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468297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长春版第十册《黄山松》教学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松教学设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长山镇蒙古族小学 皋娃 、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黄山松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中国形象的代言!黄山松是由黄山 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 拔 800 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 1500-1700 米处,南坡在 1000-1600 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 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本课的教案设计,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力求通过课文的学习, 使学生理解黄山松这一了不起的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二、教学课题课题: :

2、黄山松 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黄山松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 一课。 黄山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松美不胜收的各种 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和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章的表达很有特色,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山松 的奇和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如 身临其境。是一篇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的美文。 四、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以读引悟 五、五、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导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 莲花高入秋。 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

3、玉屏楼。”你听出来了吗?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生:黄山。 师:(板书“黄山”二字)关于黄山你知道多少? 生:交流资料。 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板书)是黄山的四绝,而黄山松则是“黄 山四绝”之首,黄山素有“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经典。黄 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 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今天,就让我们跟着 作家丰子恺走进黄山松(补充板书)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师:谁能介绍一下丰子恺? 生:交流资料。 师:同学们的预习效果非常好,相信这节课的表现也一定不俗。 师:出示学习问题。 1、巩固 10 个字,并能知其意

4、。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读通课文,交流自己不懂的字词句。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1、师:我们就来完成第一个问题,检测一下,你们的生字预习的怎么 样。 师:出示字卡,学生认字扩词,练习造句。 师:说了半天的黄山松,那黄山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有什么特别 之处呢?赶快把书翻开,一起去看一看。 【一读:默读】 生:快速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巡视指导。 生:交流所得。 【二读:范读】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想读读课文,看看那些松树。 师:范读课文。生:听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生互动评价。 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总结课文内容。 【三读:浏览】

5、 师:黄山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而千姿百态的松树则是 黄山的灵魂。黄山松的奇,黄山松的美,黄山松的内涵远不是一次两 次的读就能感受的到的,关于黄山松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不能理解 的,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用笔圈画出你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生:浏览课文,圈画疑问。 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动交流解疑。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师:文章以黄山松为题,文中的描写也是以黄山松为主,作者是从黄 山松的哪几方面进行描述的呢? 生:快速浏览,划分自然段。生:交 流分段结果。 师:课文开篇就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黄山的松树 到底有什么特色?作家丰子恺是怎样把黄山松的特色形象而传神地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生:做相关习题。结束语:黄山“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希望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黄山松带给你的也是这样的美好!著作权与使用说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 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 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