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3256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潜在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求助者”的主要障碍姓名:尹蓓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李国瑞20090701摘要当下中国,伴随着日益加速的社会变迁,有相当比例的人一时难以适应,出现了诸多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面对这些困扰和障碍,许多人不是主动地向专业助人者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回避求助。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自己无法医治的生理疾病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求医问药:为何面对心理“疾病“ 很少有人会选择这样的理性行为呢?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 :心理求助态度调查表( 问卷主要问项改编之D a v i dL V o g e l ,e ta l ,中华医学杂

2、志,2 0 0 0 年第1 期。为什么有如此高比例的患者不首诊于精神科呢? 原因可能在于:( 1 ) 病人或家属缺乏心理卫生知识,近8 0 的病人或家属对首发的精神症状视为正常现象,或者认为是一般的思想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且不同病种偏重不同,如抑郁症和神经症病人以思想问题和情绪问题为主:躁狂症以正常现象和情绪问题为主:精神分裂症,其它精神障碍以正常现象和思想问题为主。真正认识到首发为精神疾病的不足7 ;( 2 ) 综合医院的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低,( 见表5 3 ) 国内外的研究均发现,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及基层保健的全科医生,对这类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不高,能给予正确处理的比例更低。我国曾

3、在1 9 9 0 年代参加一项W H 0 组织的合作研究,研究发现内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仅为1 6 。非精神科医生的低识别率因为他们没有心理疾病的图式。1 9摘自肖世富综合性医院就诊者的心理障碍 ,上海精神医学,1 9 9 6 ,8 ,6 5 6 85 1 2 心理障碍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从社会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困扰或障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约定的结果。心理疾病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发明的,它们的识别离不开特定图式的指导。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图式要为社会大众所共享须依赖于特定的话语实践和社会互动( S h o t t e r ,1 9 9 7 ) 。“这些术语所指涉的实体为我

4、们所熟悉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存在,而是因为它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中的流行及其意义它们仅仅存在于我们或者整个社区从会话上维持的生活形式中一。( S h o t t e r ,1 9 9 2 ) “真实的东西是因为有足够多的人同意其是真的“ 。从个体层面上讲,心理障碍只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如果在社会的日常意识中没有这样的建构,如果社会大众没有这样的话语共享,那么,人们也就很难会有这方面的图式分享。当出现与心理障碍相关的症状时,人们也就不会把它们与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因而也就不会为此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需要指出的是,把病理心理看作是一种话语的建构,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的病症根本不存在,也不是说不能把病理心理

5、作为临床科学的研究对象。即使我们把心理障碍看作是一种社会共享的标签,用以了解个人的某种形式的经验,这也并不意味着心理障碍根本不存在,心理障碍根本就不会给患者造成痛苦,治疗过程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或者心理障碍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5 2 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相互作用导致_ 潜在求助者刀不敢求助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困扰或障碍是当事人寻求外在帮助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未必一定会导致当事人主动去求助。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障碍的态度会深刻地影响其求助意愿。其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污名化。5 2 1 污名化的社会心理环境阻碍了。潜在求助者一的求助“污名一( s t i g m a ) 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

6、腊,是一种身体标记。这种标记是刻在或烙在某些人身上,表示带有这种标记的人是不受欢迎的,需要回避和远离的。最早提出“污名“ 这一学术概念的是社会学家戈夫曼,他认为污名是一种社会性状,该社会性状将使其拥有者在其他人眼中丧失其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他指出,由于个体或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就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有一些为他所属文化不能接受的状况、属性、品质、特点或行为,这些属性或行为使得被贴上标签者产生羞愧、耻辱乃至罪感,并导致了社会对其产生不公正待遇。污名是社会主流群体对被污名群体标签化的过程。林克( L i n kB

7、 G ) 和费伦( P h e l a nJ C ) 认为污名是如下相关因素同时出现或发生的集合,即污名开始于对该群体的“贴标签“ ,当把这些被贴上标签的人分在了负面的一类,并在文化和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社会成见和思维定势后,污名随之产生;与污名相联系的人既而被分离为“不同的“ ,成为“他们“ 而不是“我们“ 中的一员,一旦这种区分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和利用,通常会导致社会的隔离;作为这些过程的结果,带有污名的个人就会丧失许多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承受污名的一方,往往在公共污名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这常常带来更多的自我贬损、自尊下降、个人情绪低落和安于社会控制和命运安排的心理,因而污

8、名给个体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我们所用的污名是指在一个允许污名各种成分显露的社会情景中,贴标签,刻板印象,地位丧失,和歧视同时发生的情况。一( L i n kB G 。P h e l a nJ C 2 0 0 1 )由此可见,污名是社会中主流群体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标签,2 l它使个人或群体拥有了( 或被相信拥有) 某些被贬抑的属性和特质,这些属性或特质不仅使被污名者产生自我贬损心理。亦导致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而污名化( s t i g m a t i z a t i o n ) 则是由于其所拥有的“受损的身份弦,而在其他人眼中逐渐丧失其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并因此遭受到

9、排斥性社会回应的过程。被污名者经常会遭到社会主流群体的厌恶、歧视和回避,甚至排斥,这给被污名者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心理疾病是社会中易受贬低性、侮辱性标签的特性之一,对它们的污名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污名从早期对心理疾病的纪录中就可见一斑:认为心理疾病患者意味着“愚蠢厣、“危险挣、“耻辱”、“生来俱有一、“不可救药”,甚至是“魔鬼化身一、。鬼魂附体一,并且得到当时西方教会的认可。即使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这种观念仍然大行其道。伴随着这种观念而来的便是整个社会系统对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患者的恐惧、孤立、歧视,甚至迫害。这类情境在中国也不例外,甚至更甚。中国传统文

