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4629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0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陆俭明提要 动词后面如果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那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该怎么样? 有无规律可循?根据前人的研究,当宾语和趋向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共现时,趋向补语和宾语 的位置将有三种可能:X .“动+趋+宾”,Y .“动+宾+趋”,Z .“动+趋1+宾+趋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了更全面的考察、 分析和描写,发现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 既跟动词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既 跟宾语的性质有关,而且也跟动词带不带 “了” 有关,有时还跟语境有关。文章以趋向补语为 纲,并注意到上述几方面的制约因素,详细描写说明了其中的规

2、则。本研究结果应用于对外 汉语教学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趋向补语 宾语 语序 动词语义0 引言0. 1对于动词后出现的趋向动词,有的,如 “送去一本书” 、“爬上房顶” 里的 “去” 和 “上”, 大家意见一致,都认为是补语(称为趋向补语) ;而有的,如 “拿本书出来” 、“走出一个老头儿 来” 里的 “出来” 和 “来”,是不是补语,看法就不一样了。这里我们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且把上面举到的例子里的 “去” 、“上” 、“出来” 和 “来” 一律称作 “趋向补 语”,而这不影响下文的结论。0.2动词后面如果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那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该怎

3、么样?虽 然已有一些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但说得还不是很周全、 很严密,有的说法也不 易让人捉摸,所以至今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动词后面出现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作进一步的考察、 分析、 描写,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 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前人已有 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不避重复。0. 3“买菜去” 和 “请他出来”,就词类序列上看,它们跟 “拿本书出来” 一样,都是 “动词+ 名词+趋向动词”,但是 “买菜去” 是大家公认的连动结构(“我买菜去” 是 “我买菜,我去”) ,“请他出来” 是大家公认的递系结构

4、(“我请他出来” 是 “我请他,他出来”) ,这跟0. 1里所举的 “送去一本书” 、“爬上房顶” 和 “拿本书出来” 、“走出一个老头儿来” 性质不同。像 “买菜去” 和 “请他出来” 这类结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5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本文写作过程中,晁继周、 刘一之、 张伯江三位(均为北京人)对本文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1 两个基本情况1. 0为了搞清楚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有必要先交待两个基本情况:一是趋向补语的类型,二是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可能有的次序。1.1趋向补语是指由趋向动词所充任的补语。如 “走出来” 、“拿进去” 里的 “出来” 、

5、“进去” 就都是趋向补语。现代汉语里的趋向动词到底包括哪些动词,大家的看法也并不一致。例如有人把 “到” 归入趋向动词,有人把 “入” 归入趋向动词。这里我们不想就趋向动词的范围展开讨论。我们仅根据一般人的看法,并考虑到趋向动词作补语后是否有可能涉及到跟宾语的次序问题这个因素,将趋向动词定为以下24个:“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去、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在这24个趋向动词中,“开来” 只能作补语用。这24个趋向动词可分为三组:(a)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6、开 8个(b)来、 去 2个(c)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14个一般把(a)、(b)两组的趋向动词称为单纯趋向动词,把(c)组趋向动词称为复合趋向动词,(c)组复合趋向动词是由(a)、(b)两组单纯趋向动词组合成的。这三组趋向动词的关系可列如下表: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1. 2动词带上趋向补语后,还能带宾语。当宾语和趋向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出现时,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将有X、Y、Z三种可能,而具体实例则情况各异。举例来看:X.动+趋+宾Y.动+宾+趋Z.动+趋

7、1+宾+趋2(1) 拿来一本书拿一本书来 (2) 飘来一股香味儿 飘一股香味儿来 (3) 切来一个西瓜切一个西瓜来 (4) 送上一本书 送一本书上 (5) 拿出来一本书拿一本书出来拿出一本书来(6) ?拿出来书拿书出来拿出书来(7) 走回去教室 走教室回去走回教室去(8) 掀开来被子 掀被子开来掀开被子来 从上不难看出,有的,如例(5) ,X、Y、Z三种格式都能成立;有的,如例(2)、(4) ,只有X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3) ,只有Y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7)、(8) ,只有Z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6) ,“拿出来书”,能成立不能成立,会有争议。总之,情况不一。这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呢?据

8、我们初步考察,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类位置问题,既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的性质有关,既跟宾语的性质有关,而且也跟语境6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有关。下面试以趋向补语为纲,说明其中的规则。2 动词带(a)类趋向补语由于(a)类趋向补语是由(a)类单纯趋向动词充任的,所以从排列组合说,趋向补语和 宾语的位置只有两种可能性:或采取X格式,趋向补语在前,宾语在后,如 “拿出一本书”;或 采取Y格式,宾语在前,趋向补语在后,如 “拿一本书出” 。事实告诉我们,当动词带(a)类 趋向补语时,不管动词的性质如何,也不管宾语的性质如何,一律只能采用

9、X格式,不能采 用Y格式。所以上面举的 “拿出一本书” 可以成立,但 “ 拿一本书出” 就不说。下面再请看 些实例:X Y (9)递上一封信 递一封信上滴下两滴水 滴两滴水下踢进一个球 踢一个球进走出房间 走房间出送回学校 送学校回跨过门槛 跨门槛过拿起一本书 拿一本书起推开窗户 推窗户开3 动词带(b)类趋向补语3. 1由于(b)类趋向补语是由(b)类单纯趋向动词充任的,所以从排列组合说,趋向补 语和宾语的位置也只有两种可能性:或采用X格式,趋向补语在前,宾语在后,如 “拿来一本 书”;或采用Y格式,宾语在前,趋向补语在后,如 “拿一本书来” 。但情况比较复杂。3. 2首先,跟动词的性质有关

