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1338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1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AC O M P A R A TIV ES T U D YO NT R A DlTIO N A LC U L T U R EE D U C A T10 NO FEIG H TS E T SP RIM A R YC N E S ET E X T B O O K S作者姓名:李墨N a m e :LiM o指导教师:蔡伟T u t o r :C aiW ei学科(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M a j o r :C u rriC UIu ma n dT e a c hin gM e t h o d oIo g y( C hin e s e )浙江

2、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C o l l e g eo fe d u c a t i o n ,Z h e ji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2 0 1 3 年5 月M a y , 2 0 1 3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丝嬲摘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其具有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语文学科教学进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小学 规定了语文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已有研究也印证着语文学科的这一神圣使命。譬如王正玲的 教材论述了在中华传统旗帜下,台湾国文教材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如下:( 1 ) 弘扬以孔孟为宗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 代表文章弘扬孔孟学说与复兴中华文化、 :孔子的人格、勤训、俭训) ;( 2 ) 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从容就义、只要我们有根) ;( 3 ) 立高远之志( 孙中山立志做大事、罗家伦 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2 - - 1 9 9 5 年版的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第1 册第6 册) ( 以下称旧版) 和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究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科

4、书中包含汉语言文化、古代文学作品、艺术与文化交流、历史名人故事、风景名胜、节日民俗六个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3 ) 沈晓敏的分析框架沈晓敏圆在其课题“传统文化与教科书亚洲国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将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进行如下分类( 见表2 2 ) :表2 2 沈晓敏载科书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分析框架雏度类日思想观念传统伦理道德、治国之策、哲学思想、宗教思想语言文学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史学名著、寓言艺术陶瓷青铜、建筑( 从审美角度阐述) 雕塑( 从审美角度阐述) 、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教育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构科学技术天文、数学、医学、

5、四大发明、农学,工艺生活方式衣、食、住( 包括从居住角度阐述的建筑) 、行的方式、器具 习俗节日、祭祀活动、迷信( 4 ) 金铭的分析框架金铭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地区国小社会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固中将其研究的传统文化分为显性的物质层面和隐性的精神层面两个维度。具体如表2 3 :表2 3 金铭台湾m lo J 、社会科教科书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分析框架维度类日外显的传统文化要素礼仪、风俗、文学、艺术内隐的传统文化要素思维方式、硬忿I 信仰、道德情操( 5 ) 蔡艳红的分析框架蔡艳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临行赠别类,如 讲述的均是历史名人幼时的故事。无论是儿童的故事抑或是成人的故事,均体现了一定的优

6、秀品质。在对八套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进行品质分析后,发现这些优秀品质集中于以下几类:忠诚:如在前三套教科书中反复出现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打;智慧:如称象中的少年曹冲;砸缸救出小伙伴的司马光;运用计策与齐威王赛马的田忌,等等;刚直:不惧怕巫婆神术,三、文本分析坚持为百姓主持正义的西门豹;宽容:能够用一颗豁达之心宽恕与己针锋相 对之人的蔺相如;谦虚:虚怀若谷问师老子的圣贤卅子;诚实:实事求是,承认错误的画家戴嵩;坚毅:从一个数星星的孩子成长为一代天文大家的张衡;勤奋:刻苦练字,致使用来清洗毛笔的池水都变黑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友爱:谱写出高山流水的名曲,也谱写出伯牙绝弦赞歌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勇敢

7、:为抗倭英勇不屈的民族英勇戚继光。等等。与此同时,教科书中还向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某一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如:李时珍、华佗、黄道婆、怀远。总的来讲,八套教科书所讲述的古代历史人物均属社会精英。4 传统技艺( 1 ) 频度分析八套教科书中介绍传统技艺的课文数分别为1 9 5 1 版6 课,1 9 5 6 版3 课,1 9 6 3 版4 课,1 9 7 8 版2 课,1 9 8 2 版3 课,1 9 8 7 版3 课,1 9 9 2 版5 课,2 0 0 1 版4 课,其中前三套教科书比重高于后五套,之后剧降至1 9 7 8 版的6 4 5 ,形成一个最低点,之后,比重稍有提升,但不明显,至1 9 9

8、 2 版始,对传统技艺再度重视,从1 9 8 7 版的6 8 2 提升至1 2 8 2 。表3 9 八套小学I 语文教科书传统技艺类课文额度教科书传统技艺( 课)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选文数( 课)百分比( X )箨痔1 9 5 161 83 3 3 311 9 5 632 11 4 2 931 9 6 341 62 521 9 7 823 16 4 581 9 8 233 97 6 961 9 8 734 46 8 271 9 9 253 91 2 8 242 0 0 144 19 7 65( 2 ) 选文分析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重要程度在教科书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八套教科书中均提到了

9、万里长城,其中1 9 5 1 版教科书用可爱的祖国( 一) 和长城和运河两篇课文来介绍万里长城。其次,赵州桥在1 9 6 3 版、1 9 7 8版、1 9 8 2 版、1 9 8 7 版、1 9 9 2 版、2 0 0 1 版教科书中均有。 教科书描述传统节日的课文数量不多,1 9 5 1 版、1 9 5 6 版、1 9 9 2 版均1 课,1 9 6 3 版0 课,1 9 7 8 版、1 9 8 2 版、1 9 8 7 版、2 0 0 1 版均2 课,其中,1 9 5 1 版、1 9 8 2 版、2 0 0 1 版、1 9 5 6 版比重靠前,均在5 左右徘徊;对民族传统节日最不重视的为1

