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86415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惠州市惠州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数学(理科)本试卷共 5 页,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2、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4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集合|1,Ax xxR,|Bx yx,则AB ( )A.|01xxB.|0x x C.| 11xx D.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为( )A.xy1B.xylgC.xycosD.2xy 3 “0 ba”是“22ba ”成立的( )条件A.必要不充分 B.充分不必要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设双曲线22221xy ab 的虚轴长为 2,焦距为32,则此双曲

3、线的离心率为( )A.6 2B.3 2 C.2 2D.3 25空间中,对于平面和共面的两直线m、n,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m,mn,则/nB.若/m,/n,则/mnC.若m、n与所成的角相等,则/mn D.若m,/n,则/mn26某班班会准备从甲、乙等 7 名学生中选派 4 名学生发言,要求甲、乙两名同学至少有一人参加,那么不同的发言顺序的种数为( )A.840 B.720 C.600 D.307数列 na,满足对任意的nN,均有12nnnaaa为定值若792,3,aa984a,则数列 na的前 100 项的和100S( )A.132 B.299 C.68 D.998在平面直角坐标

4、系中,定义两点11( ,)P x y与22(,)Q xy之间的“直角距离”为1212( ,)d P Qxxyy给出下列命题:(1)若(1,2)P,(sin,cos)Q()R,则( ,)d P Q的最大值为32;(2)若,P Q是圆221xy上的任意两点,则( ,)d P Q的最大值为2 2;(3)若(1,3)P,点Q为直线2yx上的动点,则( ,)d P Q的最小值为1 2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 (1) (2) (3) B. (2) C. (3) D. (2)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 5

5、分,满分分,满分 30 分)分)(一)必做题:第(一)必做题:第 9 至至 13 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9某校有4000名学生,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右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奥运火炬手,抽到高一男生的概率是0.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100名奥运志愿者,则在高二抽取的学生人数为_10已知(1,2)a ,(0,1)b ,( , 2)ck ,若(2 )abc ,则实数k _11已知复数3 2za i(Ra),若iz23 212 ,则实数a的值为_12已知xR ,使不等式2log (4)31ax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13, ,A

6、B C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点P在该平面内且有230PAPBPC ,现将一高一高二高三女生600y650男生xz7503粒黄豆随机撒在ABC内,则这粒黄豆落在PBC内的概率为_(二)选做题:第(二)选做题:第 14、15 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得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得分。分。1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24xatyt (t为参数) ,圆C的参数方程为4 cos 4 sinx y (为参数) 若直线l与圆C有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15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几何证明选讲

7、选做题)如图 1,点, ,A B C都在圆O上,过点C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若5AB ,3BC ,6CD ,则线段AC的长为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80 分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分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骤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sin()f xAx,xR(其中0,0,22A ) ,其部分图像如图 2 所示(1)求函数( )f x的解析式; (2)已知横坐标分别为1、1、5的三点,M N P都在函数( )f x的图像上,求sinMNP的值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惠州市某校中学

8、生篮球队假期集训,集训前共有 6 个篮球,其中 3 个是新球(即没有用过的球) ,3 个是旧球(即至少用过一次的球) 每次训练都从中任意取出 2 个球,用完后放回ACBDO A图 1图 2yx210 111234564(1)设第一次训练时取到的新球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已知第一次训练时用过的球放回后都当作旧球,求第二次训练时恰好取到1个新球的概率 参考公式:参考公式:互斥事件加法公式:()( )( )P ABP AP B(事件A与事件B互斥) 独立事件乘法公式:()( )( )P ABP AP B(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条件概率公式:()(|)( )P ABP B AP A

9、 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三棱柱111ABCABC的直观图及三视图(正视图和俯视图是正方形,侧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D为AC的中点(1)求证:1AC 平面1BDC;(2)求二面角1ABCD的正切值19(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数列 na的前n项和1 2n nnaS ,且11a (1)求数列 na的通项公式;(2)令lnnnba,是否存在k(2,)kkN,使得kb、1kb、2kb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222DABC1A1C1B5620 (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抛物线2 1:2Cypx(0)p 的焦点F以及椭圆2222

10、2:1yxCab(0)ab的上、下焦点及左、右顶点均在圆22:1O xy上(1)求抛物线1C和椭圆2C的标准方程;(2)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1C于,A B两不同点,交y轴于点N,已知1NAAF ,2NBBF ,求12的值;(3)直线l交椭圆2C于,P Q两不同点,,P Q在x轴的射影分别为,P Q, 10OP OQOP OQ ,若点S满足OSOPOQ ,证明:点S在椭圆2C上21 (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函数( )(0)tf xxxx ,过点(1,0)P作曲线( )yf x的两条切线PM,PN,切点分别为M,N(1)当2t 时,求函数( )f x的单调递增区间;(2)设( )g tMN,求

11、函数( )g t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在区间642,nn内,总存在1m个数121,mma aaa使得不等式121()()()()mmg ag ag ag a成立,求m的最大值7数数 学学 (理科)参考答案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分,满分 40 分分题号12345678答案ACBADBBD1 【解析】由1x 得11x ,11|Axx ;由yx得0x , 0|Bx x。01ABxx|。故选 A.2 【解析】首先cosyx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减,而0,1 0,, 故cosyx满足条件。故选 C.3 【解析】

12、由不等式的性质知,当0ab时,22ab成立;反之,例如取31,ab ,显然22ab,而0ab不成立。故选 B.4 【解析】由已知知13,bc,所以2a ,所以6 2cea 。选 A.5 【解析】当m,/n时,必有/mn或m与n异面直线,而m与n是共面的两条直线,所以/mn。故选 D.6 【解析】分两类。第一类:甲、乙两人中恰有一人参加,方法种数为134 254480CCA种,第二类:甲、乙两人同时参加,方法种数为24 54240CA种,根据分类计数原理, 满足条件的方法种数为 480+240=720 种。故选 B.7 【解析】对任意的nN,均有12nnnaaa为定值,123120()()nnn

13、nnnaaaaaa,故3nnaa, na是以 3 为周期的数列,故172aa,2984aa,393aa,100123979899100133 243299()()()Saaaaaaaa。选 B.8 【解析】对于(1) ,12324d P Q( ,)sincossin , ,( ,)Rd P Q的最大值为32,故(1)不正确。对于(2) ,要使( ,)d P Q最大,必有,P Q两点是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可设 22 22,P 22 22,Q,则2 2( ,)d P Q 。故(2)正确;对于(3) ,设002(,)Q xx,则00123( ,)d P Qxx,去掉绝对值后可知当03 2x 时,( ,)d P Q取得最小值1 2。故(3)正确。故选 D.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分,满分 30 分其中分其中 1415 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 一题一题930 108 111 2 122 4,131 6 14. 2 5 2 5, 159 29 【解析】由条件有4000 0.2800x ,4000 1400 14001200yz,而抽样比例为1001 400040 ,故高二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12003040 人。810 【解析】21 4( , )ab,(2 )0abc 808kk。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