞧,白雪公主!)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就清楚地知2道了盒子里圆形的图形最多,这就是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的统计。 白雪公主为了感谢小朋友,想请大家吃水果呢。水果店有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可是呀,它不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哪些要多买一点,哪些要少买一点,该怎么办呢?以小组为单位统计。 (完成以后把统计表贴在黑

5、板上) 师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二、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的

6、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打破学生依赖教师的局面,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比较抽象难度 大的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巧妙设疑,分散难点,螺旋式地提示问 题的本质,内化知识。 例如教学“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 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阅读后,教师质疑:为什么要 “在同一平面”内呢?为什 么要说“互相平行”?可以把“互相”两字去掉吗?这样的质疑,即加深了学生对平行的 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从而激起学生再阅读课文的兴趣, 解决了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7、 再如“三角形的边”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下面疑问:展示建筑物图片寻找三角形; 请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用教师发的教具做三角形;画一个任 意形状的三角形;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角形的定义吗?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中完 善了三角形的定义。通过找三角形、说三角形、做三角形、画三角形,精心设置问题,随 着有序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思维也有序地展开,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提供给学生探索交 流的时间,水到渠成地得出定义。所以高质量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导航。通过这样巧妙设疑,学生的心理也随之紧张起来,求知欲也高涨起来。当学生处于这种未知其意,口欲言而又不能达其辞的状态时,就造成了“愤”“

8、悱”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三、借题发挥借题发挥,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课前虽精心的预设,但课堂上还会发生“意外”,出现意外的“错误”,教师需要用智慧才能捕捉到学生有价值错误,并为教学所用。什么是有价值的错误呢?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错误,就是有价值的!怎么利用呢?“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再“把球踢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实现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画角”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画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

9、画角。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把 100的角,画成了 80,是直接指出其3错误还是,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何不把它当成“诱饵”抛给学生呢?于是,我请其中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接着问:“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说:“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我马上接着问:“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帮助呢?”同学们有的说它提醒我画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一下是锐角还是钝角,这样可以减少出错,也有的说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正好是平角。听完学生们的发言,我特意走到刚才画错角的同学身边,与他热情地握手,并对他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出错引起了大家那么多

10、有价值的思考,使大家对角的认识加深了一步。”那位出错的同学开心极了。于是,我继续提出要求:“你们能不用量角器,而用三角板画出 150的角吗?”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投入画角之中。比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教师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数在生活中的用处,进而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又和学生一起去分享了在人类不同发展时期分数的表示方法,向学生介绍在古代,人们在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渐渐产生了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 份,每 1 份就表示成这样: ,下面的 4 根算筹表示平均分成 4 份,上面的 1 根表示其中的 1 份。 后来印

11、度人发明了数字,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把分数表示成现在这样了。学生眼前一亮,原来分数还有这么有趣的发展史啊!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实践操作,能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四、实践操作,能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趣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只凭观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做几何”。荷兰数 学教育

12、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戏,骑自行车是一样的, 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话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折 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移一移、比一比、做一做等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 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 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 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

13、和谐的结合在一起,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 特点,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把握住物体的特征。如 果再注意小棒长短的搭配,学生还可发现有时用三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孕育着“三角形 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的道理,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 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 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 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 发现了什么?再一次“

14、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 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4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最后教师水到渠成地指导学生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简易图。 这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 得到发展。再如在教学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上,教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写出比例:3624师:我们已经知道,比

15、中的两个数分别称它们为前项和后项。今天,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新名字。我们看看课本第 43 页是怎样给它们取名的。(学生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字了吗?谁能介绍一下,在 3624 中,内项、外项分别是谁?生:3 和 4 是比例的外项,6 和 2 是比例的内项。师:比例中内项和外项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观察课本中的四个比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两个外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生:我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你随便找几个比例,看一看,这些比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生:(高兴地)真的都有这样的规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

16、个内项的积)。师: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从而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尝试成功五、尝试成功 ,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巩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课堂上要用激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