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489559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2004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 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30 分)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B.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D.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3.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 )A.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 B.高于商品的社会价值C.等于商品的社会价值 D.与商品的社会

2、价值无关4.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 c+v+m 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A.c+v B.v+mC.c+m D.c+v+m5.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被称作资本( )A.积聚 B.集中 C.积累 D.增殖6.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的构成是指( )A.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B.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比例C.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比例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7.资本的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8.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市

3、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9.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有肥沃程度的不同第 2 页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11.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掠夺的主要方式是实行( )A.旧殖民主义 B.新殖民主义C.和平演变 D.武力征服12.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发展的根

4、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增强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C.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D.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改变13.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 )A.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B.实行扩张货币政策的要求C.垄断大资本对外援助的必然结果D.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结果14.欧洲联盟的本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同盟C.大型跨国垄断公司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15.垄断时期有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跳跃式地发展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C.经营方式上的多样

5、化 D.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16.在我国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制度C.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D.可持续发展战略17.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 )A.私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C.合营经济 D.个体经济18.我国消费水平的变动趋势是( )A.消费基金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B.消费水平受生产力水平制约长期保持不变C.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D.消费水平与人口同步增长19.实行按劳分配所产生的收入差别是( )A.个人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平等的结果B.产生贫富悬殊的原因C.人们在生活富裕程度上的

6、差别D.由于一些人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形成的20.所谓市场调节是指市场( )A.机制的调节 B.体制的调节C.体系的调节 D.组织的调节第 3 页21.我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当前应实行( )A.职工承包制改革 B.完善的租赁制改革C.出售给私人的改革 D.规范的公司制改革22.我国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生产要素的获取要通过( )A.计划来实现 B.市场来实现C.行政命令来实现 D.政府调拨来实现2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和( )A.劳动力市场 B.商品市场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24.我国的生产力合理布局客观上要求主要应安排好( )A.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B.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

7、例关系C.分配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D.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25.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 )A.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B.单纯数量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C.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D.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2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途径是( )A.国家财政预算 B.银行信贷C.劳务费用的支付 D.价格体系27.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 )A.扩大进口,更好满足国内需要 B.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C.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D.扩大对外投资,生产更多高科技产品28.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由(

8、)A.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B.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的D.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29.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实现充分就业B.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C.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D.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30.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 )A.中央 B.地方 C.企业 D.个人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31.科学技术( )A.是第一生产力 B.是先进

9、生产力的集中体现C.是生产关系的标志 D.推动了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E.在发展中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第 4 页32.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的途径是(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数量 B.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C.扩大生产场所 D.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强度E.提高劳动生产率3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 D.通过追求超额利润实现的E.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结果34.商业资本是( )A.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B.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而形成的C.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D.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E.以获取

10、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3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并不排除其迅速发展的趋势,因为( )A.生产力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B.垄断阶段仍然存在激烈竞争C.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因开展军备竞争而刺激了技术发展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E.垄断资产阶级政府长期实行通货膨胀政策36.我国当前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必须( )A.适应生产力水平B.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特点和要求C.用集体消费取代个人消费D.符合节约原则E.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相一致37.我国现阶段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同( )A.企业的改组结合起来 B.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C.由国家经营结合起来 D.加强企业管理结合

11、起来E.加强中央集权结合起来38.第一、二、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 )A.继续发展第一产业、稳步提高其比重B.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C.着力提高第二产业的质量,逐步缩减其产量D.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E.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3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立足点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第 5 页E.坚持自力更生会延缓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进度40.按照我国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功能,它可分为( )A.财政

12、预算政策 B.财政分配政策C.平衡财政政策 D.紧缩财政政策E.赤字财政政策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要回答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4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4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44.简述我国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涵义及企业法人财产的特点。45.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以下 3 题 46 题必答,47、48 题中选答一题,如全答只判第 47 题)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内容。47.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8.如何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