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8687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人长安创意自然_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8 建筑学报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述世界园艺博览会(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是由国际园艺者协会 (AIPH) 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由于影响广泛而被誉为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在西安灞生态区举行的 201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 以下简称世园会 ) 是继 1999年昆明、2006 年沈阳之后,世园会第 3 次来到中国。对任何城市来说,承办一次世界级的博览会,都是对当地城市规划的巨大考验,也必将带来城市魅力的一次升华。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 中国的大城市正在享受着

2、“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质变”影响这些大型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且能够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美化城市面貌,拉动旅游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可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2006 年 10 月 19 日,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金融、 商贸、科技、文化中心的西安决定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将会址定在西安灞生态区广运潭, 成立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开始西安世园会的申办工作 ; 2007 年 9 月 4 日,第 59 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年会在英国布莱顿召开,经过评议,西安获得了 201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 ; 2007 年 12 月 10 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成立,负责

3、世园会的相关筹备工作 ; 2008 年 10 月 26 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第60 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年会上,西安世园会总体策划方案和西安世园会概念性规划方案在会议上通过审议,随后西安世园会的一系列建设活动逐渐展开。西安世园会在理念定位、选址规划、设计及建设施工等各方面都始终追求高标准、突出特色,力图建设成为历届世园会中的典范,邀请诸多大师参与设计,以提升园区的整体建设水平。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长安塔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主持设计; 广运门、自然馆和创意馆由全球“景观都市主义”领军人物、英国普拉斯玛工作室 (Plasma Studio) 首席设计师伊娃 (Eva) 设计。园区景观系统规划由日

4、本首席园艺大师、爱知世博会景观设计者小林治人主持完成,著名建筑设计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等参与了世园会配套设施的设计。同时,首次在世园会中设置了 9 个大师展园,分别由美国园林景观界领军人物玛莎 施瓦茨 (Martha Schwartz)、 英国皇家学会“建筑艺术奖”获得者艾尔科霍夫曼 (Eelco Hooftman)、德国前卫风格代表人物马丁卡路 (Martin Cano) 等大师设计,代表着当今国际上园林设计的最高水平。此外,园内各类景观雕塑由盛珊珊、王建忠、陈绍华、陈云岗、任军等著名艺术家设计。SPECIAL COLLECTION 特集2

5、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王军( 西安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世园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 )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与组织22011.8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丁学俊( 西安?灞生态管委会副主任 )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区位示意西安自古是一座山水之都,南依秦岭为屏、八水绕城,更兼“六岗十一塬”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古代城市中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近几年西安提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城市战略,挖掘古都底蕴、探索西安模式,形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

6、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西安世园会主题为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 “天”即是自然, “人”即是城市, “长安”既是西安的历史旧称 , 也是国家繁荣与安泰的象征, “天人长安”包含了文化历史元素、自然元素、创意元素,意味着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 “创意自然”就是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本次世园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国际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1 经验要素举办大型国际性博览活动需要建设大型展览场所与场馆,因此会址选择非常重要。举

7、办博览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宣传城市、展现城市魅力,因此选址往往位于城市交通区位最优、环境最好且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区域。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 1)环境要素。会址一般位于城市环境优美、景观怡人的位置,如滨水地区是许多承办城市的首选场址。2) 文化要素。选址应考虑地域文化的要素,如北京奥运会会址选在城市南北中轴线的延伸线上,延续与继承了古都轴线突出的城市布局传统,以展现东道主城市的特色。选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博览活动的结合,也能增强参与者对博览活动的意象。3) 交通要素。 博览会往往会吸引大量的参观者集聚, 交通需求较大。从城市角度而言,选址应位于交通便利且有利于大量人群集散的位置,一般往往是公共

8、交通或轨道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从园区角度而言,选址位置或自然条件应有利于园内外交通的衔接 ( 如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山、水、林、塬等要素,营建水运码头或索道等设施与城市衔接 )。4) 建设要素。国际性博览会的举办往往需要大量的建设,选址一般为城市未来拓展方向的用地 ( 如北京奥运会会址 ) 或城市急需改造的弃置地或环境较差的地区 ( 如上海世博会会址、伦敦奥运会会址等 )。2 选址特色2011 西安世园会从全西安市的宏观位置出发,综合考虑到自然、人文、交通以及建设要素,选址于西安市东部灞新区内,紧邻城市快速路东三环以及城市水系灞河。1) 落实西安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功能结构西安市第 4 次总体规划在

9、传承古长安城市格局的同时,综合分析西安用地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城市总体结构布3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8 建筑学报1 规划与建筑西安世园会园区规划的总体结构是 “两环、 两轴、 五组团” 。 “两环”指贯穿园区的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园区,主要展园和景点均分布在主环内,同时也是园区内主要的交通流线。次环主要为扩展园区,布置世园村、指挥中心、世园公寓等服务配套,承担园区内主要展览与服务片区的功能需求。“两轴”是指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南北轴线通过实轴 ( 入口广运门以及长安花谷道路轴线 ) 以及虚轴( 与天人长安塔对景的视线 ),成为园区内的景

