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74951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形势与任务1.引言石油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石油消费大 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近两年来,石油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石油市场动荡起伏,石油争夺惊心动魄,原油价格狂 飚不息,使人们对石油供应前景和价格未来走势越来越难以判断。2011 年, 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平稳快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 利用效率提高,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 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2.2011 年运行总体状况2.1

2、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1 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 11.28 万亿元,同比增长(下同) 31.5%;利润总额 8070.1 亿元,增长 18.83%;主营业务收入 10.8 万亿元,增 长 30.44%;资产总计 7.74 万亿元,增长 18.73%;从业人员 669.53 万人,增长 8.59%。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43 万亿元,增长 23.4%。其中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 资 2720.35 亿元,增长 12.2%,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 19%;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 投资 1472 亿元,增长 14.7%,占行业的 10.29%;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9601.26 亿元,增长

3、 28.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 4.7 个百分点,占比 67.13%。 行业进出口总额 6071.46 亿美元,增长 32.3%,贸易逆差 2624.6 亿美元, 扩大 38%。其中,油气开采业进出口总额 2085.47 亿美元,增长 47.2%,占行业 进出口总额的 34.35%;石油加工业进出口总额 623.45 亿美元,增长 32%,占行 业的 10.3%;化学工业进出口总额 3239.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6%,占行业的 53.4%。 2.2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1 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烧碱、电 石、甲醇、纯苯、农用化学品、石油钻井设备、

4、化学试剂、轮胎等产品产量增 幅较大。全国原油产量 2.04 亿吨,增长 0.3%;天然气产量 1025.3 亿立方米, 增长 6.9%,原油加工量 4.48 亿吨,增长 4.9%;成品油产量 2.67 亿吨,增长55.9%;化肥总产量(折纯,下同)6027.2 万吨,增长 12.1%;农药原药产量 (折 100%)264.8 万吨,增长 21.4%;乙烯产量 1527.5 万吨,增长 7.4%;甲醇产量 2226.9 万吨,增长 36.3%; 硫酸产量 7416.8 万吨,增长 12.2%;烧碱产量 2466.2 万吨,增长 15.2%;纯碱 产量 2303.2 万吨,增长 13.4%;合成树

5、脂 4798.3 万吨,增长 9.3%;轮胎外胎 产量 8.32 亿条,增长 8.5%。 2.3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不仅在经济规模上占据化学工业大 半壁江山(产值占比 56.3%) ,而且在行业效益的增长中举足轻重。近几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专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 值产品在化学工业利润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攀升,成为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的 主要动力。2011 年,专用化学品利润占化学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约达 31.5%, 较上年上升约 1.5 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占比 16%,较上年同期上升约 1 个百分 点;有机化学原料占比 13.

6、5%,较上年上升约 0.7 个百分点。专用化学品、合 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三大领域在化学工业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 59%。2.4 中西部地区石化化工产业发展提速2011 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 34%和 24.1%,快于东部地区 增速 17.2 和 7.3 个百分点,比 2010 年分别加快 26.7 个和 16.3 个百分点;中 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比重达 51.8%,较上年同期提高 2.5 个百分点。在投资较 快增长的同时,西部地区新开工项目增长也相对较快,增长 5.13%,产业转移 有所加快。2.4.1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有利条件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

7、列措施来开发西部地区,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这就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这一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首先,国家为开发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西部石油工业的发展是向西部开发转移的结果,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 的,不仅提供了新的油气资源储备和增加了油、气的供应量,也积累了一流的 勘探开发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和有先进管 理经验的企业家。 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炼油、石油化工、化肥、有机 化工原料的发展尽了很大努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目前,西部地区已拥有较 大规模的炼油厂 6 个:克拉玛依、独山子、

8、乌鲁木齐、兰州、延安、格尔木。 又拥有兰化公司、独山子石化总厂等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兰化 60 万 t/a 乙烯工程也曾做过大量前期工作。这就为今后西部乙烯生产装置的改 造和扩建积累了建设和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管理人才。6西部地区利用天然气和重油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的大企业(合成氨能力在 20 万 t/a 以上者)很多。例如乌鲁木齐有以油、气为原料的装置各一套;兰州 化学工业公司、内蒙古化肥厂各有一套以油为原料的装置;宁夏化肥厂有以油、 气为原料的装置各一套;新疆泽普有一套装置在生产,另一套装置正在建设; 乌鲁木齐和宁夏化肥厂都在筹划建设第三套以气为原料的装置;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

9、共有 7 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化肥装置。还有以煤为原料的渭河化 肥厂是采用德士古工艺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的最大生产企业。这些厂占了全国大 氮肥企业(或生产装置)的 40以上。这充分说明,西部地区 11 省、市(自 治区)不仅具备了以油、气、煤为原料的世界一流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也 已拥有了建设、生产、管理的全套人才队伍。另外,这些年来,随着天然气的开发,西部地区加快了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甲醇生产的发展速度。四川长寿维尼龙化工厂建设了甲醇装置(10 万 t/a)和 配套的拨基合成醋酸装置(15 万 t/a) ,还有靖边、格尔木、吐哈、内蒙古伊盟 化工公司年产 9 万 t12 万 t 的甲醇厂,装置平

