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1363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复习提纲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考点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 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考点问题整理 书画艺术 书法 1 汉字起源和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1.汉字起源: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汉字萌芽:刻画符号(半坡彩陶) 3.汉字形成:甲骨文(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朝 4.汉字发展:金文(籀文,商周) 、小篆(秦朝“书同文” ) 、隶书、楷书来源: zz#ste&% 来源:%* 2 书法

2、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 第一阶段魏晋南北朝前为“自发阶段”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后“自觉阶段” (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 1、朝代时代背景书法名家艺术特色以及地位魏晋南 北朝A 社会危机 B 士人群体形成 C 文具的改进王羲之兰亭 序虚玄灵动, 兰亭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张旭、怀素 (草书)狂放不羁隋 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 举制促进,文化繁荣颜真卿、柳公权(楷书)注重规范法度。颜筋柳 骨。宋 代A 重文 B 商业发达, 市民阶层兴 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四家、赵佶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 代A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B 社会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 明强调个性化2、篆刻:以汉字为前

3、提,以篆体入印。 (1)秦汉:标着性时期。秦印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以小篆为基础,融 入隶书风格) (2)明中叶以后:独立,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彭为代表) 。 (二)绘画来源:zzs*#te% 整体感知:中国画分类 分类标准一:中国画写实(宫廷绘画和民间绘画) ;写意(文人画)来源:#中国教 育出版网%分类标准二:山水画(宋代成为 独立画种) ;人物画(例女史箴图 送子天王图 ; 花鸟画(例如清朝朱耷的松鹰图 ) 1、文人画来源:#&zzstep.%com朝代背景(原因)绘画特点名家贡献魏晋A 魏晋时期,士人群体形成B 社会动荡、混乱出现突显个性的文人画顾恺之理

4、论:“ ”作品: 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科举制推动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吴道子“吴带当风”作品:北宋:画风阳刚,体现国家统一的心态宋代A 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B 理学兴起,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南宋:南宋偏安,多描写江南凤光,构图不对称,表现残山剩水。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元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多抒发南方士人郁闷心情明、清时代变化,社会动荡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清:朱耷(八大山人)松鹰图2、民间风情画 (1)背景:宋代以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普及。 (2)代表作品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水浒传插图中国画特点:来源:

5、中国教育&*出版网# 既有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也有写意的文人画。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二、文学 (一)诗歌时 代成就其他春 秋1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雅、颂、 (现实主义)诗经标志诗歌成熟。作品:关 雎 、 硕鼠 、 蒹葭战 国2楚辞:屈原创“骚体” 离骚 确立了中式“浪漫主义”风格抒发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汉 赋汉赋: 特点:手法夸张、词藻华丽、气势 恢宏,体现西汉豪迈时代精神 代表:司马相如、贾谊、张衡例句:“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 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震波。 ”唐 诗1 诗歌:鼎盛时期,二

6、千多人,五 万首诗歌 边塞派:王昌龄 山水派:王维_ 浪漫主义:李白(诗仙) 现实主义:杜甫(诗圣) 、白居易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杜甫的诗体现了自安史之乱后,忧国 忧民的情绪。 白居易的诗批判了晚唐黑暗的社会现 实。宋 词1 词的兴起:新体诗,长短句,适 合歌唱。 代表作家: 婉约派: _ 豪放派: _例句:元 散 曲元朝,汉文人进取无望,借此抒发愁 闷情怀 例句:“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 不晓事倒有人夸赞”从传奇到小说背景(条件)特点代表作意义唐传奇(1)商业繁荣,城市发展;(2)出现“俗讲”和“变文”(1)文言小说;(2)文人创作的虚构故事;(3)以言情为

7、特色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标志着中国小说逐渐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产生重大影响。宋代话本(1)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2)说书在宋代流行。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明朝四大奇书:明清小说(1)明清时期,新兴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2)印刷术完善,书房、书肆迅速发展;(3)社会识字率(1)浸染着追金逐利的社会风气;例如“三言两拍”(2)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清朝:提高。三、中国戏曲背景特点概况意义及地位萌芽傩仪原始社会把生老病死归结为“鬼”或“怪”载歌载舞,蕴含着戏曲的萌芽(1)原始功能是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2)先秦吸收为祭祀礼

8、仪;(3)汉唐盛行成为我国戏曲的源头之一形成宋代“南戏”(1)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出现娱乐场所“瓦子”;(2)各种通俗文化发展。(1)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2)主要在民间流行;(3)有些作品揭露社会现实,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流行区域:戏曲形成成熟元代“杂剧”(1)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进无门(1)兴起于北方;(2)将诗词、歌唱、音乐、对白、舞蹈结合起来;(3)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元曲四大家: 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繁荣清代“京剧”(1)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休闲文化中心;(2)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1)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兼收并蓄,形成;(2)清同治、道光年标志我国戏曲的繁荣间,是第一个繁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