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1827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5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税和碳交易之优劣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1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制之整合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制之整合 梁啟源梁啟源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2008.10.29 壹、前言壹、前言 為因應京都議定書並於 2025 年回歸 2000 年 CO2排放水準 , 台灣在能源稅費方面的決策方面面臨以下兩個問題,1.能源稅(民 95 年行政院協商版)與碳稅孰佳? 2.碳稅與碳權交易制二選一?或可併行?為解決以上兩問題本文先定義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接著從學理及實證分析方面分別比較三者的優劣點。最後並提出政策建議。 貳、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之定義貳、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之

2、定義 一、能源稅一、能源稅 能源稅可涵蓋針對能源課徵的所有稅費,以台灣為例包括如關稅、油品貨物稅、空汙費及石油基金等。民國 95 年行政院協商版的能源稅條例(草案)所指的能源稅,由其立法旨意來看,有將外部成本內部化,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性質上接近碳稅 ,但因其對各種能源課徵的稅額並非完全依照含碳量而課,如柴油含碳量同汽、柴油但稅額卻遠低於汽、柴油,因此行政院協商版的能源稅不完全是種碳稅。 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2二、碳稅二、碳稅 為反映使用能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社會成本,根據含碳量對各種能源所課的稅。97 年 5 月 20 日上任的新政府將課徵能源稅做為其施政

3、的重點,但其目的在反應溫室氣體排放的社會成本,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1,依此看來,其本質應設為碳稅。 三、碳權交易三、碳權交易 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通常伴隨著總量管制,即所謂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其目的是在總量管制的限制下,提供調整彈性讓參與者(廠商)可藉在市場公開交易溫室氣體排放權的方式,以較低成本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的。例如某一廠商有較大能力以較低成本達到減量目標,則他可以選擇在市場以拍賣方式賣出其多餘的減量排放權給另外一些對達到減量目標有困難的廠商。這可讓整體社會以較低成本的方式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參、學理上的優劣點比較參、學理上的優劣點比較 一、碳稅與碳

4、權交易制之比較一、碳稅與碳權交易制之比較 碳稅優點(碳權交易之缺點) 1. 在國際協商共識未達成前,國內碳排放總量之共識達成不易,碳權交易困難,但基於減碳目標之碳稅則可及時運作。 2. 公平:碳稅符合污染者付費原則;碳排放交易制則允許大污染排放者若有減量可出售其排放權,較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 1 參見馬蕭競選白皮書環境政策十大主張 。 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33. 碳稅比較碳權交易制政府多了碳稅收入,稅收可藉以實施綠色租稅改革,並可成立節能減碳及新能源研發基金。 4. 課稅範圍:碳稅可包括使用化石燃料的大小用戶。碳權交易制因交易成本高,一般限於能源使用大戶,如發電

5、業及耗能製造業。後者範圍較小。 碳稅缺點(碳權交易之優點) 1.因價格需求彈性難以測定課碳稅的減碳效果,不如設定碳排放總量或減碳目標明確。 2.產業界(耗能產業)一般較偏好碳權交易,施行阻力較小。 二、碳稅與能源稅之比較二、碳稅與能源稅之比較 1. 課稅基礎:若因為減碳而課徵,則按含碳量課徵的課稅基礎較易為納稅人所接受。能源稅則否。 2. 課稅效果:從減碳的目的而言,理論上根據含碳量課徵的碳稅效果優於不按含碳量課徵的能源稅。 肆、台灣實證研究肆、台灣實證研究 一、能源稅及其配套(民一、能源稅及其配套(民 95 年行政院協商版)年行政院協商版) 遵照台灣永續發展會議之共同決議,2政府各部會經協商

6、後於 95年 10 月 18 日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主要內容為自 2009 年起以漸進提高稅額方式對各種能源進行課徵能源稅,並同步取消油品貨物稅。2 參見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秘書處(民 95 年) 。 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4以汽油為例,目前貨物稅為 6.83 元/公升,2009 年後每年增稅 1 元/公升,至 2018 年稅額為 16.83 元(見表 1) 。其配套措施包括:(1)同步取消油電器、飲料、平板玻璃及橡膠輪胎等五類貨物稅;(2)直到能源稅收足以支應貨物稅缺口後,再取消娛樂稅及印花稅;(3)最後,當稅收足以支應汽燃費缺口時,再將汽燃費納入取消對象。(4)提

7、高所得稅免稅額;(5)空污費、土污費及石油基金部分,因收取性質不同,不予納入整併。3 表表 1、行政院協商版本能源稅應徵稅額、行政院協商版本能源稅應徵稅額 油品類別 汽油 柴油 煤油 航空 燃油 液化 石油氣 燃料油 煤炭 天然氣 計價單位 元/公 升 元/公 升 元/公 升 元/公 升 元/公 斤 元/公 升 元/公 斤 元/立 方公尺 單位價格 26.7 22.7 32 19.59 21.41 12.615 2 13.03 貨物稅 6.83 3.99 4.25 0.61 0.69 0.11 0 0 每年增額 1 0.8 0.8 0.1 0.05 0.04 0.07 2009 7.83 4.

