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60581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录录一、编制目的.2二、工程概述.2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三、应急响应及处置.4四、事故现场保护.5五、后期处置.6六、保障措施.6七、预防措施.7八、主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12一、编制目的一、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的安全,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根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二、工程概述二、工程概述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位于广州天河东 2 号粤电广场北侧, 东面为民居住宅楼,北面为写字楼,西面为市政路;本工程为地下 5 层,地上 32 层

2、框架-核心筒结构,总建筑面积 54945m2,建筑高度为 160m。地下室基坑大致呈方形,南北向最大长度约 70m,东西向最大宽度约 61m。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兼作地下室外墙的一部分。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 4130m2,开挖深度约 19.9m(最深位置为核心筒深度约 23.3m) 。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支护连续墙变形过大,墙体渗漏水,基坑周边建筑物地面开裂沉降等紧急情况,本应急预案措施主要针对这几类情况编制, 施工现场以基坑沉降变形观测及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为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名

3、单及应急联络电话与分工(1)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组成情况及主要应急机构联络电话(见下图)序号姓名或名称职务电话号码备注1蔡鸿裕组长138088758292曾华波副组长137192230183傅煜辉副组长159158802884黄源军组员159209931235许舒凯组员135804148556莫伟建组员1342062247936林建忠组员159185374997黄楚强组员159184801588张映光组员136509440549许虎组员13610151573(2)本工程应急救援小组分工情况宣传教育组:黄源军灭火行动组:许舒凯通信联络组:蔡鸿裕疏散引导组:傅煜辉安全防护救护组:莫伟建(另配备一名专

4、业医护人员)2、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救援职责(1)分工职责组长、副组长:组织编制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指导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应急救援小组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反应,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宣传教育组: 负责对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宣传预案和组织演练与进行演练实际效果评价与演练后的修改预案。灭火行动组:当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抢险。通信联络组: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拨 打 有 关 电 话 、接应公司或其他救援机构支援的人员。疏散引导组: 当事故发生时,疏散引导组要向施工现场各层施工员发出事故通报, 迅速地指挥员工由上

5、往下疏散; 对受到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 氧气、 乙炔、液化石油气等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派员专管。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护。(2)救援职责1)、 当事故发生时, 从业人员要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管理人员立即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2)、救援小组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要求公司及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帮助,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与项目部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并4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3)、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指挥交通

6、及保护事故现场。4)、现场的安全防护救护组人员根据事故基本情况,立即带备急救物品(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5)、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范围并实施保护及管制。6)、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以控制事故扩大。7)、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将对事故情况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三、三、应急响应及处置应急响应及处置1、应急响应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 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人,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该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采用层级上报制,即(1) 对于3人以下重伤的小型事故,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在12小时内口头报告(24小时内书面上报)本

7、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再由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立即向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报告(如果总指挥不在,应立即向副总指挥报告)。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2) 对于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至2人的中型事故,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书面上报)本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 再由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立即向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报告(如果总指挥不在,应立即向副总指挥报告)。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上报广东建工集团应急救援相关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单位分别报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3)死亡3人

8、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事故,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口头直接报告(1小时内书面上报)本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再由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2小时内上报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如果总指挥不在,应立即向副总指挥报告)。并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及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5(4)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应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及119火警救助,除报上级主管单位(广东建工集团工程部、保卫科)外,应同时报告市公安部门。(5)小型及以上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逐级上报。小型及以上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

9、、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2、应急处置应急响应按下列程序执行:当小型及以上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并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 根据事故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救援预案, 迅速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对灾害项目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当事故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协助支援。四、四、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现场应当立即采

10、取有效措施,首先抢救人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事故人员情绪。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疏通交通、排除险情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相。一次死亡三人以下的事故,要按建设部有关规定,立即组织录相和召开现场会,教育全体职工。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因此,要求现场各种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原来状态。 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措施严加保护,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

11、无可6取证, 并充分记录后, 经有关部门同意后, 方能进行。 任何人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真相。五、五、后期处置后期处置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并且应急结束后,应急小组应做好以下工作:(1)污染物处理。当应急事件发生及救援过程中有污染物产生时,应急小组应及时联系当地环保部门以及污染物处理专业单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并进行处理后环境评估,确保污染物处理切实、有效、达标。(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对于事故造成的影响,应通过新闻通气会、座谈等形式消除事故影响。(3)生产秩序恢复及善后赔偿。应急结束后,应有组织地及时恢复生产秩序,做好善后赔偿工作。(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12、。应急事件发生且应急结束后,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召集参与应急的所有人员开会,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与现有应急预案进行对照,对应急预案内容有瑕疵的,及时进行修订。六、六、保障措施保障措施1、通信与信息保障序号单位名称联系电话1工地应急指挥中心020-852603202市安全监督管理局020-836472883急救中心1204火警中心1195报警中心1102、应急队伍保障本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各应急救护队队员必须随时待命、手机247小时开机。3、物资保障(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小药箱(内置应急药品,如外用: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

13、、跌打万花油、眼水、磺胺结晶、烫伤膏、清凉油或风油、三角巾,急救包等。 内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霍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2)抢救工具:一般利用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但应有防毒面具、毒气检测仪等。(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以及人手一册公司各级人员通讯录。(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辆值班时,不应安排跑长途。(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4、经费保障设立应急救援专项经费,由项目财务部具体负责管理。当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其委托人)有权动用此笔资金。5、其他保障(1)后勤保障:提供应急救援需使用的通讯器材、交通运输车辆。(2)治安保障:提供应急救援时治安警戒使用的隔离装置及其他装备。(3)技术保障:提供事故现场相关技术资料,如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以及各种危险品特性等资料。七、七、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 1 1 1、基坑监测预防措施基坑监测预防措施在基坑及周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