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63018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4——倾听与交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10/271第三章第三章 倾听与倾听与交流交流 王明怡王明怡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一个刚刚被喂过食物仍然哭叫的婴儿; 一个看着妈妈离开,在窗边哭泣的二岁儿 童; 一个小男孩冲着另一个抚摸他柔软新夹克 的小男孩叫喊:“你真讨厌。” 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叫喊:“你不能参加我 的生日聚会。” 在这一章,你将学习到在充满情绪的环境中如何倾听和回应儿童,从而提升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增强儿童的自尊心,赋予儿童力量。倾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倾听的定义倾听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对于能够自如交谈的大孩子,我们有可能倾听到他言语中透露的暗示,但是对于那些

2、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倾听则需要:(1)找出非言语的线索找出非言语的线索如哭喊、姿势、肢体语言等;(2)关注当时的情形关注当时的情形;(3)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你所接收到的信息。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你所接收到的信息。以婴儿的哭闹为例。婴儿哭闹其实是一种交流,你的目的不是把哭闹赶走,而是需要理解婴儿通过哭闹所要表达的信息,然需要理解婴儿通过哭闹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去回应他的需要。后去回应他的需要。一旦信息发出了,需要得到满足,婴儿自然就会停止哭闹。如果婴儿饿了,那么给他喂食是正确的回应;如果他累了,需要就是他所需要的。也许通过一些让人宽慰的设备可以分散婴儿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你在认真地倾听,你将不会

3、使用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而是给他想要的东西。倾听与反馈倾听并给以反馈对交流非常重要,你所要做的是,将你收到的信将你收到的信息组织成言语,从而开启一段对话。息组织成言语,从而开启一段对话。当一个儿童感受到你在倾听并试图去理解他时,他也许会给你反馈,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信息。倾听的回应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系列的行为倾听的回应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系列的行为。在你倾听时,你应该设法去安抚这个婴儿。如果你尝试了任何你可以做的事情,他仍在哭闹,这意味着:这个孩子在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渴望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不要把他当做讨厌的人,要尊敬地把他当做一个有需要表达自我的人。2015/10/272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叫喊:“你

4、不能参加我的 生日聚会。” 你如何回应? 成人:她让你心烦。 第一个孩子:是的,她拿走了我准备玩的货车。 成人:(提供更多非评论性的反馈)你不喜欢那 样。 第一个孩子:是的。 成人:(使两位儿童相互交流)告诉她你的想法。 第一个孩子:你不能玩那个货车。 第二个孩子:但是我先拿到它的。 第一个孩子:不是的,是我先拿到的。我刚刚去 喝水了。 第二个孩子:哦,那你又不能一直保留它。 第一个孩子:我可以这样做。 第二个孩子:谁说你可以这样做? 成人:(意识到这场争论会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提出了另一个非评论性的回应和一个能够激发思 考的问题)你们都想要这辆货车。我想知道,你 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个

5、孩子:她把货车让给我。 第二个孩子:我们可以轮流玩。 第一个孩子:除非我可以先拉拉它。 第二个孩子:那么我可以坐在里面驾驶它。二、怎样清晰无误地交流提出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无意义的问题“你想要洗手吗?”“你想要洗手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不是被要求这么做。但是如果午餐已经放在了桌子上,其他儿童都在等待吃饭,这位儿童没有其他选择,那这个问题最好以一种陈述或指令的形式表达出这个问题最好以一种陈述或指令的形式表达出来来。“现在是洗手的时间,你可以等下再玩积木。”或者给出一个真。“现在是洗手的时间,你可以等下再玩积木。”或者给出一个真正的选择:“你想要现在去洗手,还是再玩五分钟直到我叫你?”正的选

6、择:“你想要现在去洗手,还是再玩五分钟直到我叫你?”有时候,成人也给出了清楚的指令,但是末尾却加了一个犹豫不决的“好不好好不好”。这样的问句儿童会认为他可以进行一个选择,也许可以说“不”,所以当成人变得恼怒时,儿童会觉得很奇怪。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工作中,你的老板安排你做一项额外的工作,并且要当天完成,你知道应该赶紧去做,但是一连串的急事让你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忘得干干净净。这一天你忙得连午饭都没吃。当你和同事们都准备下班回家时,老板来找你,你赶快地向你的老板解释,你今天实在太忙了。老板打断你,生气地对你大吼:“我不想听你的解释!我花钱雇你不是让你整天坐着无所事事!”