10、化的价值观对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往往持更强烈的负向态度。公众对于心理疾病持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使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偏见,即认同关于心理疾病的消极看法而产生负性的情感反应,偏见导致歧视产生。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厌恶、歧视和回避,甚至排斥的行为。面对如此恶劣的社会情境,心理疾病的当事人就会隐匿自己的症状,不敢、不会就自己的问题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公众污名阻碍了当事人的求助意愿、求助行动。5 2 2 由公众污名导致的病耻痘( 自我污名) 使搿潜在求助者靠不愿求助污名是由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其中。公众污名是泛化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特定的受污名群体的负向的偏见、刻板印

11、象和歧视,而自我污名是当公众污名产生之后随之伴随出现的自我低评价和自我低效能。当公众普遍采用一种贬低或歧视的态度看待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时,患者便会相信人们的贬低或歧视信念,将外部的负性态度内在化,感到羞耻或相信自己与别人不同,从而形成病耻感,进而引发一系列消极影响。如果人们害怕困窘或寻求帮助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或显得无能,他们就很少会寻求帮助。污名的内化会导致羞愧和自尊的丧失。从而导致这些个体对寻求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的态度和意愿。公众污名只有通过自我污名( 病耻感) 才能起作用。病耻感是社会性嫌恶在个体身上的内在化表现。病耻感与心理求助态度呈负相关,病耻感越高心理求助的态度就越消极。一个文化中关于

12、心理问题的信念、该文化所赞许的心理问题表达方式和解决方式,会影响个体在遭遇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帮助的态度。在中国文化中,患有心理问题及因心理问题向外人求助,通常被视为羞耻的事。有关中国人性格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一个典型心理特征是他人取向,表现为对他人的意见、褒贬特别敏感,总希望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在行为上努力与别人相一致,并尽量避免他人的责罚、讥笑、拒绝、尴尬及冲突。因此,中国人对心理求助会非常忌讳和回避。公众污名的盛行导致病耻感的产生。病耻感是感到自己可耻的痛苦体验,它的直接根源是害怕被抛弃和被孤立,是社会性嫌恶在个体身上的内在化表现。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或心理背离了群体规范就会导致社会性嫌

13、恶,遭到鄙视和孤立,这意味着他将受到社会的排斥、拒绝,没有安全感。当一个人的某些心理特征作为一种标记与周围异样的眼光形成固定的联系时,病耻感就会由此形成。病耻感通常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1 ) 隐瞒:患者极力隐瞒自身的异样表现,试图表现出正常的状态;( 2 ) 回避:无论是患者本身还是周围人,在相互人际交往中都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此外,公众污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亲朋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这被称为连带污名( c o u r t e s ys t i g m a ) 或联结污名( a s s o c i a t i v es t i g m a ) 。C o r r i g a n 等对15 6 名病人

14、的父母及配偶的研究发现,1 3 的人主动隐瞒其家人患有心理疾病的情况,1 4 的人曾因其与心理疾病患者的关系而被人回避( C o r r i g a nPW ,K e r r A ,K n u d s e nL 2 0 0 5 ) 。还有研究表明由于污名的存在,医学院学生很少愿意涉足精神病学和其他心理健康领域;该领域的见习医生和毕业生会体验到作为专业人员的污名,从业者则感到他们并不受病人和社会的尊重。由患者的特征或标记产生的病耻感通过恶性循环的方式最终将落入更深一层的病耻感。这个恶性循环链包括:特征或标记一病耻感一歧视一危害和伤害一自信心降低一精神疾病程度加重一自我权利的能力下降或反抗能力下降

15、一出现更显著的标记。作为社会生物的个体,社会归属是他的基本需求之一。他害怕重要他人的孤立、歧视和排斥,害怕被社会污名。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遭遇偏见、歧视和排斥,有着可隐匿污名的人们可能会有意识地去隐匿污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患者努力隐匿自己的“病情“ ,保守自己的秘密。保守污名秘密可以使个体避开可能的消极评价和拒绝,但也会使个体过多的回避社会交往情境,引起他们的消极情感体验,如孤独、害羞、和社交焦虑等。隐匿污名的个体,一直将自己的污名作为一个秘密加以保守,其他的相似个体不能发现自己,自己也不能发现其他具有一样特征的个体,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同伴,失去了和其他人比较

16、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获得群体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机会。6 、结论当下中国,伴随着日益加速的社会变迁,有相当比例的人一时难以适应。出现了诸多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面对这些困扰和障碍,许多人不是主动地向专业助入者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回避求助。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自己无法医治的生理疾病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求医问药:为何面对心理“疾病“ 很少有人会选择这样的理性行为昵?6 1 普通大众有关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共享图式缺失阻断了。潜在求助者一的专业求助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在普通大众的日常意识中并没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共享图式。如果个体对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没有什么图式,那么他们也就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意识不到心理疾病的存在也就不会为此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寻求专业帮助的决定须建立在对心理困扰或障碍的知觉基础之上。绝大多数与心理障碍有关的信息刺激都须经过个体的认知编码才有意义,那些对自己心理疾病的症状做常识解释的人不能准确地认定或理解这些症状意味著什么。因而很少有人去寻求专业服务。从社会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困扰或障碍,我们可以发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