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5849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cn(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规划我国原油供需及运输规划 (以下资料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代表个人观点,仅作参考)(以下资料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代表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一、我国原油进口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原油进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原油生产大国之一, 但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和原油进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致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对原油的依赖程度日趋加深。根据我国未来能源的供给情况,煤炭将仍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但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原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会有所提高。 (一)原油供需平衡现状及原油进口需求预测(一)原

2、油供需平衡现状及原油进口需求预测 1、原油供需平衡现状、原油供需平衡现状 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尤其是人均石油资源量更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8%。消费增长、资源短缺、依赖进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消费需求相应快速增加,原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原油产量已跟不上消费量的快速增长。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仅为 1.8%,1997- 2008 年一直徘徊在 1.6- 1.9 亿吨之间。而同期,原油消费量年均增速达6.4%,目前消费量已达到 3.6 亿吨,产消缺口达到 1.7 亿吨。自1993 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

3、口国以来,国内原油供应保证率不断下降,自 2004 年起下降到 60%以下。 为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原油规模迅速扩大,到2003 年进口量已达 9112 万吨,2004 年突破 1 亿吨,2008 年达到 1.79 亿吨,与 1990 年相比,18 年间原油进口量增长了 61 倍多,年均增速高达 25.7%;而同期原油出口则迅速减少,2008年出口量为 373 万吨,仅及 1990 年的 1/6 左右。由下表可知,随着我国原油资源保证程度的不断下降,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加,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中国对国外原油资源的依存度已达 50%。 0500010000150002

4、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990 1995 1998 19992000 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2007 2008原油产量原油消费量90 年以来原油产量和消费量示意图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19901995 199819992000 2001 2002 20032004 2005200620072008进口量90 年以来原油进口量示意图 2、原油进口需求预测、原油进口需求预测 以 2003 年我国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在居民消费结构

5、升级形成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以钢铁、化工、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快速成长,推动我国向重化工主导的工业化后期推进。重化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未来我国能源需求与国内供给的缺口也将日益增大,对国外能源的依赖也将越来越大。 根据我国石化工业发展规划, 未来我国原油加工发展总体上将争取大致维持与同期油品市场需求增长同步.未来 10- 15 年我国原油产量基本只能维持在目前水平或略有提高的 2.0 亿吨左右,消费需求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油源弥补。预计到 2015 年原油消费量将达到 5.31- 5.74 亿吨, 2020 年为 6 亿吨以上。 根据估算,2015 年和 2020

6、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 3.31- 3.74 亿吨和4.0 亿吨以上,其中海上进口量分别为 2.81- 3.24 亿吨和 3.25 亿吨以上。 中国原油产量和进口量现状及未来预测 单位:万吨 年 度 2008 2015 2020 国内产量 18973 20000 20000 进口量 17899 33100-37400 40000 其中:海上进口 15997 28100-32400 32500 (二)我国进口原油运输区域分析(二)我国进口原油运输区域分析 从我国进口原油的地区分布看, 在初期进口量较少时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随着进口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东南亚本地经济发展对原油消费需求的快速增

7、长,我国进口原油已主要转向中东、西非地区。2008 年我国进口原油总量 17889 万吨,其中从中东地区进口量 8962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50.1%;非洲地区进口 4613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25.8%;亚太地区进口 2059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11.5%(详见表 1- 4) 。随着我国进口原油规模的不断扩大, 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国家将实施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对有原油出口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如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非洲等,将通过多种贸易形式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原油贸易,以便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原油进口渠道和经济的油源,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进口的原油量。 我国原油外贸进口量及地区

8、分布 单位:万吨、% 2001 年 2003 年 2005 年 2008 年 中东 3885.8 55.3 4628.6 50.8 5985 47.1 8962 50.1 亚太 1250.8 17.8 1418.0 15.6 969 7.6 2059 11.5 非洲 1208.6 17.2 2218.2 24.3 3834 30.2 4613 25.8 其它 681.6 9.7 848.0 9.3 1920 15.1 2255 12.6 合计 6026.3 100.0 9112.8 100.0 12708 100.0 17889 100.0 就国际原油分布和全球石油消费发展, 未来我国进口原油

9、可供选择的空间不容乐观。俄罗斯远东贝加尔湖附近油气资源,距离我国东北和华北较近,很适于我国加工利用,但面临日本等邻国的强烈争斗。俄中原油管道目前正在推进中,其进口数量估计也就只能抵平同期大庆原油产量下降部分和东北地区新增加工能力的一部分,预计在 1500 万吨左右。哈萨克里海东岸地区资源丰富,目前哈中原油管道项目已经实施,可提供向中国供油2000 万吨/年的能力;二期项目也正在推进。此外,中缅原油通道也在积极建设,预计能力也在 1500 万吨左右。总体而言,未来我国进口原油仍然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并主要依赖海运进口,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新增原油加工量将基本来自海运进口原油。这也决定了我国未来

10、进口原油仍将主要采用超大型船舶海运进口。 就海运通路能够达及的资源看, 东南亚产油国将因本地区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使石油出口规模迅速萎缩,不再可能大量向我国出口原油;而距离我国很近的俄罗斯撒哈林岛油田的开发,虽有望成为我国一个新的比较经济适宜的进口原油来源地,但由于原油生产开发刚起步,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其原油出口规模最多也只能达到 3000- 4000 万吨/年,而且还要面临韩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争斗,预计未来可供我国利用的资源量最多也就几百万吨。 未来能够长期为我国所利用的油源主要还是中东和正在发展中的非洲地区,预计中东将继续作为我国进口原油的第一大资源来源地,占我国原油进

