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465708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 第二次课的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第三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第四节 外部性及其纠正一、纯粹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纯粹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指一种物品被提供或生产出来之后,想要 阻止人们消费使用该物品是不可能做到的;或即使 能做到,但是太过昂贵以至于不现实。(P27) 非竞争性:指一种物品被提供或生产出来之后,一个 人对它的使用或消费并不减少、妨碍其他人对该物 品的使用或消费。(P28 名词解释) 国防、外交、司法、环保、科技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

2、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纯粹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来源于一个事实:对许对许 多公共多公共产品来说,产品来说,在其使用量达到某个临界值之在其使用量达到某个临界值之 前,增加一个使用者或消费者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前,增加一个使用者或消费者所产生的边际成本 为零。(为零。(P27-28 理解)理解)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表示为了增加1 单位的产出所必需付出的额外成本。10件上衣200元,而生产11件上衣为218元,那么 第11件上衣的边际成本就是18元人民币。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二、公共产品

3、和非公共产品的识别二、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的识别(两步骤)1、看该物品的使用或消费中是否存在竞争性;2、看是否存在排他性 (P29 选择题)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的识别法: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的识别法:(P30 选择,简单)选择,简单) 1、纯公共产品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2、纯私人产品 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3、公共资源 具有非排他性,但却是竞争性的。 4、准公共产品(公共道路、桥梁、公共厕所) 具有排他性,但却是非竞争性的。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纯公共产品的范围是比较狭小的,但准

4、公共产品 的范围较宽。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院、应用科学研究、 体育、公路、农林技术推广等事业单位,其向社会提 供的属于准公共产品。此外,实行企业核算的自来水、 供电、邮政、市政建设、铁路、港口、码头、城市公 共交通等,也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问题三、搭便车问题三、搭便车问题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因而难免会产生搭便车问题。搭便车:就是指人们使用或消费了公共产品,但却没有支付 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说人们在公共产品的使用上不劳 而获、坐享其成。(P30)如何解决搭便车现象?公共产品的生产必须由政府集中计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 原

5、则来分配公共产品。(P32)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一、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低效率需求曲线:即对应于每一价格水平,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品数 量的曲线。(P32)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MR,指销售增加1个单位所引 起的总收益的变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P33)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 价格也应该为零。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为了得到某种产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与 他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P33)消费者剩余=买者

6、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实际成本以买电脑为例,虽然都知道某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 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购买;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 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假如现在就只有l台笔 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 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其他笔记本厂家愿意出的 9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如现在有4台联

7、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 以8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 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方, 他获得了10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方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 剩余,就连丙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台 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000元。实际上丁方虽 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 有以高于自己愿意的价格去支付购买。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所以,生产者剩余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就是生产者剩余, 其

8、实就是企业赚的利润。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各家计算各家的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 够获得较多的生产者剩余。假如现在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 是7800元,戴尔的成本是7500元,联想的成本7000元,如果都按照 8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 元和1000元的生产者剩余。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 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消费者剩余也好,生产者剩余也罢,其实都 是消费经济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 所得到的收益。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在边

9、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价 格也应该为零。公共产品由私人部门生产为什么会出现低效率?如果公共产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和管理,将造成收费水平的提高 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并且,由于消费者剩余的下降超过了生 产者剩余的上升,两者相差的那一部分成为真正的社会福利损 失,这正好表明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P34)无谓损失又为社会净损失,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而引起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 所损失的消费者 剩余和生产者剩余。OQPQGQCAPP大桥的通行数量大 桥 的 收 费 水 平通行的需求曲线无谓损失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

10、二、政府提供的私人产品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的两种情况: (P34)1、某些私人产品即使由政府免费提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无 谓损失;2、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采取统一提供某些私人产品的方 法。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一)免费供应与无谓损失1、免费提供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的私人产品(自来水); (P34)2、免费提供会造成很大损失的私人产品(高级保健服务)。 (P35)边际成本OOQP0Q0Q1E MCDD自来水的使用数量自 来 水 的 价 格对自来水的需求曲线过度消费造成 的福利损失OOQP0Q0Q1O MC高级保健品的使用数量高 级 保 健 品 的 价 格对高级保健品

11、 的需求曲线 过度消费造成 的福利损失E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两种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小不同。 (P36)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称为需求弹性,它衡量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大小。(变动大,弹性大。变动小,弹 性小)必需品和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区别: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们的需求弹性一般都比较小。这是因为人们对必需品的 需求通常是比较稳定的,并没有太多变动的余地。奢侈品的需求弹性一般比较大,因为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通常有较大的变动 余地。比如,奢侈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可能大幅度缩减在该产品上的支出。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

12、产品的提供无谓损失和需求弹性的关系: (P37)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是因为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需求弹性大的私人产品由政府免费供应,无谓损失相对较大需求弹性小的私人产品由政府免费供应,无谓损失相对较小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提供(二)免费供应与社会公平(P37-38)教 育 服 务 的 价 格教育服务的需求量穷人对教育的 需求曲线富人对教育的 需求曲线生产的边际成本QQPQQR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一、庇古均衡(P38)效用:是指人们从某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名词 解释)基数效用论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效用是可以测量并且加 总

13、求和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该事物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如在 周末是选择欣赏一部电影还是选择看一本小说。只有当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产生的边际负效用 时,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实现了。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规范性分析1、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P39)私人产品的总需求就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 需求量的横向加总。 D=DA+DBOQAQBQOP1P0gEDBDASD=DA+DB私人产品的产量私 人 产 品 的 价 格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2、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P40)公共产品的使用或消费具有非

14、竞争性。也就是说,一旦 生产出来之后,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享用同等数量的公共 产品。因此与私人产品的总需求曲线不同,公共产品的总需求 曲线是由全体消费者各自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而得到的。因为每个消费者使用的是同等数量的公共产品,但他愿 意支付或能够支付的价格却是不一样的。OQ0Q1P0=T=TA+TBgEDBDASD=DA+DB公共产品的产量公共产品 的价格PA=TAPB=TB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3、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P41)在私人产品的场合,每个消费者都面临同样的价格,这一价 格水平等于边际成本,即PA=PB=P=MC在公共产品的场合,每个消费者面临相同

15、的产量和不同的价 格,公共产品的总价格等于生产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也等 于每个消费者支付价格的总和,即PA+PB=P=MC相同之处:都符合“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原则”。不同之处:公共产品的总价格是所有单个消费者支付价格之 和,而私人产品的价格对于任何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告诉我们,纯粹的 公共产品不宜由私人部门提供,因为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 的使用量都是相同的,但各自的评价却不同,这使得市场机 制无法对公共产品进行统一定价。采取区别征税原则关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分析基本上采取这样的思路:以全体使用者缴纳的

16、税收来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至于 单个使用者应缴纳多少,则由他的受益程度来决定;谁受益 多,谁就应当多缴纳。 (P41)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证分析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是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偏好显示问 题。虚假的均衡1、坐享其成(假装对公共产品漠不关心,仿佛和自己无关, 便拒绝支付任何费用,暗地里却坐享其他社会成员支付所促 成的公共产品,最后大家都想吃白食,导致公共产品产量下 降为零) (P41)2、过度供给(每个人都夸大自己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果导 致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 (P42)公共经济学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四、混合品的均衡(P42)混合品:是既有公共产品性质又有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 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 得不到的收益。混合品既是个人投资的对象,又有溢出效应,从而既应该由 个人付费,又需要社会支付一部分成本来保证这类产品的有 效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