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484357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二英语课文翻译世纪综合教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nit 1人在自然界亚历山大斯伯金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王国里。他们时刻被大自然所包围并与之相互影响。人类呼吸的 空气、喝下的水和摄入的食物,无一不令人类时刻感知到大自然的影响。我们与大自然血 肉相连,离开大自然,我们将无法生存。 人类不仅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时也在改变着大自然。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各种文 化,社会历史的财富。人类降服并控制了电,迫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人类不仅把 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转移到不同的气候环境,也改变了他生活环境的地貌和气候并使动植物 因之而发生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越来越少,而间接的依赖却越来越多。我 们远古的祖先生活在大自然的威胁及破坏力

2、的恐惧之中,他们常常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 法获取。然而,尽管工具不甚完备,他们却能同心协力,顽强工作,并总是有所收获。在 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中,大自然也发生了改变。森林被破坏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大自然及 其威力被看成是和人类敌对的东西。譬如,森林被认为是野性的和令人恐惧的,因此人类 便想方设法使其面积缩小。这一切都是打着“文明”的旗号进行的,所谓“文明” ,就是人 类在哪里建立家园,耕耘土地,哪里的森林就被砍伐。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越来越关注的是在何处得到和如何得到生产所需的不可 替代的自然资源的问题。科学与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已经使人类意识到了工业在改 变地球的进程中对地质产生的重

3、大影响。 目前,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整体之间过去存在的动态平衡,已呈现崩溃的迹象。 生物圈中所谓可替代资源的问题变得极为尖锐。人类和社会的需求,即便是简单得像淡水 一样的物质,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清除工业废物的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 现代技术的特征是生产和使用日益丰富的人工合成产品。人们生产成千上万的人工合 成材料。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尼龙和其他人造纤维把自己从头到脚地包裹起来,这些绚丽的 织物显然对他们无益。年轻人或许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更关注的是外表,而不是健康。 但是上了年岁之后,他们就会感受到这种有害的影响。 久而久之,这些合成物质转变成废弃物,那些原本毒性不大的物质在自然循环中变为

4、极其有害的物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如今都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生物圈的破 坏难道是无法避免的吗?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的危机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一问题 的解决之道在于理性而明智地协调生产和对大自然的关爱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要依靠个人、 企业或者某些国家的力量,而且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解决人与大自然关系危机的方法之 一,就是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资源,以及其他尚不为人所知的宇宙中的自然能。 但是,回到我们原先的主题上,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那些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 生物圈和谐的人类行为将会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也许是全球性的。古代东方智者的话讲 得真是恰如其分:朋友们,你要是

5、亲近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用那永恒不变的规律永远呵护 你!物种灭绝 过去和将来 理查德利基 我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东岸工作时度过了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些日子,寻找我们 人类祖先的化石残骸。我们并不总是想找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是,除了我们祖先的遗迹 外,每天都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那些化石,有些相当完整,有些仅是碎片,道出了另一个 世界。在那个世界,约 150 万年至 200 万年前,许多今天非洲哺乳动物的祖先漫游在肥沃 的草原和森林边缘。当时的环境与现在非洲雨水更多的一些草原没有太大区别,但那里当 时到处生活着今天早已灭绝的令人称奇的动物。 不仅非洲如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化石记录下来的一切,都是一样。

6、据估计,在过去 的 6 亿年中,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物种,有 95以上都已灭绝了。 工农业不断的扩展加速了当前物种灭绝的步伐,因此,我们该不该关心一下这个问题? 有没有必要尽力去减慢这个永不停止的过程呢? 我认为是应该的。我们知道,人类的健康发展与其他许多物种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 而我们不能确知哪一种生物对我们的生存最为重要。 但是,解决物种灭绝的危机问题决非易事,因为世界上许多生物多样性地区位于最贫 穷的国家,尤其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国家划拨土地,兴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 区而禁止人类侵入甚至接近它们,人们能接受吗?当一个国家相当大一部分人仍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去花大笔钱挽救一些物种,这

7、样做是否合适呢? 这些问题令我对倡导在贫穷国家中推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感到不安。然而我相信我们 能够 而且也应该 做大量的工作。这是一个改变侧重点的问题。大量资金已投 入到对濒危物种的野外科学研究和会议上。但是,能不能给那些保护野生动物使之不被偷 猎的公园管理人员提供些胶鞋和车子?能不能为那些靠伐木和种地为生的当地人提供别的 经济出路,帮助他们发展?这些资金很难获得。 我们不应该要求贫穷国家的人们在自己的短期生存和长期环境需求之间做出选择。假 如他们的政府愿意保护环境,所需的资金应由国际组织提供。我认为,答案是明摆着的: 要么富有国家现在就伸出援助之手,要么整个世界将遭受巨大损失。 为此,我们需

8、要在全球筹集专门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资金,这些资金应该主要由工 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援助机构提供。 至于如何使用这些资金,人们可能会无休无止地争论下去。是应该由当地社团决定工 作事项,还是由外面请来的专家控制这些资金?野生动物园里应该允许有限制的打猎呢, 还是禁止入内?错误总是难免的,自然外貌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种仍旧会继续消逝, 但是这项工作的困难不应该使我们放弃希望。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栖息地已经永远消失了, 但是也有许多栖息地可以挽救,并最终得到恢复。 21 世纪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保护尽可能多的自然栖息地。让我们全力抵制任何减少现有 野生物种天然栖息地数量的行为。让我们号召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提