10、均规模为 10 万 t/a 人四川自贡、 云天化、沪天化也都扩大了甲醇的生产能力和配套后加工产品如甲醛、聚甲醛、 尿醛树脂、三聚氰胺、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的生产。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西部磷矿和钾矿的优势, 加大了开发力度,不仅为我国磷肥和钾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为今 后加快西部磷肥、钾肥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积蓄了人才和物质基础。云南的昆阳、贵州的开阳、瓮福、四川的金河、马边等磷矿的开发,不仅 支持了各省市磷肥工业的发展,更为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原料条 件。云南磷肥厂、红河磷肥厂、云峰磷肥工业公司、云南磷肥工业公司(大黄 磷) 、开阳(重钙) 、

11、瓮福磷肥工业公司(重钙) 、金川磷按、陕西复肥厂等一批 大中型磷肥企业和一批小重钙、小磷铰厂也迅速建成投产。这些大中型生产企 业几乎都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西部的技术和管理队伍完全掌握了 其建设、生产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青海(柴达木)的钾肥厂是全国唯一的大型钾肥生产企业,从采矿反浮 选冷结晶生产出氯化钾产品取得了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利。他们从引进技术装 备到消化吸收,已掌握成套达产扩能技改技术,使年生产能力已达 60 万 t,这 为今后建成百万吨级的钾肥基地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为 21 世纪大发展创造了物 质和技术、人才条件。西部地区在积极发展磷、钾肥及复合肥的同时,加快了磷制品,特别是黄 磷

12、、磷酸及各类磷酸盐(包括工业用的磷酸五钠、饲料、食品工业用的添加剂 等多种产品)的发展。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除上述有利条件外,还有一些条件也是 十分重要的:一是西部地区有一批老工业基地和一大批“三线”军工企业和一 批著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只要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科技力量,尽快把一7批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发展科技型企业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国外、境外和东部沿海省市为了寻找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将被一批批吸 引到西部来投资,投入技术和人力,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前一时期,国外华人学者、留学人员得知祖国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便 积极献计献策。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怎样为祖国西部大开

13、发作贡献。这对开发西 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4 月初在西安开幕的 2000 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短短 5 天, 参会企业由开幕时的:000 多家增加到 7000 多家,中外客商由 3 万多人增加到: 万多人(其中外商:200 多人) ;各类合同成交额超过 1000 亿元,协议成交额 近 900 亿元。另据报道,近两年广东企业和西部地区已有技术合作项目 70 多项,总投资 30 多亿元。烟台企业也已挺进西部,到 1999 年底已在西部地区办企业 452 处。这种国内与国外(境外)合作, “东西联手,开发西部”的喜人形势也正是 加快开发西部石油和化学工业所必不可少的条件。2.4.2

14、 加快中西部石油和化工发展的比较优势首先是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西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56.8,耕地面 积占全国的 27.7,适宜开发为农用土地占全国的 54;人口只有 2.85 亿, 占全国的 23;草地面积占全国的 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 46.6(但西南、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时空分布也不均匀) 。加上 丰富的光照资源,说明农业资源方面存在着特有的优势。其次,从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角度看,西部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天然气 和化学矿资源丰富。这就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为化工用煤的开发,为发展 炼油、石油化工、化肥和有机原料、无机盐、无机酸碱、精细化工、橡胶加工 等提供了原料保证

15、。现分述于下。天然气:截至 1998 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 83.3集中在陆上,且主 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川渝、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吐哈等盆 地。西部天然气东输的陕北至北京长输管线已正常送气,今年开工的柴达木盆 地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送管道和正进入准备阶段的塔里木至上海的 “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川渝天然气东输工程,也正在筹划中。而这些工程的气 源都来自西部。石油:十几年以前我国石油战线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就实施了向西部战 略大转移的战略,每年可抵补东部油田日益减少了的产量。进入 21 世纪,我国 石油供求差距还会拉大,除了增加进口以外,寄希望于西部开发。8钾盐矿:我国钾盐资源主

16、要分布在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暂不计 塔里木盆地罗布泊的硫酸钾矿(已探明 7000 万、储量,尚未经国家储委批准) 的储量,柴达木盆地钾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96。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 不便,钾盐品位低(卤水氯化钾含量为 1.53.2) ,但是我国自己的钾肥 生产基地也只有西部的柴达木盆地(从远景看还有塔里木盆地罗布泊) 。目前我 国钾肥(氯化钾)的产量,90以上来自于柴达木盆地。从生产成本上来看, 可与进口的氯化钾竞争。磷矿:我国的磷矿储量位于摩洛哥、美国、前苏联之后,居第四位。主要 分布在西部的云、贵、川,其中云南(占 38.95) 、贵州(占 18.48) 、四川 (占 12.93)三省储量占 70.36,中部的湖北省储量占 22.15,湖南省储 量占 192,其他省份储量共占 5.67。若按 P2O5 含量大于 30统计,全国富矿保有工业储量中,云南(占 38.11) 、贵州(占 43.69) 、四川(占 4.91)三省占 86.71,湖北省占 13.29(其中 96在宜昌) 。铬矿:铬矿属于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