7、当你正要向老板解释时,他说:“别说了!”然后径直朝电梯走去。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同事们装作没听见。你收拾好东西离开公司。在回家的路上,你遇到一位朋友,因为心里很郁闷,你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你朋友。朋友试着来“帮”你,他用了八种方式。请大家每读到一种方式时,把“本能”反应写下来。1.“这没什么。不值得你这么郁闷。你可能只是累了,才小题大做的。其实情况没你想的那么糟糕。来,笑一笑,你笑起来真好看。”(否定感受)2.“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如意之事常常会有。要学会看开些,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讲大道理)3.“我告诉你该怎么做。明天一早直接到老板办公室,对他说:我错了。然

8、后赶紧把老板交代的活干完。别去理会其他小事。明智点,想保住那份共工作的话,最好别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给出建议)4.“是什么急事让你竟然把老板交代的活儿忘了?”“你不知道如果不马上做,老板会生气吗?”“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他离开的时候,为什么不追过去再解释一下?”(提问)5.“我能理解老板的反应。他可能压力太大,他没有天天对你这样,已2015/10/273通常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会让人感觉很差;过分同情让人觉得自己很可怜;提问会使人产生防范心理。而如果有人真正愿意倾听,认同你内心的伤痛,给你机会然你说出自己的困扰,则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了。同样的,如果我们能与孩子

9、产生共情,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小技巧1. 1. 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地地倾听。倾听。2. 2. 用“哦用“哦”“嗯”“嗯”“这样啊”“这样啊”来回应他”来回应他们的感受。们的感受。3. 3. 说出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4.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全神贯注地听代替心不在焉心不在焉全神贯注地听 用“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 受代替提问和建议 提问和建议用“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否定孩子的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 逻辑上的解释用幻

10、想的方式实现愿望2015/10/274记住,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记住,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说出孩子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开始着手帮助自己。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但是如果能把问题细化,那么孩子就知道你是真正理解了他。注意事项:1. 孩子通常会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的重复。2. 对于

11、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时候,父母陪在他们身边就够了。3.有时候,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感受时,父母“冷淡的”反应(尽管是“正确的”)也会激怒孩子。4. 父母反应过度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5. 不要重复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遇到尴尬或敏感的情形,谈论而不要忽略它们一只几内亚小猪摔倒了地上,当场死亡。那个不小心将小猪失手的孩子伤心欲绝,大声地尖叫。一位教师将这位儿童转移到另一个教室,另一位教师将几内亚小猪的尸体放在鞋盒内,隐藏在壁橱里,然后播放磁带,开始集体活动,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不能够问问题,不能表达他们的忧虑,不能够收集到信息,儿童就会产生误解,开始质疑自己的感知。成人应

12、该澄清正在发生的一切,接受儿童的反应,帮助 他们形成一种对现实的理性理解。 不要忽略死去的几内亚小猪。让那些想要再看看小猪 的儿童表达他们的悲伤,提出问题。只要双手抚摸小猪就 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这种情境中的现实。你也许可以问问儿 童,他们是否想要为小猪举办葬礼。注意儿童的感受,将 他们的感受描述出来,接受他们的想法:“几内亚小猪的 死让你们都很伤心。”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谈谈你自己 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 1. 责备和问罪责备和问罪“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是这样?“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是这样?到

13、底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你就不能做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2. 2. 谩骂谩骂“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3. 3. 威胁威胁“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4. 4. 命令命令“你怎么还没倒垃圾?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点!”“你怎么还没倒垃圾?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点!”5. 5. 说教说教“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你觉得从我手里抢

14、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人的。己所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勿施于人。”6. 6. 警告警告“别往那儿爬!你想摔下来吗?”“别往那儿爬!你想摔下来吗?”7. 7. 控诉控诉“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2015/10/2758.8.比较比较“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

15、前把作业做完。”9. 9. 挖苦讽刺挖苦讽刺“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10. 10. 预言预言“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你。”如果你是孩子,对这些对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应该用一种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心理的方法。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1.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

16、你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描述的好处在于避免了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2. 2. 提示。提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提示时要避免提示孩子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3.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4. 4. 说出你的感受。说出你的感受。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相比于受到攻击,孩子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5. 5. 写便条。写便条。 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描述问题反例描述 提示反例提示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长篇大论简单的词语2015/10/276说出你的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反例说出你的感受求助!头发堵在排水管里让我很头疼!把水槽都堵塞了。 写便条有时候,文字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