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疾病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72083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外科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外科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外科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外科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常见疾病(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常见疾病一、外科感染:疖: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项、头面、背部(毛囊丰富部位);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痛,范围2cm左右;治疗:早期:金黄散、鱼石脂外敷;化脓时:及早排脓;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痈: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个疖融合;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较厚部位;表现:病变部位皮肤红肿,多个脓点,中央破溃出脓;治疗:早期:50%硫酸镁、金黄散、鱼石脂外敷;化脓时:脓肿切开引流;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一、外科感染: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好发部位: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有全身症状

2、(畏寒、 发热、休克等);治疗:早期:50%硫酸镁、金黄散、鱼石脂外敷;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丹毒: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好发部位:下肢与面部;表现:起初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局部皮肤红疹、隆起,烧灼样疼痛;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 50%硫酸镁湿敷;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静脉滴注。一、外科感染: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淋巴管与淋巴结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四肢,下肢多见;表现:表皮下可见红线,伴触痛;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治疗:呋喃西林湿敷;原发病(疖、痈、急性蜂窝织炎等)治疗;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抗菌治疗:青霉素

3、、头孢等。 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表现:甲沟皮下红肿、疼痛,白色脓点,有波动感;治疗:鱼石脂、金黄散外敷;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拔甲;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二、肿瘤:皮肤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基底细胞癌:皮肤肿块、色素沉着、质硬,破溃者边缘鼠咬状;鳞状细胞癌:皮肤溃疡经久不愈癌变,菜花状,边缘不规则,易出血;治疗:手术切除,放疗。 痣:皮肤色素斑块;治疗:手术切除。 黑色素瘤:高度恶性,易扩散、转移;治疗:局部扩大切除。 脂肪瘤: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质软,分叶状,无压痛;好发于四肢、躯干;治疗:手术切除。 纤维瘤: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肿瘤,质硬,生长缓慢;治疗:手术切除。

4、 皮脂囊肿:皮脂腺排泄受阻所致潴留性囊肿,好发于头面及背部;表现:肿块表面可见小黑头(皮脂腺开口),继发感染时伴奇臭;治疗:手术切除,继发感染时,需感染控制后手术治疗。三、颈部疾病:1、甲状腺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因素:缺碘;表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随吞咽上下移动;治疗:多食含碘丰富食物,内科治疗(小剂量甲状腺素);手术指征: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引起临床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 却消瘦、脉快有力、脉压增大等。治

5、疗:内科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等);手术指征: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腺体较大,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内科治疗后复发或长期用药有困难者。三、颈部疾病:1、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腺瘤:表现:颈部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表面光滑,无压痛;治疗:患侧甲状腺大部或部分切除。 甲状腺癌:表现:肿块质硬、固定、表面不平;治疗:手术切除(范围:最小-腺叶加峡部,最大-甲状腺全切除);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片); 放疗。三、颈部疾病:2、颈部肿块: 慢性淋巴结炎: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多见于颈侧区或颌下、颏下区。 转移性肿瘤:原发灶85%在头面部,以鼻咽癌和甲状

6、腺癌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原发灶多在胸腹部(肺、纵膈、乳房、胃肠道、胰腺等);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肿大,粘连成团,生长迅速。 甲状舌管囊肿:表现: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圆形肿块,1-2cm,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治疗:手术切除。四、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病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表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等;治疗: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脓肿形成:切开引流。预防: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清洁。 乳腺囊性增生病:表现:乳房胀痛和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前加重;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肿块无明显消退者,手术切除,快速病理。 乳房纤维腺瘤:表现:多为单发(75%),生