10、9 6 3 版教科书,在该版本中没有出现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课文。表3 1 0 八套小学语文 教科书传统节日类课文额度羲科书传统节日( 课)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选文数( 课)百分比( _ )替寿1 9 5 1l1 85 5 611 9 5 612 l4 7 641 9 6 301 6081 9 7 823 13 2 361 9 8 223 95 1 321 9 8 724 44 5 551 9 9 2l3 92 5 672 0 0 124 14 8 83( 2 ) 内容分析八套教科书中对传统节日的介绍集中在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七夕节这几个节日上。1 9 5 1 版教科书中介绍了清明节,1 9 5

11、6 版教科书中以“春联一的形3 0三、文本分析式介绍了春节,1 9 6 3 版中没有关于传统节日的课文,1 9 7 8 版、1 9 8 2 版、1 9 8 7版教科书中均介绍了清明节以及重阳节,1 9 9 2 版教科书中介绍了重阳节,2 0 0 1版教科书中介绍了七夕节和春节。1 9 5 1 版、1 9 7 8 版、1 9 8 2 版、1 9 8 7 版这四套教科书中关于清明节的课文都是讲述清明节悼怀革命烈士的内容;1 9 5 6 版和2 0 0 1 版教科书中出现了传统节日春节,前者是通过春联向我们传达节日的喜庆,后者主要描绘了北京春节时浓浓的年味儿;而关于重阳节和七夕节的课文,则是以古诗形

12、式出现的。( 二) 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从内隐方面来看,八套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类课文数依次为4 9课,5 8 课,4 6 课,4 4 课,3 3 课,3 5 课,3 4 课,5 1 课。从其所占比重来看,第八套即2 0 0 1 版比重最大,高达2 0 ,而比重最低的则为最早的1 9 5 1 版。从表3 1 1 来看,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类课文频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一又上升的波动。表3 1 1 八套小学I 语文l 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类课文额度教科书内隐的传统文化课文总数( 课)百分比( )比重排序教育类课文数( 课)1 9 5 14 94 5 51 0 7 781

13、9 5 65 84 0 31 4 3 951 9 6 34 63 1 61 4 5 631 9 7 84 42 4 81 7 7 421 9 8 23 32 3 01 4 3 561 9 8 73 52 5 l1 3 9 471 9 9 23 42 3 61 4 4 142 0 0 15 12 5 52 011 公忠( 1 ) 频度分析三、文本分析八套教科书中以“公忠“ 作为主题的课文数依次为1 8 课,2 6 课,1 9 课,1 8 课,1 4 课,1 4 课,1 2 课,3 课。从其所占比重来看,前七套的比重变化不大,分别为3 6 7 3 ,4 4 8 3 ,4 1 3 0 ,4 0 9

14、1 ,4 2 4 2 ,4 0 ,3 5 2 9 9 6 :而在第八套教科书中,体现该主题的课文只有3 课,所占比重骤降至5 8 8 。表3 1 2 八套小学I 语文 教科书中体现公患主题的课文额度教科书体现。公忠主内隐的传统文化百分比( )装蔑 题的课文( 课)教育类课文( 课)1 9 5 11 84 93 6 7 361 9 5 62 65 84 4 8 3l1 9 6 31 94 64 1 3 041 9 7 81 84 44 0 9 131 9 8 21 43 34 2 4 221 9 8 71 43 54 051 9 9 21 23 43 5 2 972 0 0 135 15 8 8

15、8( 2 ) 内容分析公忠意为公正忠诚,尽忠为公,出自 :“吾谓鲁君日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 成玄英疏拔擢公平忠节之人。教科书中的比重变化趋势英雄主义贯穿于公忠教育中八套教科书共同通过塑造革命英雄的形象来表现其“一心为公“ 的精神。其中赵一曼、董存瑞、郑德胜、刘学文、刘胡兰、黄继光、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人物在八套教科书中反复出现。2 仁爱( 1 ) 频度分析八套教科书中体现“仁爱”主题的课文分别为1 9 5 1 版8 课,1 9 5 6 版1 l 课,1 9 6 3 版7 课,1 9 7 8 版1 0 课,1 9 8 2 版9 课,1 9 8 7 版6 课,1

16、9 9 2 版7 课,2 0 0 1版1 6 课。其中2 0 0 1 版所占比重最大,为3 1 3 7 ,其次为1 9 8 2 版2 7 2 7 ,此外1 9 7 8 版和1 9 9 2 版也达2 0 以上,而1 9 5 1 版和1 9 6 3 版教科书中体现该主题的课文比重分别为1 6 3 3 和1 5 2 2 ,与2 0 0 1 版相差约1 5 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自1 9 7 8 版始,教科书中体现“仁爱”主题的课文有上升的趋势。三、文本分析表3 1 3 八套小学I 语文l 教科书中体现仁爱主题的课文轰度教科书体现。仁爱主内摩的传统文化百分比( 誓)装奄 题的课文( 课)教育类课文( 课)1 9 5 184 91 6 3 371 9 5 61 15 8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