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65878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培训(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教学大纲制订 相关问题说明1目的:全员思考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理念与改 革;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实践育人)全员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呈现、师生互 动、课堂管理、辅导答疑、指导实践、 多元考核)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知识、能力、素质 、社会适应力、多元发展力)2总总 体体 流流 程程3总体流程解读1.解读培养方案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承接关系明确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养成 的作用 42.解读就业面向u明确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培养目标 专业通用能力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学生掌 握专业基本能力的途径 专业核心能力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提高学 生能力

2、和竞争力的途径 专业特定能力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形成学 生特殊能力的方法 53.确定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案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课程内容筛选方法,形成课程纵向 结构和横向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形成 具体课程方案 64.制修订教学大纲l是执行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 养目标和课程教育目标要求的基础 性文件l是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 价、编写教材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 据7明确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明确本门课程地位和作用明确本门课程的前后承接课程及与本 门课程的关系u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 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u服从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

3、整体优化的需要; u以“精讲多练,注重应用”为原则 8分析学情u学生学习风格、兴趣、思维方式、学习动机 等特征,确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手 段(学习载体基于任务或项目) u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需掌握知识差距, 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u分析学生掌握新知识、操作新技能的学习能 力(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9分析教材u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选定教材(国家级优秀教 材、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 平自编教材) u分析教材与大纲差距及与课程目标能力关系u分析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u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调、 换(选定教学参考资料)u制定教材使用策略 10p内容的处理n内容处理应当符

4、合科学性和逻辑性(避免与 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交叉课程群)n淘汰陈旧过时、相关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吸 收本学科先进研究成果新知识、新理论 、新技术、新方法 n主要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按照自己的 理解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 书只用一本教材的教师不是好教师);n可以通过自学等方式的选择将次要的内容由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11选择教学资源、教学场地、教学资料 、教学设备、实践设备 n教学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讨论n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及 教具、图表、幻灯和录像、计算机、投影仪 、示教等 n教学场地: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 、实训室n教学资料:教材、教

5、辅资料12确定教学进度教学评价设计n包括点名、提问、讨论、习题作业、实践、期 中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评价内容n确定评价标准与评价细则n评价结果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导向作用13实践教学设计n实践教学目标设定n实践教学内容设定n安全措施设定n实践教学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n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14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总学时数: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 学时 实验学时:学时 15总 学 分:开课学期:参考教材:书名(第几版).主编.出 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参考资料:书名(第几版).主编.出 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16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

6、的性质是专业的课。(通识基础;通识选 修;学科基础;学科选修;专业主干;专业 必修;专业拓展)(通识教育实践;独立专业实 践;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实践) 要求学生在已完成、等课 程的学习基础上(先修的基础类课程)方可 开设,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 等课程奠定基础。 基础课的支撑和基础作用 172.课程教学目标(布卢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主要获得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等基本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 等基本素质。 183.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讲授:讲授(板书、多媒体)

7、、讨论、案例分 析、探究(研究性教学)、实验(实践、实训)例:采用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运用 板书+多媒体教学的手段。 自学:主要自学内容、辅助条件例:自学内容授课时给定,同时指定教学参考 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相关案例;观看 教师礼仪讲座录像。 19习题及作业:章节(重点难点)习题 及作业例:任选、等教学内容,设计 45分钟的教案,制作PPT例:设计10-15分钟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PPT例:每节课堂教学后安排3-6个习题 20辅导、答疑: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随时举手提问并答疑; 课间辅导及答疑;电话辅导及答疑;邮件辅 导及答疑。 实践环节:(通识教育实践;独立专业实践;创 新创业

8、实践;第二课堂实践) 例:课内安排3个验证性实验,独立实践周安 排2个创新性实验21考试:(按学校考试改革方案进行描述) 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30分(其中出勤考 核10分,作业10分,期中考试10分),期末闭 卷考试70分(按百分制考核后折算) 例:期末考试试卷布局如下: 22例: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如下: 23二、学时分配 2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 ;理解;掌握。 教学基本要求: 25例:(专业规范中有知识点的要求)26教学基本要求 “认识层次” “了解”、“理解” 和 “掌握”了解是指泛读和识记的内容;理解是指要求学生领会所规定的内容,

9、包括概 念、性质、用途、结构等,必须对某些原理 和理论作出解释或简单推理;掌握是指以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为特征,要求学生对理论的说明、论证、分 析和概括,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的程度 和牢固的记忆。 27“讲授程度” 课程内容“简单介绍”“一般讲授”“重点讲授” “特别要求” 学生运用知识所应达到的要求 和程度“认识层次”的“了解”、“理解” 和 “掌握”三个层 次“讲授程度”的“简单介绍”、“一般讲授 ”和“重点讲授”:不是必须一一对应的 28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例:本章共有个重点问题,个难点问题 ;重点难点问题采用课前回顾;课堂提问、讨论 (辩论、重点研讨);课后作业;课

10、间辅导 答疑;验证性实验等方法,使学生完全理解 、重点掌握、熟练应用。 29四、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其他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论文 、调研报告等;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需单独编制教 学大纲。 30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 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 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 实验。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数 据处理等技能为目的。 31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 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u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 u运用一门课程或

11、多门课程的知识与能力 u一门课程之后开设,或几门课程之后安排 u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独立周) 32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 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 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完成实验设计、观察、分析和掌握其 发生机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u在学生常规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33创新性实验是指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兴趣, 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完成实验观察、 分析、操作和创新等任务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u建立基于问题、项目、兴趣的实践教学模式u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 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按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指标体系 设定 35要求编写范围:所有课程和实践教学环 节 u课程教学大纲(含课内实验教学环 节) u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教 学大纲。3637保持基本框架;统一格式(文件要求) 。 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扼要,名词术语定 义准确,避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术 语或定义;内容表述结构应合理,层次 清晰,格式规范;标题、序号、标点符 号、计量单位等应当规范使用。 同名课程学分(或课时)不同或者教学 要求有明显差异的,应分别制订教学大 纲。 38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