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76285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X 页数:116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专题一 (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信息筛选与概括的阅读 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 非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内容索引 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新 闻一、新闻概念和文体特征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这是狭义新闻。广义新闻是指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的统称,新闻类阅读体裁主要指这五种。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等特点。真实性,是指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新鲜性,是指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及时性,是指报道要迅

2、速及时,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理解必备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二、新闻主要文体的基本特点(一)消息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引题一般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主体

3、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没有结语。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二)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外,还特别强调形象化,注重以情感人。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三)特写特写是区别

4、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消息、通讯与特写的特点如下表:消息通讯特写主题 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倾向,但主要是为了突出报道的新闻事实。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选材重事件,“何事”最重要。纵然是人物消息,也主要是写人做的事,以事显人。偶尔有细节。(纵剖面)注重写人或写事中之人。即使重在写事,也不仅仅以交代清楚“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力图展现事件的全貌。没有细节不会有好通讯。(纵剖面)镜头式的新闻片段,描写事件局部

5、并放大细节。(横断面)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较少出现直接的抒情或者议论,看不到报道者明显的态度、立场或者评论。融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以描写为主,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结构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突出主要事实。结构灵活,类似于散文,结构有纵式、横式、层层递进式。结构灵活,如同讲故事,怎样好听怎样讲。用“文无定法”形容最恰当。语言客观、冷静,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较通讯集中、精练。时效性 讲究传播的时效,被称为“带着露珠的新闻”。较消息时效性差些。讲究传播的时效。(四)访谈访谈,即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

6、,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五)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夹叙夹议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一、新闻整体阅读要求根据新闻的特点,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达到整体掌握一篇新闻的目的。第一步, 标题信息。通过对标题含义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哪类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第二步, 记叙要素(即新闻事实)。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第三步, 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

7、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掌握关键能力 新闻的整体阅读看理抓第四步, 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通讯的叙述方式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方式。第五步, 中心主旨。即通过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的重点。第六步, 观点态度。即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达;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从目前考试要求看,主要放在第一、二、三、五步上。辨挖析二、新闻整体阅读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美迈耶伯杰2

8、8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杀死了12人,打伤了4人。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练枪法。他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片段一霍华德昂鲁在“3200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格尔不断向外喷射。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27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一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我先对着

9、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事后, 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片段二 昂鲁走进了河流路3214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岁的扎戈林独自一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在河流路3210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马

10、,只有一个6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瞧着。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3208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弹,倒了下去。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置若罔闻。片段三 卡姆登信使晚报的本市新闻

11、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10点,恰好昂鲁回到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问:“是霍华德吗?”“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昂鲁。”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这位新闻编辑问道: “是否能告诉我, 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12个吧。”“你干嘛要杀人?”“不知道。”回答很干脆。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警察的子弹噼噼啪啪

12、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痩削的杀人者走了出来,举着双手。一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精神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警察说:“我没精神病,我脑袋很好使。”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昂鲁的为人。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有删改)相关链接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的退伍

13、军人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年,有7 400名老兵自杀。此外,老兵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约14万人因犯罪入狱。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1.看标题,知大体内容和新闻类型。答案 大体内容: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新闻类型:人物新闻。答案整体阅读(约6分钟)2.抓新闻事实。答案 美国一个曾历经多次海外战争的28岁退伍军人霍华德昂鲁某天早晨在“3200街区”枪杀了他的12个邻居。3.理段落层次。答案 全文由二十五个段落和两段相关链接组成。正文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段

14、):概述霍华德昂鲁杀死12人及专家对他的评判。第二层(段):用三个片段客观叙述昂鲁杀人的经过及事后平静地接受记者采访。第三层( 段):虽然昂鲁被捕,但是人们在震惊之余无法理解其行为。相关链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答案4.挖中心主旨。答案 本文通过对退伍军人霍华德昂鲁某天早晨枪杀其12个邻居的事实客观、冷静地报道,揭示了美国社会有战争经历的退伍军人面临的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真实现状,呼吁人们了解、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答案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盾。B.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

15、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并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C.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可见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D.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做题验证(约6分钟)答案解析解析 此因果不能反推。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B.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思。C.文章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D.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

16、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E.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答案解析解析 A项推不出这个结论。E项通过当事人的话语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3.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文本概述其获奖的原因。答案 (1)有极强的发现能力、调查能力,事实材料充实; (2)公正客观,以最充实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3)主题深刻,揭示社会问题(退伍军人问题),令社会反思;(4)结构安排和叙述方式独特,把杀人者、受害人及其他邻居在每阶段的行为如实地展现了出来。答案传记一、传记及其特点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它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