9、供资金,使这个抵制 行动成为可能。这并不是对慈善事业的捐赠,这是对人类未来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一项投 资。Unit 2技术与幸福詹姆斯萨洛维奇 20 世纪的美国人、欧洲人和东亚人都享受到了过去历代人都无法想象的物质和技术进 步带来的乐趣。譬如,在美国,从 1950 年到 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 3 倍。人们的寿命 大幅度提高。二战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变得价廉物美。诸如乘飞机旅游和打长途电 话等曾经是奢侈的事情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根据大多数标准衡量,你会说,现在的美国人比上个世纪中叶富裕多了。不过, 奇怪的是,如果你问美国人有多幸福,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 1946 年时幸福

10、(1946 年正 式开始对幸福状况进行调查) 。事实上,那些说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自 20 世 纪 70 年代以来一直稳中有降 尽管 20 世纪 40 年代出生的人的收入在他们的工作生 涯中平均增长了 116。你可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找到相似的数据。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幸福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批评家和哲学家们长期研究 的课题,然而,基本上还没有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 特林在经济繁荣和幸福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并于 1974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 “经济增长改变人类命运吗?”的著名论文。伊斯特林表明,就发达国家而言,一个国家 的收入和国民的幸福

11、之间没有真正的相互关系。伊斯特林认为,金钱买不到幸福,至少在 (金钱)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是如此。伊斯特林认为,尽管贫穷与苦难密不可分,但是, 一个国家一旦达到稳定的中产阶级水平,富有似乎并没有让其国民感到更多的幸福。 这好像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研究幸福的学者们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人们 对好消息很快便习以为常。拿彩票中奖者为例。一项重要的研究表明,尽管买彩票中奖的 人中奖时会感到非常非常幸福,可这种兴奋很快就消逝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心情和 幸福感与中奖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无论一种新事物多么引人注目,也无论它使我们的 生活变得多么舒适,人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

12、然的事情。在技术世界,你每天都会看到这一 原则起作用。曾经一度被视为非常神奇的东西很快就变得习以为常,更糟的是,当这些东 西运转不正常时,还会令人沮丧。要把新技术问世之前的情形牢记在心原来是如此困难! 那么,我们对技术进步的快速吸收是否意味着技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呢?不,决非如 此。不论好歹,这只是把技术影响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先从负面影响谈起。在某些 方面,技术显然使得生活更加糟糕了。譬如,我们马上会想到电话推销、交通阻塞以及身 份资料失窃等情况。这些都是让人们明显意识到不幸福的现象。可是,现代的技术评论文 章多半都没有把焦点集中在具体的、有害的技术上,而是集中在了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上

13、。 在联了网的数据库世界里,隐私变得越来越脆弱。在许多工作场所,诸如按键监控和 电话全程录音之类的技术使得对员工的监视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对电视的攻击主要集中在 以下方面:技术扰乱了人际关系、破坏了社区交往。一些人甚至说,电视是美国人逐渐相 互疏远的罪魁祸首。同样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使人远离了我们常说的 “真实世界” 。 这种广义上关于技术影响人际关系的批评颇有趣味,尤与幸福的问题相关,因为我们 真正有把握说清楚的事情没有几件,但其中之一是:人们的朋友越多,关系越密切,就越 幸福。 今天的技术变化异常神速,购买某种产品时你就知道,再过几个月,比这个产品性能 更好、运作更快的款式就会

14、问世,而你却还得使用旧款式的产品。换句话说,别人买到的 产品要比你的好。这种失望感仿佛从开始购买这件产品时就已经存在了。日常生活的压力,一种令人烦恼的失望感、对政府知道你的情况超出你所希望程度的 恐惧感 这些显然都是技术降低了人们幸福感的几个方面。然而,技术对人们的幸福 感最重要的影响是在医疗保健方面。工业革命以前,每三个欧洲人就有两个的寿命不足 30 岁。今天,西欧妇女的寿命差不多是 80 岁,而且还会继续提高。道理很清楚:绝大多数人 很乐意活下去,他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越长,感觉就越好。可是,不久前,绝大多数人 还过着龌龊不堪、畜生般的生活,而且生命非常短暂。技术改变了这种状况,至少对于富

15、 裕国家的人们来说是如此。我们在该为医疗保健费用的提高和没有参加保险的人们的问题 而担忧的同时,也应该记住,医疗技术带给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好处是多么有价值。 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我们在健康和长寿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却强调了在国家和全球层面 讨论幸福问题的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即使人们不会更幸福,即使他们更加富裕并拥有更 多技术,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渴望长寿。这就像那个古老的笑话一样:食品也许并不好, 可我们都想让自己得到的那一份尽量大。该怨谁,是技术,还是使用技术的人?斯比洛斯泽勒皮斯 技术一直是人们当今谈论的“热门”话题。关于这个话题,人们发表了许多见解,撰 写了大量的文章。捍卫技术的人和反对技术的

16、人数旗鼓相当。这两类人通常都不愿意花时 间去考虑对方的观点,而是各自一味地强调技术的长处或短处。至于那些对技术没有偏见 (既不偏爱技术,也不反对技术)的人,他们的看法大致在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之间。技术 就像一把刀:我们可以用它切割食物,也可以用它去杀人。这要看我们想用它去做什么。 我们是要用它改善我们的生活呢,还是要毁坏我们的生活? 当然,谁也不能反驳下面的事实:由于技术,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科学家能 治疗多种疾病;由于产品成本降低,生产得以提高,许多产品得以被更多的人享用;人们 的劳动减少了,空余的时间就多了;人们的视野开扩了;总的来说,由于技术,我们的寿 命延长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也已经显现出来。我们在谈论对大自然的无理破坏、自然资源的 枯竭、现代社会的消费至上、许多科学家把自己的发明用于不道德的目的而产生的社会责 任、以及工作的机械化把人类置于仅仅是机器操作者的地位等问题。 让我们举一个医学上的例子,以便把问题讲得更清楚一些。 技术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看一下在像美国这样技术发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