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7858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university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试卷和参考解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卷代号:108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2)试题2008 年 7 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 20 分)1、什么是文字画?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3、 韵略易通采取什么体例?具体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平水韵?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 分)和乐天早春见寄元稹雨香云深觉微和,谁送春声人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韵脚:韵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 分)1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

2、迁报任安书)2亡不越竞,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3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4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5今子生文明之世,乃何自苦如此。(南史陶潜传)6是何祥也?吉凶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7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28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10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2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邹阳狱中上梁王书)4项

3、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 分)1(武王见胶鬲)胶鬲日:“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日:“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苟子正论)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4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六、翻译下列古文(46 分)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2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

4、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3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日:“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子文子闻其死也,日:“古人有言日: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左传僖公十年)3试卷代号:108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

5、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汉语专题(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08 年 7 月一、每题 5 分,共 20 分。1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图画,具有是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前者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后者没有这个特点。2从以下几各方面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的功绩和巨大的贡献。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汉字保存

6、了悠久的古代文明。汉字本身体现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汉字的各种字体形成了特有的书法艺术。文字本是一种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但汉字除交际之外,还是一种可供欣赏的书法艺术品。3韵略易通采用“四级分类法”的体例,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 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 。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 “江阳” “真文” “山寒”等作韵目。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

7、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各韵部里同一声母的字类聚在一起,都按照这个次序排列。第三层分类以介音为标准。每个声母下边所统的字,如果分别具有不同的介音,就分为不同的组。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音韵学上没有专用的名称。第四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这一层就分到了小韵。本书的声调系统表面上是“平上去入”四声,4但是平声里边隐含着阴阳的区别,阴平与阳平字之间有一个小圆圈隔开,实际上有五个声调。4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 1229 年,金朝的王文郁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 ,分 106 韵;公元 1252 年,又有刘渊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分

8、107 韵。两种书的分韵基本相同,仅在上声拯韵是否并人迥韵这一点有差别。两个作者都和平水(今山西临汾)有关,王文郁曾在平水作官(古书记载他是“平水书籍” ,即平水地方管理图书的官员);刘渊据说是平水人,他们的韵书的韵部系统就被称之为平水韵。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 2 分。共 4 分。韵脚:歌、多、波、何。韵部:歌、多、何,歌部。波,戈部。三、每词 1 分,共 lO 分。1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2竞:边境。3敌:指地位差不多。4徒:步兵。5文明:指社会昌明。6祥:征验。7谤:议论批评过失。8题:额头。9知、道:了解和掌握道。lO得意:领会话中的旨趣。四、每个 2 分,说明不完整的扣

9、 1 分,共 lO 分。l.朝;动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诸侯朝见自己。2庸奴;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或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庸奴。3谕: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两主明白自己的忠信4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5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持。五、每词 2 分。指出 1 分,说明类型 1 分。共 10 分。1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子: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52何变:用“之”复指前置宾语。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六、三段共 26 个给分句,每句 1 分,意思对了即-1 给分;重点词 20 个,每个 1 分,共 46 分。译文中出现的错

10、别字酌情扣分。原文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说:“充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相信你。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项?” “去掉军备。 ”“如果迫不得已而去掉一项,在充足军备,百姓相信你中先去掉哪项?” “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如果百姓对你不信任,国家就要灭亡了。 ”原文 2: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

11、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参考译文:曾子说:“慈爱恭敬,使父母平安,扬名后世,这个道理我已经领会了。我冒昧地询问一下:儿子顺从父亲的命令可以称为孝道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说法呢?这是什么说法啊!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天下;诸侯有谏诤之臣五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大夫有谏净之臣三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家(封

12、地);士有直言规劝的朋友,那么他就会保持美6好的名声:父亲有直言规劝的儿子,他便不会陷入不义的境地。所以,面对不义言行,儿子不可以不直言规劝父亲臣下不可以不盲言规劝君丰。所以面对父亲的不义言行就府该盲言规劝。只知道顺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为孝呢?”原文 3: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日:“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子文子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日: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参考译文:夏天,郑国杀死申侯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因为陈国辕涛涂的诬陷。起初,申侯是申氏所生,受到楚文王的宠信。文王将要死的时候,给申侯玉璧,让他离开楚国,对他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物而不知道满足,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我不把这些当作你的毛病。继位的人将要向你索取大量的财物,你一定不能免于罪。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迅速离开楚国。不要到小国去,小国不会容纳你的。 ”安葬了楚文王以后,申侯逃到郑国,又受到厉公的宠信。子文子听到申侯的消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了解臣下没有像国君那样清楚的。 这句话是不能改变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