10、观中脊轴线。 “五组团”是指园区分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 5 个组团, 展示世园会的核心内容园艺。世园会的水系仍然沿用原有广运潭设计水系,园区内水面面积为 188 万 m2,其中核心区水面约 80 万 m2,为历届世园会中水面积最大, “水”成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媒介。2006 年吴良镛先生在西安提出 : “长安寻梦,愿西安模式在探索中成为现实” ,本次世园会的建筑设计也是对“西安模式”的一种探索。园区内因地制宜,结合地势、环境以及景观轴线,布置了四大标志性建筑,分别为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的长安塔、世园会主入口广运门、主轴线上的创意馆以及锦绣湖畔的自然馆。长安塔

11、位于园区制高点,是整个世园会局形态确定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 。 位于“九宫格局”的东部的灞新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等区域,是依托灞河治理改造,形成集生态、国际会展、现代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区。作为西安市重点发展的“五区一港两基地”之一,规划总面积为 129km2,是以综合现代商贸、会展、休闲度假产业为主的生态型滨水新区,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打造都市生态区,建设生态商务城”的区域定位,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建设。世园会选址在灞河北岸,将园区滨水的地理优势与城市产业结

12、构调整需求相结合,同时也与目前国际上城市重点发展滨水区域的趋势相一致。世园会地区是沿灞河城市发展轴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核心地区,结合已取得成效的生态工程效益,利用河、灞河水系环境,凸显西安八水绕城、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也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宏观布局的落实。通过世园会会址落户于灞生态区,促进了西安城市拉开骨架、疏解老城区各项压力的功能要求。2) 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西安世园会为灞生态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一方面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让该地区均衡协调发展,带动片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功能上,它是未来城市公共活动的一个中心集聚区,并且带动整个沿灞公共活动空间轴线的发展和延伸 ; 在基础设施上,灞作为中心城重

13、点改造地区,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 在环境景观上,以两河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景观轴线和生态走廊,通过塑造世园会地区的滨水生态景观,形成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城市滨水空间意向,加速形成两河为骨架的西安东部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本届世园会以及灞生态区内举办的其他大型国际活动,既对灞生态区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有相当大的刺激与提高,也提高了生态区的知名度,增强了该地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3) 弘扬历史文化西安世园会选址从空间角度看是位于城市滨水新区,但是从历史性角度看这里却是城市“旧区”广运潭。广运潭位于史称“灞上”的灞之滨,在楚汉相争时期是重要历史事件 “鸿门宴” 发生之所; 唐长安时期

14、, 这里是我国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开世界博览会之先河。世园会选址位于 “灞上” , 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再现唐长安时的盛世旷景。4) 促进生态保护灞生态区作为生态型城市新区,是西安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区域。借助世园会的举办,进一步对片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先后实施了河碧水工程、桃花潭景观工程、雁鸣湖湿地工程、广运潭生态工程等,新增水面 8900 余亩,占西安市新增水面比例的 80%,湿地覆盖率达 9.8%。绿化面积 6700 亩,沿路绿化带约 42km,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3m2。生态用地面积 2836.

15、7hm2,占区域总面积 21.8%。清理垃圾 120 万 m3,铺设截污管道 23km,正在建设第 5 和第 12 污水处理厂,灞河下游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过治理,灞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灾害得到治理,生态涵养功能大幅提高,河道生态走廊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成为西安的生态补偿区。和红星( 西安市规划局局长 )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与建筑设计42011.8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规划总平面北广运门主入口广场自然馆世园村大师园后勤入口长安塔创意馆灞柳驿灞上人家团队入口东三环世博大

16、 道灞河5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8 建筑学报功能分区功能结构的标志和观景塔,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现代元素,用现代技术和材料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广运门、创意馆和自然馆在设计上大量使用斜面、褶皱等形式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广运门作为世园会主入口,横跨 60m宽世园大道,获得英国wallpaper 2011 年度设计大奖。创意馆是世园会主展馆,主要展示园林园艺、植物花卉的新成果、新产品,以及环保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等,设计结合码头和周边场地,由不规划几何体组成,外立面采用青铜、玻璃、石材等不同材料,和花园式种植屋面共同形成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自然馆是世园会的植物温室, 主要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气候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观 ; 倚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地形完美结合。此外,欧陆风情、椰风水岸 2 个服务区是欧洲及东南亚的传统建筑风格,灞上人家服务区是关中传统民居风格。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放在世园会里,却并显杂乱和冲突,反而相得益彰,体现出西安以及世园会对不同文化的包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