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72422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法网考前冲刺班讲义(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职 第一讲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题型分值分布表第一讲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 活动。 司法历来是以解决社会冲突为己任的,它与社会冲突相伴相随。近代的司法最初是一 个政治学或法学概念,是从行政等制度中分离出来的。 行政是实现国家目的的直接活动,而司法是实现国家目的的间接活动。司法的下述特 点使之区别于行政:1.独立性。2.被动性。3.交涉性(法律适用过程离不开多方当事人的诉 讼参与。 ) 。4.终局性。5.普遍性(案件的司法解决意味着个别性事件获得普遍性,普

2、遍性在 个别性事件中得以实现) 。 在现代社会,司法构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中最具普适性的方式,法院已成为最主要的 纠纷解决主体。 二、司法的功能 从总体上看,司法具有解决纠纷的直接功能和调整社会关系、解释和补充法律、形成 公共政策、秩序维持、文化支持等间接功能。 三、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在我国是指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司法组织,则应包括律师组织、公证组织等。 司法制度除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外,还应包括律师制度、公证制度等。 四、司法公正 晋代的刘颂在给惠帝的上疏中更明确地说:“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人奉,故令主 者守之;理有穷,故使大臣释滞;事有时立,故人主权断。“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司法官吏严 格执

3、法、大臣经义决狱、皇帝屈法伸情以实现司法公正。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 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司法公正无疑也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司法公正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1.司法活动的公开性。2.裁判人员的中立性。3.当事人 地位的平等性。4.司法过程的参与性。5.司法活动的合法性。6.案件处理的正确性。 10-47.关于司法功能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司法具有解决纠纷、调整社会关系的直接功能和解释、补充法律及形成公共政策、 秩序维持、文化支持等间接功能 B司法要求司法活动的公开性、裁判人员的中立

4、性、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司法过 程的参与性、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案件处理的正确性 C我国晋代刘颂认为应该严格区分君臣在实现司法公正方面的职责 D英国哲学家培根强调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 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五、司法效率 (一)司法效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资源的投入与办结案件及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司法效率“所要描 述的应当是司法活动的快慢程度,解决纠纷数量的多少,以及在司法过程中人们对各种资 源的利用程度和节省程度;司法效率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合理、节约的司法资源,谋取最大 限度的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保障和

5、对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司法效率是因时、因事、 因人而随时发生的一个变量。 与司法公正相比,司法效率更具有实在性和可见性。根据司法的理论与实践,司法效 率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1.司法机构的精简性。2.司法人员的专业性。3.权责的科学性和明 确性。4.程序的简明性和终结性。5.期间的适度性和严格性。6.诉讼费用分担的合理性。 (二)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公正与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体系的两大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司法制度所应 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在司法价值取向问题上,当前我们宜选择“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 价值目标。 首先,效率与公正都是司法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两者是相辅相

6、成的;其次,由于效率属于工具理性,具有明确的可比性,而公正属于价值理性,具有模糊 的相对性; 最后,我国的司法现状决定了我们应当作出“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选择。 六、司法独立 (一)司法独立的由来与含义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由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派生出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一般仅指法院,司法独立的含义是: 1、审判权由法院依法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干涉,法院与行政机关、 立法机关鼎足而立; 2、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只能依法定程序变更下级法 院的判决; 3、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各方面意见包括检察官控诉的影响。 (二)

7、我国司法独立的含义 我国的司法独立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九天考资不受行政机关、社 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 各项规定。这一含义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规则行使职权,而不得违反程序法 规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所作的各项决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 绳“。 七、司法改革 我国司法改革要以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司法改革

8、要坚持群众路线,充 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司法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 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 法律职业是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精良的 法律知识、娴熟的法律技能与严格的法律伦理的司法工作者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则认为法律共同体是由某种共同的特质维持或形成的其成员间 因共识而达成协议的群体,其特征是具有同质性。 从事法律的人员一般有三类:一是应用类法律人才,主要指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二 是学术类法律人才

9、,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三是指法律辅助类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职责是辅助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工作。此外,还包括立法人员、仲裁员、公证员等。 我国法律职业主要是指应用类法律人才,主要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 二、法律职业的特征 1.法律职业的政治属性。2.法律职业的法律属性。3.法律职业的行业属性。4.法律职业 的专业属性。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一般包括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规则三个层次。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职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法律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更强的

10、象征意义和感召作用。 四、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和更强的约束 性的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职业的特殊性。3、更强的约束性。法职 第二讲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第二讲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 第一节第一节 审判制度概述审判制度概述 一、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一、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审判的基本原则:1、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2、不告不理原则;3、直接、言词原则(直接原则,包括直接审理与直接受证两方面。言词原则,是指法庭对案件的审理,对证据的调查采取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4、审判及时原则。 二、主要审判制度二、主要审判制度 1、两审终审制度

11、2、审判公开制度 根据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四种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某些民事案件(商业秘密、离婚案件)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3、人民陪审员制度 人民陪审员条件:年满 23 周岁,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公检法、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律师,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4、审判监督制度再审制度 第二节第二节 审判机关审判机关 一、我国法院的设置和职权一、我国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12、 (一)普通法院 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二)专门法院 1、军事法院 军事法院包括(1)解放军军事法院:正师职以上人员犯罪的一审案件,涉外刑事案件,上诉、抗诉和再审案件;(2) 大军区、军兵种军事法院:副师职和团职人员犯罪的一审案件,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案件;上诉、抗诉案件。 ()军级军事法院:正营职以下人员犯罪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下刑罚(不含无期徒刑)的一审案件。 2、铁路运输法院(已撤销) 在铁路管理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基层法院;在铁路管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其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审

13、理。 3、海事法院 海事法院是国家为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而设立的专门审理一审海事、海商案件的专门人民法院。海事法院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其建制相当于中级人民法院。 4、森林法院 森林法院的任务是保护森林,审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严重责任事故案件及涉外案件。基层森林法院一般设置在某些特定林区的一些林业局(包括木材水运局)的所在地;在地区(盟)林业管理局所在地或国有森林集中连片地区设立森林中级法院。 二、审判组织二、审判组织 审判组织有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最高审判组织,各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由院长提请其同级的人大常委会任免。其工作程序与原则包括:、会议由院长或接受院长

14、委托的副院长主持。、委员超过半数时,才可以开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决定需获得以上委员同意才能通过。少数人意见可记录在卷。、讨论案件时,同级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并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审判委员会的改革方向:1、完善审委会职权,改革审理方式和程序;2、由会议制改为审理制;3、改革表决机制,把不同意见记录在案;4、改革审委会成员的结构,确保高水平资深法官进入审委会;5、健全办事机构,审委会应可自行组成合议庭审理重大疑难案件。 第三节第三节 法官法官 一、法官的条件和任免一、法官的条件和任免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

15、理审判员。 (一)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国公民) ;2年满 23 岁;3拥护我国宪法;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5身体健康;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同时,我国法官法第10 条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担任法官。 (二)法官职务的任免 最

16、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 我国法官法第 13 条规定,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职务:(1)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2)调出本法院的;(3)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职务的;(4)经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5)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6)退休的;(7)辞职或者被辞退的;(8)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9)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我国法官法第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