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65237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44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13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四川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一、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取向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时代的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进入了长达六年的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不断推出,增速换挡有望在“十二五”末完成,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将进入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时期。在经济增速趋缓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 创新驱动发展的紧迫性也越来越突出。 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不仅体现了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更满足了社会经济进步的现实需要。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2013 年,虽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 22.1%,实际增长率达到19.6%1,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达到 25.9%,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仅为9.7%2, 这意味着我国以投资拉动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效果已不明显。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获得更强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摆脱对资源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过度依赖,转入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驱动的轨道,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

3、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无论是发展的过程还是发展的结果, 都存在着隐忧。 一方面, 在需求结构上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外需, GDP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 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外延的扩张。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处在“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3并存的发展阶段,传统的“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5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473 3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包括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在内的 “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

4、” ;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投资驱动发 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614投入、高增长”的工业化道路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以知识和科技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酷约束,经济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存度居高不下, 中国极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市场需求的压力, 勉强支撑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 雾霾、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暴露出环

5、境不堪承受之重,引起政府和国民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通过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社会创新环境,坚持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种自主创新方式相结合,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获得核心技术的唯一途径 凭借技术优势和建立在这一优势基础上的传统国际规则, 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高度垄断, 大量的超额利润从消费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手中攫

6、取。 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将各种高科技产品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利润支付给外国专利持有者, 我国企业获得的利润被严重压缩。中国要想从“技术洼地”成为“技术平地”,并逐步迈向“技术高地”,核心技术是关键。只有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获得关键和核心的技术,打造“先发优势”,实现在关键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领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赶超。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路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 年中国人均 GDP 为 6767 美元4,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 这一时期, 经济、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发展容易掉进“中等

7、收入陷阱”5。近年来,随着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问题显现,不少学者指出中国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展阶段” 。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56 5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 GDP 在 3000-10000 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在迈向人均 GDP 在 1 万美元 以上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时,由于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矛盾集中爆发,贫富分化和贪污腐败严重,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的停滞徘徊期。 615我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技术的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的国际化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最关键的是自主创新。因此,只有实施

8、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占据发展先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价值,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地落实, 关键在于经济和科技的协调发展中能否有效地引入、利用和加强“三种力”。一是创新的动力,动力决定创新的活跃程度,而动力则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新的导向性。二是创新的能力,能力决定了创新的水平, 而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创新人才及其组合对创新活动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三是创新的实力,实力决定了创新的市场价值,而创新的实力应当而且只能取决于市场中决定产业和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家以

9、及自主创新体系。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创新人才的基础性、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自主创新体系的协同性等四个方面上。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驱动发展是依靠人的发展,强调通过具有生产效率高、收益递增特性的智力资源去开发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节约并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自然资源。创新驱动发展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实现,强调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民众对社会事务、民主法治建设等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让每个人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国家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卓越的创新人

10、才是优秀创新成果的创造者。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创新导向,鼓励每一个社会细胞发挥出自身的创新活力,强调对科技人才的评价要重社会认可、 轻人为干涉, 对科技人才的使用要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家引领作用 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家不断开发新产品、 引入新生产方式、 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组织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616企业家可以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未被识别的机会,选择和测试那些市场上需要的科技成果,把它们从知识产品变成产业创新成果。突出企业家的引领作用,就是抓住了技术创新的关键。 4.创新驱动发展

11、的核心在于协同创新 从创新发展阶段看,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已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转向集成创新, 而集成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协同创新。 从世界各国科技创新发展进程看,科技创新发展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发展阶段和顺序展开。当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生的主渠道。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有利于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科研人员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金融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此,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要领 1.以市场整合为导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将技

12、术创新的应用环节与研发环节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把国内市场作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应用,尤其是首次应用,是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要利用我国市场资源具有的规模性、差异性和增长性的特点,为我国各类型、各层次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动力;政府在刺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加速创新的商业化方面要积极扮演先导角色,发挥公共采购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培育一支积极的、有知识的甚至是有创造性的消费者队伍,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创新与支持创新。 建立促进技术与资本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建成创新导向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资本市场真正对技

13、术创新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短期利益导向严重阻碍了科技与经济结合。要明确创业板的创新导向,选择创新性强的企业进入创业板;要引导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投向风险性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初创科技型公司发展。 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 构建围绕创新链的和面向创新全过程的全面创新服务支持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关注创新活动的全过程,瞄准技术转化成产品的617关键环节,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管理、流程、商业模式等业务领域,提供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生产力促进、金融服务、创业孵化、人才猎头、软件及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战略咨询等不同类型的服务,让各种创新要素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

14、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内创新资源的综合集成和高效配置。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要把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单纯的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投入转变为科技创新,建立完备的创新活动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有效降低城市创新活动的管理和执行成本;就是要鼓励创新人才的成长,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实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产业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 2.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端人才、高技能劳动力队伍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端人才是开展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的中坚力量,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的上游来源。按照分类培育和加强服务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

15、的基本需要和高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制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依托 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培育和整合高端人才资源,形成杰出人才和优秀成果同时涌现的良好局面;加强以人才培育为主线的国际交流、合作,发展和完善各种高端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对基础研究、高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实行政策倾斜,由政府拨出专款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高技能劳动力队伍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使得在许多国际合作项目中,中方虽然获得了技术但却没有合适的高技能人才来实施。

16、要根据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学校教学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相结合的综合培育方式,大规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3.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培育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避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被结合”。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组织,不能搞强行的“拉郎配”,而应是一种有机协调的自由结合、基于利益的深度扭合、通过市场的自愿融合。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资上,政府可以以产业发展基金的形式,鼓励企业资金618作为投资主体进入,鼓励社会上各类资金进入,确保产学研各主体的定位、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清晰划分,采取市场机制来组织产业共性技术的投融资活动。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生产、应用和投入的主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行业分布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 这些行业领域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的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利润创造者,更要担负提升国家创新力的重大使命。要进一步通过业绩考核机制和干部任免机制等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