7、长缓慢,表面光滑,易于推动;治疗:手术切除,快速病理。四、乳房疾病: 乳腺癌:表现:无痛、单发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酒窝征”:肿块累及Cooper韧带;乳头凹陷:肿瘤侵入乳管使之缩短;“橘皮样”改变:皮下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障碍;最常见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治疗: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放疗;生物治疗。五、胸部疾病: 肋骨骨折:暴力直接作用于肋骨表现: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时加剧;如刺破胸膜可产生血胸、气胸、皮下气肿或 咯血;治疗:镇痛、固定胸廓、防治并发症。 气胸:表现:胸闷、胸痛等;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六、腹外疝:腹

8、股沟疝(斜疝、直疝)表现:腹股沟区突出的肿块,站立、行走、咳嗽时出现,平卧时回纳;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头痛,平卧时不能回纳;绞窄性疝:较严重,可出现肠坏死穿孔;治疗:手术治疗:传统的疝修补术: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膜前法;完全腹膜外法;经腹膜内法;单纯疝环缝合法。六、腹外疝: 股疝:表现: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下方;治疗: 手术治疗:McVay修补法。 切口疝:表现: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治疗:手术修补,无张力修补。

9、 脐疝:表现:通过脐环突出;治疗:手术治疗,切除疝囊,缝合疝环。七、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表现:有溃疡病史,骤起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表情痛苦,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治疗:手术治疗:单纯穿孔修补术,彻底性溃疡手术(胃大部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表现:呕血、柏油样便,心悸、眼前发黑、乏力、全身疲软等;治疗:补充血容量;留置胃管;止血、抑酸、生长抑素治疗;急诊胃镜;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疤痕性幽门梗阻:表现:腹痛、反复呕吐,呕吐物含大量宿食,有腐败酸臭味,无胆汁;治疗:留置胃管;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七、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癌:表现:早期多

10、无明显症状;进展期有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等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表现。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化疗;其他治疗: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八、小肠疾病:肠梗阻:病因分类:机械性(如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动力性(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引起肠麻痹);血运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治疗: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防止感染和中毒。手术治疗:解除梗阻。九、阑尾疾病: 急性阑尾炎:表现: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等)

11、;全身症状(乏力,严重时出现中毒症状)。治疗:明确诊断后,及早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十、结、直肠与肛门疾病:结肠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治疗: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化疗。 直肠癌:表现:直肠刺激症状(肛门下坠、里急后重、排便不尽等);肠腔狭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不全性肠梗阻等);癌肿破溃感染症状(脓血便)。治疗:手术治疗:Miles手术(距肛门5cm以下);Dixon手术(距肛门5cm以上);Hartmann手术。放疗、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等十、结、直肠与肛门疾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表现:肛周疼痛,坐立不

12、安,行动时疼痛加剧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畏寒等)。治疗:非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温水坐浴、理疗、口服泻剂减轻排便疼痛);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肛瘘: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表现: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治疗:堵塞法;手术治疗(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等)。 庤:表现:内痔(出血和脱出);外痔(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疼痛等);混合痔(内、外痔症状同时存在)。治疗:一般治疗(改变不良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热水坐浴等);注射疗法(硬化剂);手术治疗(痔单纯切除术、吻合器固定术PPH、血栓外痔剥离术等)。十一、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囊结石:表现:上腹部疼痛,夜间

13、发作常见,饱餐、油腻饮食后诱发;疼痛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全身症状(畏寒、发热,严重时出现中毒症状)。治疗: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应用抗生素、解痉、利胆等);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LC)。 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表现: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继发胆管炎时出现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治疗:手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十二、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致病因素:国内以胆道疾病为主(胆源性胰腺炎),占50%以上;西方与过量饮酒有关,约占60%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炎体征;其他症状:合并胆道感染时有寒战、高热、黄疸等;坏死性胰腺炎可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皮下出血、血钙降低、手足抽搐等 。治疗: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防治休克;解痉镇痛;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引流术;胆源性胰腺炎:解除胆总管下端梗阻、控制胆道感染。十三、周围血管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表现:以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溃疡等。治疗:非手术治疗(穿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患肢等);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手术治疗(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谢 谢Qus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