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491597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基本要求:1.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2.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3.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发展要求:理解人和规律的关系,提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行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行整个运动过 程包含哪些 运动形式?1、含义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机械 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低级 高级简单 复杂一、哲学上“运动”的概念2、形式3、存在方式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问题:哲学上的运动概念与日常 生活中的运动概念是一回事吗?不是,两者是抽 象与具体的关系宏观天体在运动微观粒子在运动

2、生命在运动社会在运动思考:意识是否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机械运动主体:宏观物体物理运动主体:分子、基本粒子化学运动主体:原子、离子生物运动主体: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主体?人脑及其客观物质对象二、物质与运动的联系“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 观点,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地球除自转外,还以每秒29.79km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而太阳又以每秒250km速度绕银河系运动,这一自然 现象说明了什么?“人通过新陈代谢得以生存”,说明了什么?从人类社会的形态更替中,从中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思考,从中

3、能归纳出它们的共 同的结论吗?物质离不开运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 ,运动是运动是 普遍的、绝对的、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普遍的、绝对的、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总的说明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二、物质与运动的联系1、物质离不开运动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从宏观物体到微观物体;从宇宙天体到人的生命;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及其 社会运动的主体都是物质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犯什么错误?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

4、: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的观点。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承认人的运动变化,辩证法的观点。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 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 的。方法论:坚持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开物质谈运 动陷入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陷入形而上 学。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辨一辨: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人 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 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命题谁对谁错?为什么?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5、系1、什么是哲学上所说的静止?我没有动我没有变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性质基本不变真是这样吗?相对教室没有变化,但是 在随地球运动,变化人体一刻也没有停止新陈 代谢的运动,渐渐在变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 运动的特殊状态,具有相对性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运动与静止的区别?(1)内涵不同(2)性质不同定义+情形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3、运动与静止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4、正确认识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6、和相对静止的统 一。因此:一方面要把握运动的绝对性,坚持辩证法,反对 形而上学。一方面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事物的相对静止也 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 提),反对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唯物辩证法要反对静止的观点, 但是又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1、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流”夸大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会 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的错误。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稳如泰山”稳如泰山一般用来形容该事物及其该人处事相当的 稳重。它并不意味着泰山是不运动的,看似一动也不 动的泰山,事实上泰山不仅随着地球在作快速的运动 ,而且泰山自身内部也经历着复杂的各种运动,科

7、学 家还能够计算出它每年的位移和长落。课堂小结运动 静止物质固有属性主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空间位置不变性质基本不变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反对唯心主义、形 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 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 的。方法论:坚持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开物质谈运 动陷入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陷入形而上 学。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 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方法论

8、: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也肯定相对静 止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红灯停,绿灯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E万有引力F月亮绕着地球转G生物的新陈代谢H苹果落地I兔子撞树J富贵在天,生死由命是是 规规 律律 吗吗 ?DEG一、什么是规律?1、定义 固有的客观的不是主观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 解 本质的不同于现象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区别于规则具体 抽象=J=I=FH=A唯心主义与现象的关系

9、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 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1.天有冬去春来,昼夜更替的现象2人会有生老病死,不可万寿无疆3商人有的亏损破产,有的赚钱营利4社会的新制度最终一定会代替旧制度5人的认识也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 不多到知之甚多从肤浅到深刻 天体运动有规律天体运动有规律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生命运动有规律生命运动有规律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商品经济有规律商品经济有规律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社会发展有规律社会发展有规律 生产生产 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认识发展有规律认识发展有规律 实践、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

10、、再实践、再认识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一个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一个概念:规律 三对关系:普遍规律与具体规律规律与现象规律与规则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方法论:思考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 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 广。”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思考二: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在开普勒和牛 顿发现之前是否存在?生物进化规律在达尔文发 现之前是否存在?思考三:社会规律是不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 是不是客观的? 50年代末期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搞“一 大二公”;“文革”期间认为地取消

11、价值规律, 在实践中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 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 拒性(4)规律客观性的原因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含义表现WHAT?WHY?方法论: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必须 规律人不能 规律人可以 规律改变修改消灭创造蔑视违背抗拒尊重、顺应、按规律办事发现、认识、利用(不是无能为力)3.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为什

12、么能认识规律?认识规律? 人们是怎样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 利用规律的表现有哪些? 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的关系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的关系 物质具有可知性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正确反映事物 的本质与规律(1)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发现规律。 (2)人类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的表现: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 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 的范围,趋利避害,变害为利。人们是怎样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 利用规律的表现有哪些? 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的关系?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的关系?认识利用前 提 基 础目 的钱塘潮? 雪灾 “嫦娥”发射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

13、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 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 :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 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 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 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 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 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 是说(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

14、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 一特性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A、 B、 C、 D、; http:/ 东营搬家公司 iyh49kze 澹台以一见这人似的,寒毛凛了一凛,有那么点儿不舒服的感觉。他想想,公公派出来的信使,也是个公公吧?公公少了点东西,所以不舒服 ,也是情有可原吧?便还是殷勤接待上了,问他:“这是口信吗,要您特地捎来?”他也不知来人何阶何品,反正京里特使,客气些总是没错 的。唐太守让座,号称带了回信的来人只是“唔”了一声,便大模大样往主位上坐了。他年纪轻轻,唐太守头发胡子都白了,他难道回太守一 份客气都不可以吗?!唐太守心中窝火,碍着有求于人

15、,也不敢发火,仍然赔着笑脸,求问那公公的答复。来人哼了一声,袖子里扔出一封信 来,是唐太守传进京中求救的信。唐太守不知何意,心里的火是噌噌的更往上蹿:你小子是来救场子的还是来砸场子的?!当场就想翻脸。那 人袖子里又丢出一封信来,这次是唐太守那相熟公公的回信了,唐太守心头一喜,也就不跟这狂妄的毛头小子计较,先拆信要紧。拆下来,越 读,唐太守额头上越是见汗。全读完了,他就跪下去了:“臣,万死,千岁殿下饶臣狗命!”相熟的那位公公,在信里用不容认错的笔迹,痛 哭流涕的向唐太守汇报:信,被七王爷本尊截到了,七王爷要亲自来锦城一趟,请太守准备好认罪吧。唐太守于是不但跪下,并且开始叩头, 一边叩一边想:“我是没见过七王爷,不过上头这人相貌,跟当今几位宗亲,果然也是有些相似的,气派就更像了但万一是有人开玩笑呢 ?哎呀这太荒唐了哎呀,地板咋就这么硬?疼哪!我额头是不是见了血了?”“起来吧。”七王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