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8327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作物作物 领域领域 (代码:代码:095101)一、学科简介一、学科简介领域拥有教授 7 名(省政府特聘教授 1 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1 名) ,副教授 12 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 92%以上,其中硕士生导师 17 人。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农业部重大转基因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50 余项,发表论著 200 多篇,育成和审定新品种 10 多个。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创新农作制度研发与培训中心、中荷种子研发中心、薯类作物研究所以及校内外实践基地;用于教学科研的

2、仪器设备价值 400 余万元。领域重点围绕水稻、棉花、甘薯等重要农作物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及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并已在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根茎植物特色新品种培育及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以及种子活力和健康检测等方面形成优势。二、培养目标和要求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作物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2培养要求培养要求(1)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3、;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作物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和进行外文科技论文写作。三、研究方向三、研究方向1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主要围绕水稻、棉花和甘薯等浙江省重要农作物开展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以及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等。2种子科学与工程种

4、子科学与工程主要开展重要农作物和林木种子萌发生理、活力机理等的基础理论研究,种子活力、品种纯度等质量的快速检测技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等处理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种子经营与管理、种子法律法规等研究工作。3根茎植物特色新品种培育、品质调控及其产业化开发利用根茎植物特色新品种培育、品质调控及其产业化开发利用主要围绕特色甘薯,比如紫甘薯、蓝甘薯,以及观赏甘薯、马铃薯、万灵薯、雪莲果、山药(脚板薯、紫莳药等) 、芋头等重要根茎作物或未被充分利用重要根茎作物进行研究,构建根茎植物生物反应器系统及其利用,如高色素细胞系培养和利用;根茎植物无土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如微型种薯快繁及其种苗工程;模拟太空生命保障

5、系统中的食物持续生产等。4作物高效生产、品质调控与管理作物高效生产、品质调控与管理主要围绕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与品质化学、植物激素、作物品种利用等开展工作。四、学习方式及年限四、学习方式及年限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方式学习。2学习年限学习年限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含 5 年)。五、培养方式五、培养方式1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

6、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模式。2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应由本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应由来自生产实践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3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由培养单位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六、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六、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非全日制攻读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应修满包括公共课、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在内不少于 30 个学分的课程,并完成规定的必修环节。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作物领域农业

7、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针对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的特点,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课程课程 类别类别课程课程 编码编码课程课程 名称名称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授课授课 学期学期考核考核 方式方式开课开课 单位单位备注备注G0077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3621考试 马克思学院G011701外国语(英)4831考试 外语学院G002701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3221考试 林生院G006704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3221考试 经管学院公公 共共 课课G001705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3

8、221考试 农学院11学分Y001701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4832考试 农学院Y001702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4832考试 农学院Y001703植物生物技术概论3222考试 农学院必必 修修 课课领领 域域 主主 干干 课课Y001704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3222考试 农学院10学分X0077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2考试 马克思学院必选X001701专题报告1612考查 农学院X001702科技写作1612考查 农学院X001703现代管理学3222考查 农学院公共选 修课, 至少选 1门课 程X001704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 量安全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05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

9、3223考查 农学院选选 修修 课课X001706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3223考查 农学院领域选 修课,8学 分,可 选4门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X001708创新农作理论与实践1613考查 农学院X001710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11种子工程技术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13作物无公害生产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14农业企业管理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49农业高新技术专题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50植物杂种优势原理与利 用3223考查 农学院X001751种业经济与管理3223考查 农学院课程2.

10、 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1)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2)课程考核)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公共课和领域主干课(案例研讨课程除外)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选修课采用考查方式,具体考查形式由任课教师与学科共同商定,提倡采用读书报告、调查报告、阅读报告、实验报告等课程论文与命题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3必修环节必修环节(1)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后 2 周内,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规定,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及时确定和提交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初拟

11、学位论文选题范围,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 3 月进行。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独立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 8000 字,中文文献不少于 50 篇,英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开题报告重点考查文献的收集、整理、综述能力,选题的实用性、前沿性、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可行性,研究设计能力等方面,由各学院组成评审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是否通过的结论或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必须修改后再次开题。连续3次未通过者,报研究生处,按规定取消学籍,终止培

12、养。(3)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10月进行。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含学分、成绩) 、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包括文献查阅,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 、参与科研项目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内容。成立中期考核小组进行评审,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考核小组向学院领导报告,经学院核实后,报研究生处审核,按国家规定,可终止培养。(4)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报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4月进行。重点审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对审查不合格的论文,须进行修改,在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行外送评审和申请答辩。七、学位论文

13、七、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的课题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先进性、探索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和农村中的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若为联合指导,则由校内导师负责,并与校外导师协商同意后最终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独立地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2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产品)设计等。3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4、学位论文必须是由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完成,并经导师或导师组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6的指导和审核。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先由导师进行初审,在导师同意答辩后,经学科学院审核后向研究生处提出答辩申请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位论文需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校外专家评审。学位论文校外专家评审通过者,并按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未通过者,延期答辩。八、毕业与学位授予八、毕业与学位授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专业

15、学位。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7园艺园艺 领域领域 (代码:代码:095102)一、学科简介一、学科简介本学科目前有教职工 20 名,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10 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 名,入选“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人员 9 人,其中硕士生导师 12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 ;建有中荷种子技术研究中心、设施农业实验基地以及 3 个专业实验室和 15 个校外实习基地。近五年来,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德科学基金等国

16、家级项目 10 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 10 余项,项目总经费达 1500 多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项,二等奖 1 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5 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其中 SCI 收录 30 多篇。二、培养目标与要求二、培养目标与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现代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与园艺领域相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2培养要求培养要求(1)应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应掌握园艺领域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园艺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三、研究方向三、研究方向1园艺作物栽培生理与设施园艺:园艺作物栽培生理与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