11、口总量的 50%左右;来自非洲地区的进口原油比重也将维持在 25%左右。 我国进口原油规模和进口油源分布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船舶大型化的技术经济优势,决定了我国未来原油进口采用超大型船舶海运进口最为经济、便捷,相应的我国在沿海大连、青岛、宁波、舟山、湛江等地建设 25万吨级以上的原油码头,并布局建设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基地,以适应我国原油海运外贸进口需要。 二、我国原油运输方式解析二、我国原油运输方式解析 (一)管道(一)管道 2008 年, 我国共建成原油管道 1.7 万公里、 成品油管道 1.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 3.3 万公里,海底管道 3000 公里。除去厂(场)内生产管道,我国油气管道

12、里程为 5.83 万公里。 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大都分布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决定油气管道呈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布局,如已建成的西部管道、西气东输管道、大庆油田外输等管道。另一方面,我国海上油气开发也具有一定规模,油气管道呈由东向西布局。 近年来, 我国管道建设保持高速增长, 特别是西气东输、甬沪宁原油管道、西部油管道等大型管道建成投产,油气管道骨架已初具规模。 (1)西北通道 管道西北通道主要担负新甘青地区各油气生产基地油气外输以及西亚进口油气输送任务。通道由中哈原油、西部原油等管道组成。 (2)东北通道 东北通道主要担负辽吉黑和蒙东地区等油气生产基地油气外输任务。通道由

13、庆铁铁大、铁秦秦京等管道组成。 (3)东部通道 东部通道主要担负华东、 华中地区油气供应任务, 以海上进口为主。通道主要由天津- 燕山、大港- 石家庄、黄岛- 东营、鲁宁、甬沪宁、沿江等管道组成。 (4)西南通道 西南通道主要担负我国西南地区油气的输送任务, 主要由中缅等管道组成。 (二)港口(二)港口 2008 年,全国沿海共有原油专业化泊位 73 个,年通过能力达到 34693 万吨;其中主要原油接卸港 9 个,34 个专业化泊位, 通过能力 28639 万吨, 占到沿海总通过能力的 82.5%。 同年,全国沿海港口原油吞吐量 25790 万吨, 从总体上来看, 原油专业化泊位能力比较富裕

14、;其中,9 个主要港口原油吞吐量 23070 万吨,占到沿海原油总吞吐量的 89.5%。我国外贸进口原油主要依赖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 2008 年全国沿海港口 15 万吨级以上原油专业化泊位 16 个,年通过能力 22586 万吨,占到沿海总通过能力的 65.1%; 全国沿海外贸原油进口量 15997 万吨; 其中通过其中 15 万吨级以上泊位的量达到 15598 万吨,占到总海运外贸进口量的 97.5%。 此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秦皇岛港和南京港。 秦皇岛港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原油下水港, 2008 年接卸原油 261 万吨, 出港 453万吨。 南京港是长江沿线重要原油中转港, 2008年接卸

15、原油 1042万吨,出港 454 万吨。 (1)辽宁沿海 目前,辽宁沿海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主体油气水运通道布局,主要通过大连港、锦州港外贸进口,利用港口疏运管道供应辽宁沿海锦西、大连、西太平洋等炼厂,部分通过后方管道和铁路输送至东北区域其他炼厂。 (2)津冀沿海 目前, 津冀沿海已经形成了以天津港为主体的油气水运通道布局,主要通过天津港街卸外贸进口、二程中转及渤海海上油田原油,利用港口疏运管道联系后方天津- 燕山、天津港- 天津石化、南疆- 大港、天津- 沧州原油管道供应后方天津石化、大港石化、燕山石化、石家庄炼化、沧州炼化等炼厂,利用公路主要供应山东地区地炼。 (3)山东沿海 山东沿海目前已

16、经形成以青岛为主体的外贸原油接卸, 以烟台、威海等港为主的二程接卸布局。青岛港现有 20 万吨级兼顾25 万吨级的原油接卸泊位 1 个,通过能力 1700 万吨,目前吞吐量已经超过设计能力。主要通过东黄输油管道(复线) 、东临输油管道(复线) 、沧临输油管道供应山东省青岛石化、齐鲁石化、济南炼厂等以及与胜利油混合供应河北的石家庄炼化、沧州分公司等炼厂。此外,还进一步通过鲁宁管线与胜利油混合供应长江沿海五炼厂。 (4)长三角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上海为主体的外贸进口原油接卸和以长江沿线港口二程接卸港口布局。主要通过甬沪宁管线和水水中转进江至南京港,再由仪长管道或长江驳船队供应长江三角洲及沿线镇海炼化、 上海石化、 金陵石化、高桥石化、扬子石化以及清江、扬州、泰州和杭州等小型石化企业。此外,利用青岛进口油与胜利油混合通过鲁宁管线向沿江安庆石化、九江石化、武汉石化、长岭石化、荆门石化五大炼厂。目前, 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接卸外贸进口原油的大型泊位有5个,即宁波算山 2 个、大榭 1 个和舟山岙山 1 个、册子岛 1 个,拥有总接卸原油能力 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