8、79 5.05 0.71 0.69 0.16 0.04 0.07 2010 8.83 5.59 5.85 0.81 0.69 0.21 0.08 0.14 2011 9.83 6.39 6.65 0.91 0.69 0.26 0.12 0.21 2012 10.83 7.19 7.45 1.01 0.69 0.31 0.16 0.28 2013 11.83 7.99 8.25 1.11 0.69 0.36 0.2 0.35 2014 12.83 8.79 9.05 1.21 0.69 0.41 0.24 0.42 2015 13.83 9.59 9.85 1.31 0.69 0.46 0.28

9、 0.49 2016 14.83 10.39 10.65 1.41 0.69 0.51 0.32 0.56 2017 15.83 11.19 11.45 1.51 0.75 0.56 0.36 0.63 2018 16.83 11.99 12.25 1.61 0.84 0.61 0.4 0.7 資料來源:財政部 3 參見財政部(民 95 年) 。 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5本文根據台灣動態一般均衡模型(DGEMT)針對課徵能源稅及其相關配套措施對物價、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評估如下(參見表 2、表 3 與表 4): (1) 課徵能源稅對物價的影響而言,在

10、搭配減稅配套、減汽燃費與所得稅後,對整體生產者物價的影響僅增加 0.858%,就產業別而言,影響最大者為水電燃氣業(5.50%),其次依序為運輸、倉儲及通訊業(3.61%)、製造業(2.72%)、礦業(1.18%)、營造業(0.57%)、農業(0.35%)及服務業(-0.31%)。製造業中,影響最大的前五大產業為石油及煤製品業(25.10%)、紡織業(1.03%)、金屬基本工業(0.98%)、造紙業(0.96%)及成衣及服飾品業(0.74%)。(見表 3) (2) 課徵能源稅對經濟成長的影響而言,在搭配減稅配套、減汽然費與所得稅後,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衰退 0.859%,就產業別而言,服務業由於課

11、稅影響相對較小,但受惠於減稅配套,其成長不跌反昇 0.21%,成長衰退最大者為運輸、倉儲及通訊業達-4.45%,其次依序為製造業(-2.91%)、水電燃氣業(-1.45%)、礦業(-0.36%)、農業(-0.15%)及營造業(-0.07%)。製造業中,影響最大的前五大產業為石油及煤製品業(-24.79%)、金屬基本工業(-1.17%)、木竹製品業(-0.32%)、紡織業(-0.31%)及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0.26%)。(見表 4) (3) 課徵能源稅對 2018 年整體經濟的 CO2減量幅度為-9.27%。就能源別的需求減量而言,油需求量的減幅最大達 14.64%。以下依次為電力(-6.

12、85%)、煤(-6.53%)及天然氣(-2.17%)。(見表 2) 以上分析顯示 , 課徵能源稅並實施減稅配套對 CO2的減量及節能有顯著成效,對經濟的影響則相對輕微。特別是不包括運輸業的服務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6業,由於能源密集度低,能源稅課徵對其影響相對較小,但受惠於減稅配套其成長率不跌反昇。能源稅及其配套措施確實利於改善產業結構。 尤有進者,根據梁啟源(民 96) 能源稅相關問題釐清與經濟影響評估的評估,課徵能源稅後稅收增加額可望達到 2263.12 億元,幾乎為政府規劃減稅預算的二倍。若能將增加之稅收進一步減稅,則課能源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更小,物價的上漲率

13、將由 0.858%減為0.590%,經濟成長減幅將由-0.859%降為-0.591% ,CO2的減量仍頗為顯著由-9.05%稍減為-9.038%。 (見表 5、表 6) 石油市場雙週報 專題分析報導(2008/10) 7表表 2、課徵能源稅對、課徵能源稅對 2018 年產業能源需求之影響年產業能源需求之影響 單位:% 業別項目 煤 油 天然氣 電力 CO2 農、林、漁、牧業 - -2.0423 - -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2542 -0.1768 -1.4779 -16.1551 能源礦業&其他礦業 0.0000 -2.7010 - - 土石採取業 - -3.3202 -0.5006 -9

14、.1129 製造業 2.3496 -11.8967 -5.7512 -7.0764 食品及飲料製造業 -0.4324 -2.4801 -1.9975 -5.3558 菸草製造業 -0.5037 -2.5070 -2.0895 -5.3255 紡織業 -0.0073 -3.4699 -1.4155 -6.4390 成衣及服飾品業 -0.4382 -3.4297 - -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 -0.8485 -10.8725 -45.4798 -6.8522 木竹製品製造業 - -3.3805 -1.8164 -7.6583 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 - - - - 造紙、紙製品及印刷業 0.0566

15、-2.7193 -1.3301 -6.7440 化學業及塑膠業 15.9797 -3.0755 - -7.6930 橡膠製品 -0.3761 -2.9069 - - 石油及煤製品 30.7476 -30.6631 15.5896 25.1566 非金屬礦物製品 -0.0138 -2.7986 -6.5246 -5.6675 金屬基本工業 -0.4782 -13.0987 -7.8214 -17.2281 金屬製品業 -0.3604 -3.1392 -1.7427 -7.1114 機械設備 -0.6088 -3.5622 -9.1726 -7.6506 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 -0.7675 -3.2042 -2.2414 -6.6482 運輸工具製造業 -0.9920 -3.6535 -2.4091 -7.2969 雜項製造業 - - - - 水電燃氣業 -7.09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