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460528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课堂问题行”的知识学分析姓名:付建铂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师:刘旭东2008-06I 摘 要 摘 要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随时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外研究的增多,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视野也逐步扩展。目前,大部分研究遵循了行为主义的思维和研究范式, 从一套预设好了的价值观和课堂规则出发界定课堂问题行为、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而忽视课堂问题行为的情境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过借鉴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现场实地取证后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已有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进行分析、 解构。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围绕课堂学生问题行为

2、而建立起来的是一整套规训制度和知识规则, 在考证了课堂中的知识的类别后其发现以工具性、 功利性为其主要特征的学科知识在课堂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唯一合法性知识” ,而且它已经形成课堂中主导性教育观念,有其深厚的受众和信徒,而且也形成了以此为业的一批知识的维护者。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在课堂中破坏了“唯一合法性知识” 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规训行为,它影响了工业化课堂流水线上的生产效率,损害了“唯一合法性知识”的权威。为此,一些研究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认定指出了标准,为学生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列出了大体雷同的策略,而且在课堂中, 教师严密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来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以此作为课堂

3、问题行为的预防技术与策略, 与此同时,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规训延伸到校外, 形成规训的 “合力” 。 从目前课堂研究的趋势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出发,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突破口应放在对课堂的知识氛围和课堂规则的重新建构上。在包容性更强, 关注教育的情境和学生个性的展现的课堂中,课堂规则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保障和支撑,在此视角下,关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最好契机。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知识;规则 II Abstract Abstract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are the challenges of teachers facing

4、 in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research vision of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gradually expands.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s have followed the behaviorism thought and the research model, they defined and dealt with the Students Misbeha

5、viors in class from a series of supposing values and the rules in class, but they neglec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Misbehaviors in clas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 student. The paper use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knowledge archaeology and collected the evidence of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

6、ss occurred scene, then analyzed and ha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ought model and the research model of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als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paper found that there is a set of the institutions of discipline and knowledge rule set up around the Students Misbehavior

7、s in Class. According to textual research on knowledge category, this research found discipline knowledge, instrumentality and utility are their main features, having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class. They have become “the only legitimate knowledge”, moreover, they have already formed dominan

8、t education idea in class. These have effected many people and followers deeply, and have formed a group of knowledge vindicators who take this as their profession.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are behaviors which destroy the discipline of “the only legitimate knowledge” in class. It has affected

9、assembly lin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lass, it has harmed “the only legitimate knowledge” authority. Therefore, some researches pointed out the recognized standard for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and have listed the identical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Students Misbehaviors

10、 in Class. Moreover, teachers strictly control every the details of teaching process to supervise the students behaviors, as a result,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prevention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have formed.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discipline extends outside school and

11、 formed a “ joint power”. From the present research in Classtendency and the viewpoint on Knowledge of Constructivism, we can see that we should emphasize on reconstructing class III knowledge ambience and class rule to break the Students Classroom Misbehaviors. In the classroom of more inclusivenes

12、s and attention of education situation and students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the class rule becomes safeguard and support of students class study. Therefore,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become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Keywords: Students; Misbehaviors in Class; Know

13、ledge; Rul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

14、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识学分析 付建铂 1不要把儿童教育成教育他们的人。 马克斯范梅南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我国课堂问题行为研究高潮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到了 21 纪初,随着从2001 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讨论与研究日渐深入。从 2001 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冲击了传统的课堂价值观,使课堂纪律、课堂规则和一些“真理性”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许多人在关注一个问题:同样的学生行为在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老师眼里、不同的场景下的遭遇有天壤之别,而且对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与讨论重心开

15、始由外在的影响因素逐渐转向内在的认定标准和教育观等因素,关于学生课堂问题研究的视野更加开放。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秩序和人性化的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之间的这种矛盾是困扰课堂问题行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正如有老师说 “难道让我们把那捣乱的学生抱回家去照顾?”。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的研究成果时发现,由课堂问题行为导致的课堂混乱已经成为困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甚至出现由课堂问题行为上升为课堂暴力冲突的事件, 所以他们致力于制定保障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的规则和秩序。在中西方的研究成果中,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固定研究模式逐步开始解体, 教师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不断地生成新的个性化的思路并形成一些研究

16、成果。 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关注最初是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反思日记中看到的, 而且在进入到中小学(特别是小学)课堂中以后,作为研究者的同时,我又是一个受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困扰者,因此,我也在反思: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本身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都无法提供可操作性的判定标准和解决策略,而且这个称谓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理解的) ?已有的研究为什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现实做不出有力的回应?当我走上课堂为什么就会像变了一个人, 我有一种想控制课堂的冲动, 极力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几分钟之前还和我互猜谜语的学生突然之间离我很远。 我有什么权力去要求和我有同样生命的人去做这做那,我有什么权力去矫正别人的行为, 我用什么去保证我的教导、我的矫正是对的呢?还有,这种权力从何而来?而且,事实上许多要“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