10、。就能出现在X或Y格式里的动词来看,有的动词含有向 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语义特征,我们称之为 “位移动词” 。例如: (甲)走、 跑、 爬、 飞、 游 (乙)送、 运、 传1(传来一个球)、 扔、 搬、 寄、 拉、 拖、 拽、 带、 扛、 抬、 牵、 交、 还(hun)、 借、 抢、偷、 买 (丙)拿、 端、 找、 抱、 搞、 写(写来一封信)(丁)滚、 飘、 漂、 传2(传来一阵枪声)、 流 (甲)组动词都表示动作者的位移;(乙)组动词都表示受动者的位移;(丙)组动词表面看 似乎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但它一旦带上趋向补语,位移的语义特征就显示出来了,通常 表示受动者的位移; (丁)组动

11、词都表示动作主体的位移。上面这四组动词,从另一个角度 看,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甲)、(乙)、(丙)三组为一类,这一类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动作 者都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把这一类称为 “可控位移动词”; (丁)组为一类,这一类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不是谁可以控制的,我们把这一小类动词称为 “非可控位移动词” 。有的动词则 或者根本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或者虽也能使受动者发生位移,但不会发生向着说话者或 离开说话者位移的情况。例如:7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戊) (a)切、 炒、 煮、 沏、 泡、 包(包饺子)(b)割(割韭菜)、 剥(剥花生)、 剪(剪绳子)(戊)里的(a)组动词根

12、本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 (b)组动词似乎含有位移的意思(如 “割韭 菜”,割了以后,韭菜就从本体上离开了) ,但这只是分离,而不是动作的受事整体位移,所以 我们还是不把这些动词放在位移动词之内。整个(戊)组动词我们都称之为 “非位移动词” 。 这样,能出现在X或Y格式里的动词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类:(A)可控位移动词,包括上面说的(甲)、(乙)、(丙)三组动词。(B)非可控位移动词,即上面所说的(丁)组动词。(C)非位移动词,包括上面所说的(戊)组动词。如果我们将上述三类动词分别记为Va、Vb、Vc ,那么这三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可分别表示为:Va +位移, +可控Vb +位移, -可控Vc -位移

13、, 可控3. 2. 1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A)类动词,即Va ,那么根据宾语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3. 2. 1. 1先说带施事宾语的情况。施事宾语只有(甲)组动词能够带。一般采用X格 式;至于Y格式,不能说绝对不用,但很少说,使用频率较低。例如:X Y(10) 走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人来(11) 飞来(了)一只苍蝇?飞(了)一只苍蝇来(12) (从隔壁)爬来(了)许多蚂蚁? (从隔壁)爬(了)许多蚂蚁来 (13) 游来(了)一只鸭子?游(了)一只鸭子来注意,带施事宾语时,趋向补语只限于由 “来” 充任,似不能由 “去” 充任。我们不说:X Y (14) 走去(了)一个人

14、走(了)一个人去(15) 飞去(了)一只苍蝇 飞(了)一只苍蝇去(16) 爬去(了)许多蚂蚁 爬(了)许多蚂蚁去(17) 游去(了)一只鸭子 游(了)一只鸭子去3. 2. 1. 2现在说带受事宾语的情况。(乙)、(丙)两组动词都能带受事宾语。如果带受 事宾语,X和Y这两种格式都能采用,而且所带的趋向补语可以是 “来”,也可以是 “去” 。请看:X Y (18) 送来(了)两瓶酒送(了)两瓶酒来(19) 送去(了)几件衣服送(了)几件衣服去(20) 扔来(了)一个球扔(了)一个球来(21) (向他)扔去(了)一包烟(向他)扔(了)一包烟去(22) 搬来(了)两张桌子搬(了)两张桌子来(23) 他

15、们搬去(了)一张床他们搬(了)一张床去8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24) 寄来(了)一些钱寄(了)一些钱来(25) 寄去(了)几张照片寄(了)几张照片去(26) 借来(了)一把椅子借(了)一把椅子来(27) 他借去(了)两本书他借(了)两本书去(28) 她写来(了)三封信她写(了)三封信来(29) 他写去(了)一封信他写(了)一封信去3. 2. 1. 3最后说带处所宾语的情况。如果带处所宾语,只采用Y格式,不采用X格式; 而作趋向补语的可以是 “来”,也可以是 “去” 。注意一般都得在末尾带 “了” 。例如:X Y (30) (苍蝇)飞来房间里了(苍蝇)飞房间里来了(31)

16、(皮球)滚去床底下了(皮球)滚床底下去了(32) (那书)搬来我们系里了(那书)搬我们系里来了(33) (那破衣服)扔去垃圾桶里了(那破衣服)扔垃圾桶里去了3. 2. 2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B)类动词,即Vb ,那么通常采用X格式,不大能采用Y格式。例如:X Y (34) 忽然从前面滚来(了)个球?忽然从前面滚(了)个球来(35) 飘来(了)一股香味儿?飘(了)一股香味儿来(36) 传来(了)一阵枪声?传(了)一阵枪声来注意,(B)类动词似也只能带 “来” 这样的趋向补语,不能带 “去” 那样的趋向补语,不管是X格式还是Y格式。我们不说:X Y(37) 滚去(了)个球 滚(了)个球去(38) 飘去(了)一股香味儿 飘(了)一股香味儿去(39) 传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