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习理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65862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学习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行为学习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行为学习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行为学习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行为学习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学习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学习理论(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n一、有关概念n二、行为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n (一)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n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n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n (四)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n (五)米勒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n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n三、评价一、有关概念n1.行为(behavior):一般指个体在主观 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表情、 动作和语言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无限扩 大了行为的概念,他们把人与动物对刺 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不仅 指一切遗传与习得的所谓外显行为,还 包括一切遗传与习得的内隐行为。后者 指内脏活动和思维活动。n 一、有关概念n2.学习(Learni

2、ng):是指经验和行为的 获得、发展和变化过程。行为主义心理 学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 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n 3.行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aries of behavior):一般指刺激-反应理论, 是 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 的理论。二、行为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n (一)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n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n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n (四)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n (五)米勒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n (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n华生(J.B.Watson)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创始人,1913 年他发表的一篇

3、题为行 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文章是 这一学派诞生的标志。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n 1.华生反对以人的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 对象,认为内心深处的主观体验、意识, 甚至脑的活动都是不能进行科学研究的。n 2.心理学的主题是“可观察的行为”,目 的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n 3.提出刺激反应(S-R)公式,认为 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 性关系,才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或根 据反应推知刺激。n 4.放弃内省法,大力提倡客观法,即 条件反射方法。n 5. 极

4、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和教育万能 论者。 华生其人nJohn B.Watson:华生(1878- 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n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 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 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 法。n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 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 会主席。 (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lassical conditioning theory)n 由巴甫洛夫(Ivan Pavlov)于 20世纪20年代提出。n 1.巴甫洛夫进行狗的消化过程 研究的意外发现,观察到学习可以 来自两个联结在一起

5、的刺激。n 2.创造了严格实验条件下研究 高级神经活动的方法。(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n 3.实验表明,条件反射不是天生的一 种反应,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条件反射 是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与环境平衡 的重要基础和条件。n 4.人类天生具有非条件刺激(UCS)-非 条件反应(UCR)联结;学习的产生是因为经 典条件作用创造了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 (CR)联结。经典条件反射(一) 反射n定义:中枢神经系 刺激 规律性应答n结构基础:反射弧n特征:单向、中枢延搁、总和、后放n协调机制:交互抑制、扩散、反馈n分类:n 非条件反射:先天、固有n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经典条件反射(二) 条件

6、反射n一、人物与实验n巴甫洛夫其人n巴甫洛夫的狗n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n建立条件n1 时间:接近性、次序性n2 刺激:相倚性n特点n1 强化/消退n2 泛化/分化n3 二级条件作用n医学应用:恐怖症n1 系统脱敏n2 倾注条件作用过程n 1.强化(reinforcement):指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 产生促进过程,即非条件刺激(UCS)的作用过程。n 2.习得(acquisition):即条件反应首次被诱发出 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n 3.消退(extinction):如果非条件刺激(UCS)长期 不与条件刺激(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 射就会消失,此现象称为消退

7、。n 4.泛化(generalization):某些与UCS相近的刺激 也产生条件反应(CR)的效果。条件作用过程n 5.辨别(discrimination):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 维度上对与条件刺激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过程。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既不过度选择,又不过度反应)n 6.相倚:为了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 了CS与UCS在时间上相接近外,CS还必须可靠地 预期UCS的出现。(Robert Rescorla,1966)n 7.信息性:如果存在着多种刺激,刺激越强 ,与其他刺激越明显,越容易被注意到,CR形成 的越快。对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

8、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为阻断 (blocking)。(Leon Kamin,1969)(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n 1898年桑代克(E.L.Thorndike)以 猫做实验。他把一只猫关在笼子里, 笼 外放置食物,猫不断尝试弄开笼子的活 门。起初猫出现“尝试与错误”性行为 ,乱抓、爬、咬、后来偶然打开门闩, 取得食物。如此重复数次,错误动作减 少,最后可直接把门打开。n桑代克问题箱图示(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n按照桑代克的分析,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 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 联结(stimulus-response connection)。S-R联结浓密学

9、习是随着通过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逐 渐产生的。n 桑代克据此提出“效果律”(law of effect)的学 习法则:行为得到奖励, 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 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n桑代克简介:n教育心理创始人n学习的实验研究n猫的学习实验:n问题箱n尝试与错误(四)操作条件反射n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是美国心理 家斯金纳发现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 的学习方式。斯金纳从桑代克、巴甫 洛夫和华生的理论出发,更系统地研 究了行为规律以及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操作条件反射n他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刺激的结果, 行为的后果又可作为后

10、续行为的原因。因 此,人们可以运用环境刺激和行为的后果 来控制新行为。这种由结果控制的行为称 为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er)。操作条件反射n斯金纳以“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装置进行实 验(1953)。老鼠逐渐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取 食的行为。按压杠杆的行为可因停止供应 食物而逐渐消退。这一过程是学会一种操 作的过程,因而被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 这里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对工具操作的学习,故又称工具操作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n斯金纳箱操作条件反射n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之处在 于:操作条件反射事先没有诱发刺激,其 行为是自发的、随意的,动

11、物通过主动操 作来达到一定目的,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 。n 进一步研究表明,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 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 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 在复杂的行为中往往并有两种反身模式。操作性条件反射n一、人物与实验n斯金纳其人:B.F.Skinner:斯金纳 (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 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 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 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 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 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 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 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 奖。 n白鼠学习实验:n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12、:n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n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 vs.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n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二、基本观点二、基本观点n学习观:n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 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 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 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n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反应强化的过程。n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类型n1 强化:行为概率增加n 正强化:给予 积极刺激n 负强化:撤除 消极刺激n2 惩罚:行为概率减少n 正惩罚:给予 消极刺激n 负惩罚:撤除 积

13、极刺激n3 消退:不予强化n四、应用范围n1 教育领域:学习论n2 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法律。n3 医学领域:心理干预与治疗n五、总体评价n贡献:n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 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n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 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n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n局限:n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 条件反射,过于偏狭。n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 器辨别性刺激与泛化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都去改变某一行为的概率。相反,你可能只 想改变某一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概率。例如,你想强化小孩子在教室里安 安静静

14、坐着的行为,却不想改变他们在课间喧哗的行为。通过强化和惩 罚相联合,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i) 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有机体知道,当一些刺激而不 是另一些刺激出现时,他们的行为很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某一特定的影响 。 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相相倚(three-term contingency)并相信它能解释大多数人类行为。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一旦某 一反应在一种辨别性刺激出现时被强化,相似的刺激也能成为同一反应 的辨别性刺激n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n原理n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

15、个行为一时作 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 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 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n内涵n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 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 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 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 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 学目的。n原则n小的步子n积极反应n自定步调n低的错误率n及时反馈n实施n直线式程序n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n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n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 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n强化原理与技术n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n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五)内脏操作条件反射n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又一 种类型。1967年,心理学家米勒(N.E.Miller )进行了内脏学习试验,他在用箭毒排除任 何随意肌反应的条件下,以刺激脑的“愉快 中枢”奖赏的办法,使动物的心率和肠收缩 发生了预期的变化,当肠收缩时给予奖励, 肠收缩活动就增加,心率仍维持不变;当心 率快时给奖赏,快心率就增加,慢心率减少 ,而肠活动保持不变。内脏操作条件反射n米勒还训练动物成功地控制血压及其它内 脏平滑肌运动和腺体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